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队中的一支弓箭队,江淮弩手有多厉害?

爱百科 36 0

“南方才子北方将”,这是一句故老相传千百年的民间谚语,大概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南方多出舞文弄墨的才子,而北方多出沙场征战的精兵悍将。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在古代历史上,北方游牧部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几千年,几乎无代无之,北方的很多区域都曾沦为血火疆场,发生战争的频率和密度要比南方高得多。所谓时势造英雄,导致北方地区尚武之风浓厚,相应出现了很多优秀军事人才。

而南方地区则不然,凭借淮河、长江等水网天险阻隔,北方侵略势力很难深入南下抵达江淮一带,南方的战事次数与频率,相对北方要少很多。在富足太平的环境中,人们有充足的条件和良好环境读书习文,使得江南一带文风兴盛,自然也就催生出很多文人学士。

但世事无绝对,北方尚武,南方崇文,只是相对而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特例。唐朝军队中,就曾有过一支“特种兵”:江淮弩手,以战斗力强劲而驰名天下,威震唐朝数百年。

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军阀遍地,连年混战,江淮地区自然也不是世外桃源。持续多年的战乱,使得江淮地区也形成了浓厚的习武之风。南方兵相对北方兵而言,先天体格较为单薄,在以力取胜的冷兵器时代不占优势,且很多不会骑马,在与北方骑兵交手时往往吃亏。

但江淮一带的南方兵,却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卓有成效的战术。他们的武器以弓弩为主,避开了近身搏击的弱势,全力主攻远程精准射击,把扬长避短做到了极致。激烈战事中,江淮弩手逐渐打出了名堂,打出了威风。

十八路反王中,王世充和杜伏威的军队中江淮弩手比例最多,他们的军队也以善战闻名。即使是以骁勇彪悍闻名的瓦岗军,在面对江淮弩手时,也不免会心里发毛。《隋书》记载,武德元年九月的偃师之战中,李密带领瓦岗军迎战王世充大军,“世充军,江淮士,出入若飞,密兵心动”,瓦岗军大败而归。

唐朝开国后,唐军整体实力雄厚,江淮弩手最初一直担任家乡宣州、润州一带的防御,较少离开家乡作战。安史之乱后,唐军实力受到严重损失,江淮弩手也得以走上台前,一次次为唐王朝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唐朝军队中一根锋利的毒刺,让对手惧怕不已。

江淮弩手的代表之战,是宁陵之战。建中四年(783年),唐朝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造反。叛军的攻势极为猛烈,“希烈将兵五万围宁陵”,南下攻掠宁陵。宁陵是唐朝漕运系统的咽喉重镇,一旦失守,唐朝长安、洛阳的漕粮供应将被切断,对唐朝极为不利。

宁陵城中的唐军守将是濮州刺史刘昌,“刘昌以三千人守之”,手头只有区区三千人,面对李希烈的五万大军,简直是杯水车薪。刘昌虽是一员忠勇双全的猛将,“四十五日不释甲”,身先士卒拼死守城,但毕竟众寡悬殊,经过近两个月的攻防战,三千守军几乎伤亡殆尽,宁陵城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唐朝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带兵前来援救。韩滉虽然兵力单薄,仅有万余人,但其中包括五百个江淮弩手。韩滉派遣“弩手五百人沿汴渠夜入”,夜间顺着护城河潜入城中,与守军回合。

次日,五百个江淮弩手偃旗息鼓,潜伏在宁陵城头。李希烈志得意满指挥大军发起强攻,五百个江淮弩手突然出手,“城中伏弩悉发,皆贯人毙其后”,弩箭像雨点一样密集而下,李希烈的叛军死伤一片,狼狈而逃。弩手们也发现了叛将李希烈的踪迹,“从城上射希烈,及其坐幄”,弩箭射中李希烈的坐具和帷幄。李希烈久经沙场,立刻惊呼:“宣、润弩手至矣!”不敢再与江淮弩手们交战,“遂解围去”,五万人就这样被五百个弩手打退。

江淮弩手们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悍,是因为他们有一套极为特别的战术。临敌之时,其他军队的弓箭手,只会朝着敌军的方向,铺天盖地乱射一通。

江淮弩手则不然,他们所用的是《太白阴经》中记载的“攒射法”。他们以几百人为一个单位,有针对性地选择敌军阵营中一个部分,“攒箭注射”,人为缩小弩箭射击区域,使得射击区域内弩箭的密度和精准度大为提高,杀伤力也随之倍增。

弩箭覆盖区域内的敌军,往往会“前无立兵,对无横阵”,非死即伤,连一个能站立的都没有。故此叛将李希烈一见江淮弩手出战,立即二话不说拔腿就跑。古代弓弩战术,被唐朝江淮弩手运用到极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