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认为,朱元璋与李自成“创业期间”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战略根据
朱元璋起事于安徽凤阳,带着一大批淮西子弟在安徽站住了脚跟,又平定了陈友谅、张士诚,到后来,长江以南基本上全部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而且“创业期间”,长江以北还有一个拥立“小明王”的刘福通做牵制,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尽。
反观李自成呢?汉中举事之后便是跟着义军打击明庭,在旷阔无垠的江北大地上,别说是牵制的势力,就连一个自然屏障都没有,而且南方未定,四川有匪,后金又屡屡发难,将自己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局面。
2. 阶级转变
如果说天时地利之时次要因素,那么主要原因便是李自成阶级转变太慢了,或者是说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去转变。
朱元璋有一定势力之后是怎么做的?首先严明军纪,其次是卖给你地方乡绅都牢牢的笼络到自己身边,使得朱元璋每到一处,秋毫无犯,美名传千里。不仅百姓欢迎,就连乡绅们也都支持朱元璋。朱元璋成功的从农民阶级完成了向地主阶级的转变。
反观李自成,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闯王一进城,什么都忘了。以前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好像都要在入京城的那一天得到回报与满足。见小利而忘大义,这就是对大顺政权的完美概括。李自成对部下约束不严,对乡绅态度恶略,这样的朝廷还能得到支持吗?就来说吴三桂投降满清,我倒觉得正常,毕竟大顺政权是烂泥扶不上墙。
3.军事策略
军事策略这方面,不得不说朱元璋是更胜一筹。当朱元璋接回“小明王”,在安徽汇聚一定势力之后,便采取了“先优后劣”的军事战略。陈友谅作为当时义军之中势力最大的集团,朱元璋变首先对他下手,在鄱阳湖大战之中,全歼陈友谅部。张士诚守着个安乐窝不思进取,最终唇亡齿寒,被朱元璋轻松荡平。剩下一个奄奄一息的北元朝廷,岂不是囊中之物,都不用御驾亲征,派徐达前去就够了。
李自成呢?他崛起于西北大地,进驻中原,再拿下河南等地之后,因该好好想想下一步是不是应该直击北京。我认为这并不是绝佳之策。为何?
因为明庭虽大,但是四面树敌:北边的满清、中原的李自成、西南的张献忠,就算有实力也已经被瓜分彻底。此时的他并没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治觉悟,而是直捣黄龙。这样一来是彻彻底底的将自己送入众矢之的,就应了那句老话:“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烂的早”,满清、张献忠都会将你当成心腹大患。
李自成的举动,就好比是先将弱的吞并了,再去面对强敌。这一过程中,强敌的势力不仅没有削减,但而在不断增长,以逸待劳,待时机一到,百年一句歼灭李自成部,事实也是如此,满清不就是就是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嘛?这就叫做: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4.格局观念
朱元璋早有帝王之心,从他每到一处的态度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严明军级是为了安抚民心;拉拢乡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源;广招贤士是为了扩充智囊。朱元璋在占据金陵之后,曾经修善国一个“礼贤馆”,就是为了请天下名士为其效力,而且还勤勉好学,提倡儒教,就是因为朱元璋他自己明白:打江山靠刀枪剑戟,但治江山却得靠孔孟之道!
李自成呢?以为占领了北京便有了称帝的资本,殊不知,自己毫不在意的野蛮行径已经将政治资本浪费的一干二净,迎接他的只有灭亡,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势力塑造成一个“孤家寡人”的形象。既然仕族们对你不满,又何必为你效命呢?
结束语:记得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内部流传这一句话:“我们不能做李自成,进了北京什么都忘了。”这一说便是领袖对手下各级别军官直接的约束。不能用单纯的军事观点看待问题,只有深耕与民众并与他们打成一气,这个国家的建立才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