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四子,年号雍正,满清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雍正其实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皇帝,在用人方面堪称不拘一格,而宜兆熊之所以能够被重用,便与此有关。雍正对宜兆熊的评价是“一字不识,但操守尚优,心术亦正,蔼然有忠爱之诚”,可见雍正对于其一字不识并不在意,反而很是看中对方的品行,尤其是在直隶总督两年连换三任的情况下,雍正不怕你能力不行,就怕你胡乱作为。
宜兆熊以荫袭入仕,雍正帝对其较为看重
宜兆熊乃是汉军正白旗出身,读书人入仕需要参加科考,而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可以另辟蹊径,即使大字不识,也可入朝为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宜兆熊荫袭三等男爵,三年后升为二等男爵,并授参领。康熙四十年(1701年),升任佐领,就此步入仕途。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升任汉军副都统,复授汉军正黄旗都统。雍正元年(1723年),擢升为福州将军,奏请驻防满汉协领,与在京八旗均属二品。两年后,宜兆熊先是升任浙闽总督,后又迁为湖广总督。
由以上不难看出,宜兆熊在康熙晚年入仕之后,其实一直在八旗体制内升迁,而到了雍正朝之后,才算是真正步入朝堂,成为朝廷高官。可见,雍正皇帝对于这位大字不识的“武夫”还是相当满意和重视的。
这其实与雍正帝的用人不拘一格有关,按常理官员晋升都是需要“熬资历”的,而被雍正重用的众人,例如鄂尔泰、李卫、田文静等人,完全可以说是平步青云、火箭升迁。可见,在雍正皇帝看来,只要你用心踏实做事,那升官根本不是问题,越级提拔也不是不可能。
直隶总督两年连换三任,宜兆熊上任颇有运气成分
不过,即使雍正帝重用,宜兆熊能够出任直隶总督,还源自于前三任直隶总督的相继被免,可以说还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
雍正朝的首任直隶总督李维钧,可是不可多得的一个干吏,“摊丁入亩”便是他提出来的,然而他在做人方面却有点缺陷。李维钧乃是通过年羹尧举荐而开始受重用的,自然便被划到了“年党”之中,不过雍正虽然承认任用李维钧乃是受了年羹尧“蛊惑”,但其升任直隶总督却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因此雍正在处置年羹尧时,只是敲打了一番李维钧。结果,这位仁兄一看风头不对,为表示自己与年羹尧无关,竟然主动上书弹劾年羹尧,结果不但没能撇开关系,还被雍正认为这是做人“不忠”,结果被人弹劾后迅速落马,最终病死狱中。
在李维钧之后,继任的直隶总督是蔡珽,这位同样是员干吏,雍正评价其“学问素优,人品端方”,可倒霉的是遇到了直隶灾荒。遇到灾荒其实并不可怕,救灾就是了,然而这位仁兄偏偏创新出了个“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赈灾,也就是让灾民干活换“饭票”。结果导致举朝哗然,遭到大量弹劾,结果不仅官丢了,还被判了个斩监侯。
蔡珽之后,因清查贪污有功的李绂得以升任直隶总督,这位仁兄倒也算是能臣,奈何过于耿直。早在年羹尧权势熏天之时,李绂就敢于与其当面对峙,可见也不是个怕事的主。然而还不等上任,李绂便跟雍正的宠臣田文静“怼”上了,他先是以“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为由多次弹劾田文静,之后更是连续上书以“横行乡里、贪赃枉法、祸害百姓”为由弹劾田文静,田文静则反告李绂结党营私。雍正帝一看这还了得,于是只好把李绂调整为了工部侍郎,毕竟田文静这个“改革大将”还是要保的。
雍正心想来个别惹事的就行
两年时间,直隶总督接连换了三任,而且三位还都是能臣干吏,可接下来又让谁来接任呢?此时正值雍正改革的关键时期,直隶又太过重要,思来想去雍正就想到了宜兆熊,心想着哪怕你能力有限,只要忠心听话,不给我添乱就行了。
宜兆熊任内虽多次犯错,但却依靠忠心坐稳位置
宜兆熊上任直隶总督后,雍正为了不出乱子,于是将刘师恕调去帮忙协理总督事。两人一文一武倒也搭配合理,在加上宜兆熊态度端正,对自己的定位也比较准确,因而两人虽然时常犯一些小错误,但雍正并未为难他们。
雍正五年(1727年),刘师恕和宜兆熊商议裁撤学政陋规,结果和学政孙嘉淦意见不统一,孙嘉淦认为费用减半便可,而刘师恕却认为应该另行拨解,最终闹到了雍正那里。结果雍正批示,“孙嘉淦非骚扰贪饕者比,尔等何不量至此?可仍循旧例而行。嘉淦,端士也,宜作成之。”
同年夏,保定地区降雨过少,雍正为此甚为忧虑。宜兆熊和刘师恕却认为今年刚好遇到闰年,晚些下雨也不迟,结果雍正斥责其不关心百姓。两人一想,怎么什么事情都没办好,于是又上奏建议裁撤了驿站夫马工料等费用开支,结果雍正虽然认为“陋规自应裁”,但又认为两人想的不够周全。
紧接着,大名诸生窦相可投诉知府曾逢圣贪劣,然而布政使张适杖责窦相可,导致其最终死于狱中,而宜兆熊和刘师恕却都没有上报。雍正派福敏等查证属实,于是宜兆熊被调回京,何世璂被调任直隶总督,刘师恕则仍然协理总督事。
从雍正四年十二月任直隶总督,到雍正六年五月被召回京继续担任吏部尚书,宜兆熊在直隶总督的任上几乎做了一年半,比起前任来无疑长久了许多,而其凭借的便是“忠心”二字,再加上本就不识字,虽有小错、但无大乱,雍正自然也就不会过分难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