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 古人为什么如此开心

爱百科 18 0

众所周知,古代官员升官时,古人肯定是无比开心的,明朝时期,官员三品降到正四品,古人为何不悲反喜?甚至是还想高调的骑着马跑去“谢恩”。

在古代,官员的品级只是一个大致笼统的概念,品级不能代表绝对的权力,有些官职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还不如一些芝麻小官。

就比如这个太仆卿其实按照古代的品级算起来其实也能算得上是从三品官,肯定是要比大家想象的四品知府高上不少的,但是这样一个职位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呢?工作辛苦又没有什么权力,这样一种从三品完全就是虚职。而另外一个正四品的职位叫做佥都御史,虽然比从三品要低上半级,但是重要性却相当重大,这可是督察院的控制者。

都察院不仅仅是负责对国家的司法机关进行监督,还要负责对朝廷官员的日常行为进行考察、监督。无论是哪朝哪代,对于类似纪检部门的官员,都要敬畏三分。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才设置了这个官职。是为都察院的正官,属于正四品。虽比从三品低了半级,却是都察院的中枢神经。

就这样一个拥有 “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四品官,就能够让一二品的大员胆寒,更不用说其他官员。。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这样一个工作性质,也使得他们一以来都被其他官员有意讨好,毕竟谁都不愿意得罪这样的一种人,所以他们不管到哪儿,都会被当地官员款待。

所以,如果将一个人从太仆寺从三品任上,调到都察院的正四品任上,貌似低了半级,俸禄其实差不多,只有区区两石之差,而职位的不同,真的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觉。相信是你,也会偷着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