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国人民尤为喜爱的一个王朝,这一切皆是因为一个草根皇帝的开创,他就是朱元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语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其实打江山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那些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他们往往要经历世人所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拿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
在2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除了汉高祖刘邦是白手起家之外,明太祖朱元璋也是草根中的佼佼者。在魏国,刘邦的祖父被封为丰公,他自己至少还是个亭长,可朱元璋则不同,他是典型的布衣出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从投身绿林到一跃成为九五之尊,朱元璋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一帮追随他,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大臣。这些人帮助朱元璋夺了天下,在皇帝登基的那一天,自然也接受了无尽的荣光。可以说这一群功臣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可往往就是这些人,最后却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这些能臣功高盖主,甚至觊觎皇位。他们对于皇帝一路走来的种种了若指掌,甚至知道皇帝的软肋。
为了牢牢掌握皇权,为了自己手中的江山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更为了帮子孙后代扫清这些障碍,这些功臣往往就成了皇帝的绊脚石。但凡事都要师出有名,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同样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在一次宴会当中,他就血不见刃解决了这些功臣。这当中,也就只有刘伯温看出了这是一次“鸿门宴”。
01
朱元璋和“四菜一汤”
刘邦举事之前,还是皇觉寺的一个和尚,其实当和尚也是为了讨一口饭吃。只是由于元末灾荒连连,最后朱元璋连寺庙也待不下去了,只能外出化缘谋生。
有一次,朱元璋一连三天没有饭吃,饿昏在路上。最后他被路过的一位大娘救起带回了家。老人家拿出家里仅剩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配上一点红根绿叶,再浇上一碗剩饭,煮了一锅汤给朱元璋吃。
由于十分饥饿,朱元璋不一会便将这一锅汤给打扫了。朱元璋觉得,这顿饭是他吃过这世上最美味的佳肴。他就问老婆婆这道菜叫什么名字。老婆婆打趣地说,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从此就记在心里。
剧照:朱元璋
当上皇帝之后,不必说,老朱什么山珍海味他都吃过了,可有时候他仍然对曾经的那锅“珍珠翡翠白玉汤”记忆犹新。于是他找来最好的厨子,可就是做不出当时的味道。也许是不忘本吧,朱元璋自然知道这道菜并非名菜,更多的是一种寄托和思念。于是他命令士兵,凭着朱元璋的记忆,去寻找当年那位老婆婆,要当面好好感谢她。
有幸的是,老朱找到她的时候,这位老婆婆还健在。老婆婆就诚实告诉朱元璋,自己也就是用一块豆腐、一小撮菠菜,再加上一碗剩饭做出来的,没什么特别的,现在即使做出来,皇帝也吃不下。 当初皇帝觉得那碗汤香,是因为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有口吃的就觉得香得不行,现在每天都有珍馐美味,怎么还会喜欢一碗菠菜豆腐汤呢。
朱元璋一听恍然大悟,很高兴听到老婆婆的这番话,更是感念当年老婆婆的一饭之恩,于是就想留下老婆婆在南京享受荣华富贵。
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朱元璋本是农民出生,他知道骄奢淫逸的可怕后果,明白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那时起,朱元璋决心整治开始流行的奢侈风气。而“四菜一汤”也经常成了他款待各位大臣的主要菜肴。
02
“重典治国”,朱元璋硬核肃贪反腐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曾经手握一条荆棘条对太子朱标说,我要为你除去所有的刺儿,随后不顾疼痛,徒手将荆棘条上的刺儿都捋掉。
谭用之《寄王侍御》: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炼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在古代,“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案例不在少数,例如刘邦诛杀异性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无不彰显着皇权的至尊无上。“从来君王难侍陪,开国皇帝更尤甚”,很多功臣良将都被开国之君用各种手段残忍杀害了。
朱元璋为了紧握手中的皇权,为了明朝能世世代代都姓“朱”,他也早就将“苟富贵、勿相忘”的历史典故抛之脑后。
朱元璋出身贫苦,是个孤儿,讨过饭,当过和尚,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对贫苦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对贪官污吏则怀有异常强烈的刻骨仇恨。所以,朱元璋即位后,他也会要求底下的大臣跟自己一样艰苦朴素。
要知道,这些大臣大多是跟着他打江山的人,十分能吃苦。但没想到在明朝建立之后,这些大臣竟然就只懂得享受,铺张浪费得让朱元璋头疼。
《明太祖实录》:
尝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善,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
不难看出,朱元璋对于贪腐痛恨至极,公元1385年,继颁布《大明律》几年以后,朱元璋又颁布了《大诰》,强调了他“重典治国”的思想。
后世曾评价,由于朱元璋的吏治严厉,在明初相当长一段时间,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朱元璋开展雷厉风行的肃贪运动,历时之久、措施之严、手段之狠、刑罚之酷、杀人之多,为几千年封建历史所罕见。 只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次大规模的整肃,效果并不长久。
03
开局一场“鸿门宴”,刘伯温吓出一身冷汗
到底是谁在阻碍大明的发展?是蒙元残存势力吗,他们早已经被蓝玉赶回祁连山放马了;是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余孽吗,他们也早就被消除殆尽、剿灭九族。阻碍大明前进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手握丹书铁劵的文臣武将,他们一个个战功赫赫,却一个个恃宠而骄。
丹书铁劵
翻看大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明朝建立以后,先后出现了两大阵营: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两拨人马为明朝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在朱元璋登基后,这些人也有了高光时刻。
据统计,淮西集团中持有丹书铁券的人有十五人之多,而浙东集团中也有十人左右,这是何等荣耀,从一介百姓、书生到现在富贵荣华在身,封妻荫子累世不灭。可以说,他们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可往往就是在这种聚光灯下,容易让人“眩晕”而忘乎所以,肆无忌惮,甚至已经忘了自己是一个臣子。这些人上位之后,逾制、犯法、贪腐之事屡禁不止,有的军官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强抢百姓,有的军官甚至违规私建亭台楼阁,其装修超过皇家的富丽堂皇,更有甚者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老朱觉得,必须要整治一番,否则大明迟早也会毁在他们手里。好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不能又败在他们手里了。
相对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马皇后显得宅心仁厚。她对朱元璋说,不妨先旁敲侧击给这些人以侧面的警告,如果他们无动于衷,再行动手也不迟。朱元璋答应了。
在一次马皇后的寿宴中,朱元璋有意请来诸位功臣同贺同欢。正当众人都在等待着美食上来享受一番时,不料,开席时,众人面面相觑,都傻了眼。哪有什么美食,这不是从前的萝卜开会,疙瘩汤,小葱拌豆腐嘛。在臣子看来,皇上真是不通情理,这哪是款待我们这些功臣,这是打发要饭的吧。都坐天下了还吃这些个东西,还让我们也跟着吃。一时间,众人小声嘀咕,不满情绪弥漫了整场寿宴。
而此时,朱元璋对着马皇后,相视一笑……
其实,这是朱元璋在提醒各位大臣:小葱拌豆腐,要一清二白,腌白萝卜,要两袖清风,疙瘩汤就是不能忘本。只是让老朱尴尬的是,这些人根本不领情,也没有深谙老朱背后的深意。但是在这一群大臣当中,只有一人对朱元璋的用意领悟的透彻,他就是刘伯温。
对于大臣们的置若罔闻,朱元璋自是寒心。他们敷衍地吃完了皇帝赐予的食物,可背后又将这档子事抛之脑后。朱元璋这次没再顾及马皇后的心思,心里早已起了杀心。
又是一次宴会,名曰“庆功会”,为了这次宴会,朱元璋还专门建了一座楼,这让有些人听闻后十分的高兴,说这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对咱们还是重视的。同样,还是刘伯温觉得此事定有蹊跷,于是他时常留个心眼观察皇帝的言行举止。
楼已经建好,请柬也一一分发,众大臣兴奋赴约。大家都在想,这次在这么好的地方吃饭肯定不再是萝卜开会了,定要醉生梦死一番。刘伯温到了以后没有被这里的装修迷惑了双眼,他走到墙壁处轻轻敲了一下,发现不对劲。就对好朋友徐达说少喝酒、勿多言,不要离开皇上。
果不其然,御厨将烤兔子,狗肉,羊腿等美食一一端上餐桌。此时,刘伯温突然想起了上次寿宴中的“萝卜开会”,对比这次的饕餮盛宴,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酒过三巡之后,有不少大臣已经酩酊大醉,对皇帝的阿谀奉承也一直未曾间断。刘伯温一身冷汗,他这才意识到,朱元璋这是要杀大伙啊?
不一会,朱元璋起身要走,刘伯温拉着徐达紧紧跟在朱元璋身后。朱元璋让刘伯温再度入席吃酒,可刘伯温哪敢啊,只知紧紧跟在朱元璋身后出了庆功楼。说时迟那时快,随着一阵骚乱声音传来,刘伯温回头一看,庆功楼已经化为一片火海。
“苟富贵勿相忘”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统治者笼络人心的至理名言,但悉数这些帝王,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除了那些“不作不死”的大臣,应该说“兔死狗烹”才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治世哲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