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爱百科 25 0

明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委派官员治理地方,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从流寇向政权过渡。

其时,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军部队,除张献忠部外,都已经服从李自成的领导,“群贼俱奉其号令”,至少名义上都是如此。

这时的李自成已经有了跟明朝争夺整个天下的野心,他急需整合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部队为其所用,整合所有力量跟明朝决战。

因此,李自成要的不仅仅是各支农民起义军在名义上的服从,他想要的是绝对的服从,李自成之下,不允许有第二个声音。

但农民起义军成分复杂,并不都愿意真正臣服于李自成,其中,就包括明面上跟李自成平起平坐的“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罗汝才及其所属部队。

为此,李自成也下了狠心,对坚决不愿意臣服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及其部队,采取了最极端的做法。

《明史纪事本末·李自成之乱》中记载:

崇祯十六年……三月……李自成袭杀革里眼、左金王,并其众……夏四月,李自成杀罗汝才,并其众……五月……李自成攻袁时中杀之,并其众。

至此,稍有影响力的各支农民起义军,除“八大王”张献忠和“老回回”马守应所部外,其余的基本都被李自成一网打尽。

张献忠跟李自成一直是谁也不服谁,他还一度想干掉李自成,所以,当李自成号召天下农民起义军共聚旗下时,张献忠来都不来。

而马守应所部,在李自成于襄阳建立政权时,却名义上是服从于李自成的,接受李自成的指令攻城略地,“ 回 ( 马守应 ) 、革、左以下, 咸受节度。”

但李自成对马守应也不放心,也希望彻底掌控马守应的部队。

原因是,马守应在农民起义军中的威望太高,他是明末农民起义最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其独掌一支部队时,李自成还只是高迎祥麾下一“闯将”。

而且,根据《明季北略》中的记载,马守应还很可能是张献忠参加农民起义大业的领路人:

(张献忠)闻老回回马守应等起兵,遂往投军,守应一见奇之。初为小卒,号为黄虎。

从个人在农民起义军中的资历来说,马守应还略微超过罗汝才,更是远超李自成、张献忠。

并且,马守应所辖的部队,其实力在各支农民起义军部队中,也是相当的强劲,在崇祯十六年时,仅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

这样的一个人和他所属的部队,即使表明臣服,李自成也不会真的放心,除非交出部队指挥权。

但李自成对于直接跟马守应翻脸也有顾虑,马守应对李自成是有恩的。《明史纪事本末·李自成之乱》中记载:

十一年二月,李自成陷泸溪,陕寇尽聚川西,总督洪承畴檄川中诸道兵严守要害,贼因乏食。承畴以川师诱之,陕兵设伏于梓潼……几歼之。自成率残众数千走溪南,孑身入楚,依张献忠,不许。至竹溪,献忠谋杀之,自成独乘骡,日行六百里走商、雒,至淅川老回回营,卧疾半年余。老回回授以数百人,仍出剽掠。

从上述记载看,李自成于崇祯十一年败给洪承畴后,几乎处于绝境,投张献忠差点被杀,孤身来找马守应,才得到喘息之机。

这种恩情,让李自成对于处理马守应的问题慎之又慎。

好在,当李自成兼并各支不愿意臣服的农民起义军时,马守应没有跟李自成和军一处,人也不在襄阳,即使李自成想下狠手,也没法动手。

马守应也在李自成兼并各支农民起义军时,看出了危机。

他在自己的部分家眷依旧在襄阳李自成手中的情况下,坚决拒绝了李自成想把他调回襄阳的命令,“在澧州,闻汝才、一龙(革里眼)死,惧甚,屡征不至。”

马守应的坚决,让他的部队逃过了被李自成兼并的下场,也避免了自己有可能被李自成杀害的结局。

马守应不去襄阳,李自成就没撤了,他不可能公开去攻打对自己有莫大恩惠的马守应,又面临战略重心是在对抗明朝一边,只能继续拉拢。

为此,李自成在自己直属的军政体系之外,单独授予马守应“永辅营英武将军”一职,并赐予其用黄金铸成的重达四十八两的金印一颗,承认马守应所部的半自主地位。

李自成这么做的目的是,在自己的战略重心是打倒明朝时,避免马守应倒向张献忠,跟张部合流在自己的后方捣乱。

张献忠也时刻盯着李自成这边,在马守应担心被李自成兼并时,出手拉拢过马守应,《明史纪事本末·张献忠之乱》中记载:

崇祯十六年……献忠遣人通好于老回回。时老回回为李自成据荆州,献忠与修旧好合兵。

最终,马守应虽然没有彻底倒向张献忠,却让自己的部队靠近张献忠所部,跟张献忠部联合作战,立场不言而喻。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率部打到明朝国都城下时,马守应病逝,有记载说他是死在夷陵,如果为真,他应该是准备跟着张献忠入川的。

马守应死后,他的部队大部分投了张献忠,跟随张献忠入川,少部分在湖广地区坚守,后来在当地坚持抗清斗争。

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被清军一路追杀,后从陕西逃向湖广,并在湖广被杀时,在川中的张献忠部,及在湖广的马守应旧部,都没有对李自成给予帮助。

这也算是李自成当初用强硬手段兼并各支农民起义军落下的后遗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