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比西方国家早六百多年。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用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绢本设色,以长卷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现为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都城经济情况的写照。提起宋朝的经济发展,除了可以佐证其贸易流通之发达的清明上河图,还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啊,就是发明交子的张咏,被誉为“纸币之父。”
而张咏对宋朝的贡献远不止是发明了纸币交子。他曾是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张咏的成功并非是偶然,从儿时求学的经历中就可看出张咏的不同。
张咏出身贫寒,十九岁才开始力学着文,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书,便借书手抄以后再苦读。家中没有书桌,就在院子里靠着大树的树干读,不学完就不进屋。在张咏写下的《劝学》一诗中有这样两句:“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可以看出此人心形之坚。而他少年时出门游历,即便是生活困苦,地位低下,却未尝觉得低人一等,也让他成为一个十分坚韧的人。
这样经历成长起来的张咏,在成为一个官员后也没有忘记曾经那些贫苦的日子,更没有忘记百姓,他任职期间几乎所有政事都关于百姓。在初任崇阳县令时,由于朝廷先是下令“拔茶植桑”,之后又榷茶(即中国唐代以后各代所实行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这使得其他地区各地茶园户或失业或贫困,但唯独崇阳县,以缣(即织物)纳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张咏虽是文官,但少年时学习过击剑,也颇具武将风范。淳化五年(994),张咏外调为益州知州。由于地方官剥削百姓,贫民起而作乱,张咏多次镇压,最后出兵击灭。乱事平定后安抚四川,更是甚至一味压迫剥削百姓便会使得百姓铤而走险的道理,于是张咏在后来的做官生涯中,遇到百姓因贫困无奈而犯案的(饥荒时,百姓以贩卖私盐度日,张咏不加重罚),都网开一面,《宋史》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赞美他的通情达理。
张咏在做官时宽以待百姓,但在对待下属时却十分严厉。曾经因为一名官吏从钱库走出时拿了一枚钱币,便命属下杖责这名官吏,官吏不服,觉得仅仅是一枚钱币,你就算能打我,总不能杀我吧。而张咏则写下判书:“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拿着自己的剑斩下这名官吏的头。做完这一切后张咏自己去申请弹劾了自己。
张咏的善良是有原则的善,大度也是有原则的大度。他可以为了被威胁的小官伸张正义,但也不忘提醒小官万不可贪污犯法。正因他这样的性格,在面对那些不守纪略、掠夺民财的士卒,张咏不会看其长官的面子,而是直接处置,打压这种不正之风。
最为人乐道的是张咏纳妾一事。张咏在益州任职时,曾不断纳妾。这和张咏一贯的风格并不符合,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此时的张咏已年过半百。但故事的后续发展则更出乎意料,几年之后,小妾们带着处子之身一个又一个出府另寻良人,大家才注意到张咏纳妾,其实是为了保护这些贫苦的女子不受伤害罢了。
传说张咏少年游历之时曾到华山拜见陈抟,想在华山隐居。陈抟拒绝了他,并说张咏能力卓尔不群,将来会做大官,并送给了张咏一首诗:“征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年少的张咏并不理解,但这四句诗却可以说成为张咏一生的轨迹。
张咏严厉对待下属,但却也欣赏有才之人,十分礼贤下士。尽管有些官员可能因为一些礼节怠慢了这位知府张咏,但张咏在看到他的诗后却不计前嫌,立刻和其握手言和并提前道歉。这般大丈夫作为可以说十分令人尊敬。
苏轼曾评价张咏:以宽得爱,爱止于一时。以严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故宽而见畏,严而见爱,皆圣贤之难事而所及者远矣。而这样的较高评价也出现在宋祁、王安石、张颐等人的口中。张咏是个文官,但却也可当将领,保护一方百姓;做父母官,把百姓的生活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地帮助百姓生活,不惜毁掉自己的声誉来帮助别人。他大概是是第一位频繁纳妾但还传为美谈的古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文人的坚持,武将的悍勇,父母官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