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武陵、零陵、长沙、桂阳等江南四郡,年轻的蒋琬归附了刘备,后随从入蜀,曾任广都( 今四川双流) 长。
蒋珑初为广都长,“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刘备不加察,要问蒋以罪,诸葛亮不轻串附和,请于刘备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备从亮议,只免蒋官,不加罪戮。之后,琬果如亮之所言,把所主管的事情做得很好。诸葛亮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因为有这些成绩,诸葛亮赞叹说:“公瑛(蒋琬字)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临死时还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推荐蒋琬接任。 诸葛亮去世后, 蒋琬 “为尚书令, 俄而加行都护, 假节, 领益州刺史, 迁大将军, 录尚书事, 封安阳亭侯”,后来又开府治事, 升为大司马, 执掌了蜀汉军政大权。琬即为尚书令。诸葛亮新丧,远近危谏,琬居群僚之上,“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若平常,由是众望渐服”。
《三国志·蒋琬传》说:“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蒋琬对诸葛亮生前的军事行动作过认真总结,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道险运艰”,粮草、兵员供应无保障;二是进攻方位一成不变,敌人预先有所准备,凭高守险,不易攻克。为此,蒋琬深思熟虑,决定调整主攻方向和进攻策略,将西出汉中改为东出汉中,将攻坚战改为奇袭战,计划顺汉水东下一举夺取魏兴、上庸等郡。只可惜蒋琬身患重病,未能及时实施这一战略企图。更加上蜀汉大臣多受诸葛亮谨慎作风的影响,没有多少人敢冒风险来支持蒋琬的决策,“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结果使得蒋琬的北伐东征大计中途流产。蒋琬死后,再也无人谋划东征之策。
可以看出, 诸葛亮已将蒋琬视为自己的第一接班人。蒋琬之所以为诸葛亮所看重, 除了自身所展现的杰出政治才能之外, 其属于荆州集团青年才俊这一身份也是重要因素。同一时期的荆州集团青年人才之中, 马谡兵败身亡, 向宠虽然军事才能突出, 但政治方面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 而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政治才能突出是必需的, 其余董厥、郭攸之、樊建等人, 才能平平, 因此, 蒋琬便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第一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