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其他人在做什么 为什么只有朱三太子在反清复明

爱百科 34 0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朱三太子”可以说是一个让全天下人如雷贯耳的名号,很多小说电视中也都有他的身影,几乎所有反清复明活动都会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对于刚夺取大明江山的清朝而言,朱三太子就是一个极具号召力的头号危险人物,甚至成为了让康雍乾三代挥之不去的噩梦。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炯,历史上确有其人,并非野史和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在雍正乾隆时期,“朱三太子”只是被反清复明者当成一个反清的精神符号利用而已。

崇祯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明朝灭亡以后,每次反清复明都是打着这个“朱三太子”的旗号,直接打崇祯皇帝真正“太子”的名号,难道不更好吗?真太子,哪去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明末清初的“太子疑云”。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缢,他的贴身太监带着三位皇子出逃,其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太子朱慈烺。作为嫡长子,朱慈烺不但是老朱家的香火继承人,更是大明王朝东山再起的希望。

按照崇祯的计划,只要朱慈烺可以逃往南京,明朝就不会覆灭,因为那里还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机构。可惜的是,朱慈烺和其他两个皇子,都没能逃出京城,他们很快被李自成的人马抓获,并被严密关押起来。

崇祯为什么不在李自成入京以前就安排太子南下呢?其实,早在危机爆发之初,崇祯皇帝就在朝堂上和大臣商议过储君南下的问题,内阁和众臣在讨论后也认为太子南下是上上之策,然而,就在崇祯要做出决断时,一个叫时光亨的言官站出来大喊:你们这些要太子南下的人,难道是想让太子效仿唐肃宗吗?

崇祯

大家应该都知道唐肃宗的故事,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安史之乱爆发时,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和李亨一路西逃,逃到马嵬坡的时候,杨贵妃被赐死,为了避免被一网打尽,李隆基继续逃亡成都,而李亨则北上灵武,没多久,李享就擅自称帝,架空李隆基让他提前退休。

在明朝,言官的官职不大但是说话却很有分量,要是言官们联合起来用口水喷一个人,就算是首辅宰相,也能把他喷下来,所以当言官时光亨喊了这么一嗓子以后,满朝文武都保持沉默不敢说话,崇祯皇帝自己也担心出现唐肃宗那样的事情,于是太子提早南下议题就此搁浅。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密令贴身太监保护三位皇子撤离,却都被李自成抓获,朱慈烺是太子,自然被加以严密的拘禁措施,连同被关押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位皇子,也就是三皇子朱慈炯和皇四子朱慈炤。

崇祯

1644年4月,刚刚占领京城不久的李自成被多尔衮和吴三桂击败,他带着三位皇子一路撤退,在撤退途中,三位皇子竟然侥幸逃脱,不过,他们却在慌乱中走散。当时,太子朱慈烺刚满十五岁,三皇子朱慈炯十二岁,四皇子朱慈炤最小,只有十一岁。三位小皇子的逃离走散,引发了后来清朝著名的北太子案和南太子案。

咱们先来看太子朱慈烺逃脱之后的去向。朱慈烺当时已经十五岁,可能方向感比较强,他一路乞讨,竟然逃回了京城,但是此时的京城,已经被清军占领。朱慈烺偷偷摸摸回到了自己外公周奎的家里。

周奎是国丈,也就是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奎见到朱慈烺后,担心家族被他连累,于是劝他逃亡南京,但可能是因为朱慈烺年纪太小赖着不走,周奎最终只好将其交给清军处置以求自保。

多尔衮得知此事后,亲自坐镇处理,他叫来大量明朝遗老和旧臣,要他们辨认,凡是指认此人是太子朱慈烺的,全都悉数被杀,后面再来辨认的,都不敢再说这是朱慈烺,纷纷表示此人是假冒太子。于是,多尔衮以此人冒充前朝太子为由将其处决,太子朱慈烺就此殒命。

为什么多尔衮要这样做?因为前朝太子身份敏感,是个烫手的山芋,你说他是真太子,那要怎么处置呢?杀了他,会激起民愤,毕竟当时清廷还没完全稳住局面,不杀吧,难道把他高高供起,等反清复明的那群人来营救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说成是假冒太子,然后杀掉一了百了,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北太子案”。

朱慈烺被杀不久,南京突然有人声称自己是太子朱慈烺,当时福王朱由崧已经建立南明称帝,突然冒出个太子来,就算别人答应朱由崧也不能答应,于是这个自称太子的人也被南明处死,这就是“南太子案”。

崇祯

经过南北两大太子案以后,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太子早已不在人世,按照宗法规定,就是由二皇子继承大统,但是崇祯的二皇子早已夭折,于是接下来的合法继承人,自然就是三皇子朱慈炯。

不过,自从在李自成军营逃脱之后,朱慈炯一直下落不明,所以大家都假设三皇子还活在人世,并称之为“朱三太子”,到了后来,“朱三太子”干脆成为了人人都可以假借其名行反清之事的背锅侠,至于他到底去了哪里,是否还活在人世,都已经无关紧要。

至于四皇子朱慈炤的下落,据说后来被康熙在山东找到,同样以假冒前朝皇子之名被满门抄斩。从此,江湖上只留有“朱三太子”的威名,而反清复明的大业,直到大清灭亡,也终未能实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