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之后,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结局?

爱百科 33 0

  刘邦称帝之后,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官渡之战时,名士陈琳曾经为袁绍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把老曹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可是袁绍败落之后,落到曹操手里的陈琳后并没有遭遇报复,而是对方大赞其才华与忠诚。也就是说,曹操除赞赏陈琳的才华外,更理解他的处境,因为他是袁绍的谋士,为袁绍服务再正常不过。再后来,陈琳当然是感激涕零,甘愿为曹操效犬马之劳。

  要说陈琳那样揭曹操的老底儿,辱骂其先人,断不可能再有活路,可结果却适得其反。而之所有如此的结局,无非就是曹操在占据主动权后,实施了一个笼络人心的手段。如果他把陈琳杀掉,也无可厚非,别人也会说陈琳咎由自取,该杀。但曹操放了陈琳一马后,形象马上就高大了起来,一个心胸宽广的明主跃然而出。特别是在随后的招揽人才方面,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效应。

  与曹操善待仇人不同,刘邦恰好是恩将仇报,性质虽然不同,但是阐述的道理基本类同。

  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随后逃之夭夭。接下来,项羽命令部将丁公追击刘邦。就在刘邦无路可逃时,他忽然停下车来对丁公说“两贤岂相厄哉!”意思是说,你我二人都是英雄,既然如此,英雄又何必为难英雄呢?丁公长这么大可能第一次被人夸,心里非常高兴,于是便放了刘邦。这件事情项羽可能也一直被蒙在鼓里,否则不可能饶恕丁公。

  丁公是什么来路呢?有人说他和季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有人说他是季布的舅舅,总之二人沾亲带故。丁公之所以被杀,多少与季布有一些关系。

  季布是项羽手下的猛将,他打刘邦时要比丁公下手狠多了,所以刘邦称帝之后,非要严惩季布。当时季布已经隐藏在了濮阳一户人家之中,后来户主周氏担心保不住季布,于是又将其装扮成奴隶,卖到鲁地一豪强家中。户主朱家久慕季布威名,所以在识破季布身份后没有迟疑,而是立刻千里迢迢赶赴洛阳,为季布救情。

  朱家来到洛阳之后,先是找到了腾公夏侯婴,他在夏侯婴家住了些时日,也讲了一些不宜逼迫季布的道理。于是夏侯婴出面,找刘邦说情。刘邦听了夏侯婴分析利害关系之后,认为确实不能再通缉季布了,如果对方北走胡,南走越,对汉朝肯定不利。所以刘邦最终不仅赦免了季布,而且还让他做了郎中,也就是宫廷侍卫。

  刘邦将仇人变成了保护自己安全的人,这一招玩得够彻底,够惊险刺激,简直就是360度的回旋。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胸怀不得不让人佩服,简直就是曹操对陈琳的原版。

  看到季布走运之后,丁公蠢蠢欲动,心说季布几次差点要了刘邦的命,结果刘邦不记仇,而且还给他官坐,那我这个求救命恩人呢?找刘邦要个宰相也理所应当吧!

  其实如果没有季布的因祸得福,丁公可能就不可能有“非分之想”了,因为刘邦通缉的又不止季布一人,声称凡是项羽部将都不放过。因此,丁公先是心里没底儿,继而来了信心。然后让丁公没想到的是,见到刘邦之面,对方一脸傲慢,三句话没说,就命人将他推出斩首。

  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呢?他给出的理由让人忍不住发笑。刘邦杀了丁公之后才对大臣们说,此人害项王失了天下,死有余辜。这是什么逻辑呢?也就是说,如果丁公不放他刘邦,那么就没人和项羽争天下,项羽也不可能最后到乌江自刎。听起来多么公证无私呀!

  那么,按如果丁公抓住或杀掉刘邦呢,刘邦还有称帝的可能吗?显然不可能。但是,有些人会认为刘邦做错了,简直忘恩负义,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其实刘邦并没有错,因为如果封赏丁公,就等于鼓励自己的大臣们去做资敌或卖主求荣的事情。所以,刘邦杀丁公倡导了一种“忠于主上”的价值观。要知道,刘邦称帝之后,就成了“天下之主”,如果大臣们都对他搞阳奉阴违的一套,那么他打下来的江山也维持不了多久。

  另外,假如丁公被封赏,日后他会不会向别人炫耀呢?会不会顺便把刘邦当年那段狼狈不堪的往事公布于众呢?他既然能主动来邀功,就能说出他邀功的理由,以证明他得赏的正当性。所以,刘邦只能杀人灭口,皇帝的不堪往事怎么能随便让别人知道呢!

  综上所述,刘邦称帝之后,当务之急是如何治理天下,给天下人树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必须要在“忠君”上有所体现。如此一来,大臣们的忠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刘邦要他们不仅要忠于自己,更要忠于皇位的接班人。所以,刘邦杀丁公表面上看是不按套路出牌,实际上是在真正遵循着“套路”。一个高明的人,绝对不会用普通人的思维去处理问题,所以刘邦才能驾驭那么多有本事的人,并让这帮人心甘情愿为他买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