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爱百科 103 0

淹城春秋乐园里,杂家区在儒、法两家对面,有三尊站立塑像,门前案几上一大堆金元宝,十分引人注目。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雕塑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而“杂家”便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杂家,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诸子百家园杂家区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杂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吕氏春秋》。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吕不韦画像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吕不韦在邯郸遇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异人的生活非常贫苦。吕不韦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吕不韦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你意下如何?”异人又惊又喜:“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把异人赎回秦国。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成语故事“奇货可居”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这四位公子都喜欢招纳宾客。为了也能享有贤士的美名,吕不韦效仿四公子也广招宾客。随后,他又效仿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命门客记下各自的所见所闻,分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洋洋20万言。这本书,便是后来传世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共160篇,保存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农学等多门类知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著作。书成后,吕不韦相当得意,把它公布在国都咸阳城门口,请大家提供意见与批评,并声称若有人能改动其中的一个字,即赏赐千金。但因为吕不韦当时位高权重,即使悬赏这样巨额的奖金,却没有人敢挑战它,为它改动一个字。由此产生“一字千金”的成语。

走近春秋历史人物——“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成语故事“一字千金”

吕不韦后因缪毐叛乱受牵连,被免除职务,出居河南封地。秦王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第一流的。吕不韦亦官亦商,投机冒险,毕露锋芒。在中国政治史上,“奇货可居”是政治商业化,爬上权力巅峰的最早典范。尤其让人佩服的是他的游说口才,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

标签: 战国杂家吕不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