郭子仪为什么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善终?

爱百科 36 0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人臣能得到的最高评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还能够善终,大都认为是他那完美的人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比如,郭子仪对下属十分宽厚,对有功之臣不吝赏赐提拔,还能做到举贤不避仇。早年,郭子仪与李光弼很不对付,坐在一起吃饭都不说话,但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立即上奏朝廷,推荐了能征善战的李光弼。他的这些行为,得到了军中将士们的一致拥戴。

  郭子仪对仇人以德报怨,大历年间,郭子仪家祖坟被挖,这在封建社会可是不得的大事,嫌疑人直指郭子仪的宿敌宦官鱼朝恩。然郭子仪一笑了之,说是自己杀人太多,遭了天谴。随后鱼朝恩请他吃饭,郭子仪毫不担心发生“鸿门宴”的可能,感动的鱼朝恩与他尽释前嫌。

  郭子仪对皇帝谨小慎微,从不恃功而骄,一再上表要求辞去官职,赋闲在家也坦然自若,让皇帝十分放心。

  然而,事情真的这么和谐美好吗?封建帝王,一向将至高无上的皇权视为禁脔,一旦有人触犯,便会与之进行最为激烈的斗争。

  郭子仪所活跃的肃宗、代宗两朝,皇帝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节度使们挑衅皇权。其实,不论前期的安禄山、史思明,还是后期的割据一方的河朔三镇,其本质与郭子仪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只是名字不同。

  一个美国史学家曾经说过:研究历史最艰难的任务就是忘记我们所熟知的东西,并带着一些基本问题再次审视过去。有时,我们会印证以前的很多信念;但有时,在不同的视角下却会呈现出新的精彩。

  在肃、代两朝那么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关于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善终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以不同的视角加以审视:

  其一,兵权

  安史之乱开始后,以平叛为目的的军事斗争成为大唐的中心目标,军队便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资源。

  哥舒翰灵宝二十万大军惨败后,由郭子仪领衔的朔方军之后一直是帝国赖以倚仗的重要军事力量。肃宗北上灵武,投奔的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之后,由当时还是广平王的唐代宗率领,一举光复两京的主力,也是郭子仪的朔方军。这便一举奠定了郭子仪在大唐的崇高地位,但也埋下了功高震主的隐患。

  之后,肃、代、德三位帝王,一直想着削郭子仪的兵权,但始终没能如愿。

  肃宗利用邺城兵败之机,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交给了李光弼。但两年半之后,河东大乱,肃宗不得不再次启用郭子仪为河东等四镇节度使,并进封汾阳郡王。

  代宗上位后,为了稳定皇权,迫不及待地再次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但一年零两个月后,吐蕃逼近长安,手中无兵的代宗,只能又一次利用了郭子仪的威望,任命他为关内副元帅,与吐蕃作战。从此,郭子仪再也没有放手兵权,直到德宗即位后,已经八十三岁的郭子仪,再也无力威胁皇权时,才被解除了兵权。

  实质上,在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手握大权的二十三年中,他不掌兵权的日子只有短短三年零八年个月。

  因为,一方面郭子仪有被皇帝利用的价值;另一方面,在面子上郭子仪的所作所为也过得去,所以皇帝不会,也不敢过分用强,怕逼反了他。说白了,只有手里有兵,腰杆子才能硬,就算皇帝也得迁就。

  其二,远见

  作为手握重兵,德高望重的帝国股肱,在位极人臣后,难道郭子仪就没有点造反的想法吗?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骑着驴骡思骏马,居官宰相望王侯”,自古哪个深处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不渴望更大的权势呢。就连郭子仪的部下仆固怀恩与李怀光,都造了反。

  其实,这是郭子仪真正高明的地方。用当时流行的语言说,李唐依然“天命所归”;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未被彻底激化,李唐皇室还未失民心。以往的安禄山、史思明,后来的仆固怀恩、周智光,都失败了,郭子仪很早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面对仍有些许号召力与控制力的皇家,郭子仪韬光养晦,强而示弱,选择了最为智慧的方式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家族。这种行为不但需要高超的智慧,清醒的头脑,更需要面对欲望强大的决断力。

  比如,唐玄宗任内爆发了差点毁掉大唐的安史之乱,为什么后世还说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呢?很大程度上是晚年面对儿子肃宗在灵武私自登基时,能予以无条件的支持,虽然他的内心很不情愿,但他明白一个年富力强皇帝,比他这个老头子更适合指挥平叛。

  关键时刻,要能拿得起,还得能放得下,而且后者往往更为重要。这便是政治家与政客的根本区别。而郭子仪正是这样的优秀政治家。

  完美人格固然能增加魅力,但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在纷繁复杂的战争环境中,郭子仪能够得以善终,靠的还是强大的实力与过人的远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