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转载)

爱百科 135 0

  “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1990年2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禁毒特别会议上通过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动纲领》,宣布将本世纪最后十年(1991—2000年)定为“国际禁毒十年”,要求各国立即开展有效而持续的禁毒斗争,以促进《全球行动纲领》的实施。1998年6月联合国召开的第20次特别联大,专门审议世界毒品问题。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减少毒品需求指导原则宣言》、《在处理毒品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等文件,就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控制兴奋剂、减少毒品需求、打击洗钱、铲除非法毒品作物,为全世界建立一个“无毒品世界”制定了跨世纪战略。

   毒品猛于虎,是人类的大敌。毒品泛滥轻则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重则可能使一代人、一个民族蒙受灾难。联合国毒品监督机构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指出,国际贩毒、吸毒活动正在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2000年世界毒品交易额约为4000亿美元,相当于这一年世界国际贸易额的8%。目前全世界有2亿多人在吸毒。在欧洲,特别是一些西欧国家要得到毒品很容易,吸毒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大麻是最畅销的毒品。在亚洲一些国家,毒品交易还和武器走私勾结在一起。

   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毒品问题出现了几种新趋势:发达国家吸毒人数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吸毒者不断增加;女性吸毒者增加,由于多数处于育龄期,她们的下一代的健康令人担忧;初次吸毒者年龄降低,青少年吸毒人数增加;毒品来源多样化,查禁难度越来越大。

   毒品不仅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灵魂,而且影响社会安宁。为此,倡导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应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什么是毒品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王雷鸣 朱治德)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其它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119种。

   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常见的有冰毒、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等。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属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

   吸食冰毒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是亚甲基二氧甲基安非他明的片剂,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会产生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危害,表现为活动过渡、情感冲动、嗜舞、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

  2002年 吸毒与艾滋病

  2001年 体育拒绝毒品。

标签: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