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后宫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爱百科 255 0

在众多清宫影视剧中,会看到许多宫女侍卫被杀害,无缘无故死亡。真实的清代真是如此吗?客观地说,在中国历代宫廷中,清代宫女的命运还是相对较好的。

普通案件照律处理

比如唐朝、明朝宫闱之内比较黑暗,很多宫人不明不白地便被人杀害,其刑罚之狠辣,也极为出名。清代皇帝对太监极为严苛,但对宫女相对还是比较温和的,而且提倡对待婢女要宽仁。

对于宫女的一般性错误,并没有设置特别繁复的治罪条例,简单说,就是谁的宫女谁管。干活不勤快、偷窃物品等问题,由其主位自行处置,大多也是申斥几句,或命其他宫女及太监责打几下。

如果屡教不改,就会被交与内务府,或被送出宫交付给她的父母,这属于后宫主位最大的处置权限了。但凡涉及更严重的问题,就要交由内务府慎刑司来处理了。

首当其冲的九五至尊

皇帝在这方面对后妃还是有一定约束的,不可对宫女暴虐。康熙四十三年就有一起殴毙宫女案,《国朝宫史续编》就有详细记载。

今惇妃此案,若不从重办理,于情法未为平允,且不足使备位宫闱之人咸知警....撑妃即着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毋蹈覆辙,自干重戾。

朕办理此事,准情酌理,惟协于公当,恐外间无识之徒或有窃以为过重者,其得罪本属不轻,第念其曾育公主,故从末减耳。若就案情而论,即将伊位号摈黜,亦岂得为过当乎?

乾隆的意思是说,清宫内还从未发生过责打宫女致死的事情,而惇妃竟将宫女打死,如此重戾气的事情实在是骇人听闻,关乎人命,对惇妃当然要从重处罚,但是念及她曾生了十公主(乾隆最宠爱的女儿),所以才从轻发落(将她的位分降为嫔)。

若完全以公心而论,应当直接将她的所有名分待遇统统概夺。乾隆是要通过此事警戒后官,绝不可以对宫女进行狠虐的惩处。惇妃是乾隆晚年的宠妃,但打死宫女实在是不得不重罚的事情。

有人认为,惇妃虽然被降了位分,但没多久便又复位,皇帝之举,不过是做样子而已。其实这种”做样子”的警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宠妃尚且如此,其他续妃在惩处宫女的时候,就要思量一下。

乾隆皇帝表率作用,延生奏折制度

后宫是个新人辈出的地方,往往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即便是受宠的后妃,处置宫女的时候也会忌惮三分。

特别是乾隆做出了这样的先例,后世宫廷在宫女的问题上就形成了祖宗家法式的约束。有了乾隆订立的标杆,后世皇帝对宫女也显得比较宽仁,处理问题时考虑的也更多。

从道光十七年开始,皇帝专门规定了一类奏折内容,凡后宫要交出宫女(将宫女轰出宫的处罚),均要上报交出原因、宫女有何过错、打了没打、伤在何处、伤有多重,并由内务府专行检验。

这项奏折制度的设立,更好地约束了后妃对宫女的责罚行为。妃嫔只能就日常错误来惩处宫女,最大权限就是将她交予内务府,所以后妃的私刑,也只能限于当时的普通刑罚和用刑程度。可以推测,在此之前,很可能有一些宫女被责打得很重,然后被后妃不明不白地送出宫了。

道光十七年,究竟具体发现了什么比较严重的案件,使皇帝要定立这样的稽查制度,现在尚不可知,但这项制度一经施行,后妃但凡要责打宫女,很少再有出格的举动,这又进一步约束了凌虐宫女事件的发生。

比如道光二十年,皇帝将玲常在降为尚答应,起因正是玲常在交出了一名宫女。在内务府报告中,令道光震怒的不是宫女被打得有多重,而是宫女屡次犯错都是由玲常在“自行责打”,也就是说她作为后宫主位亲自动了手,这就失了仪态,丢了皇家的颜面,违背了宫规。

清宫是极为讲究礼法的,皇帝、后妃作为天下之主,举手投足都要合乎天下之主的身份,换句俗话说,你长手不是干这个的。所以,玲常在被降为答应,也从此失去了得宠的机会,直到十年后咸丰继位,她才被晋升为“皇考尚常在”。

清宫对太监的管理是极为苛刻的,太监犯错,最轻的也要被打个几十板子,动辄就会被发去铡草,相比之下,清宫对宫女算是比较“呵护”的了。可以说,在清廷的眼里,太监就不算人,但宫女大致还可以算半个人。

清宫为何对待宫女如此平和

清宫对宫女的如此态度,大致源于两点。其一,清廷吸取了历史上宫闱黑暗的教训,历代宫廷往往对太监过宽,而视宫女之命如草芥。

比如明朝成化时,当时由万贵妃把持后宫,宫女纪氏被皇上临幸,慑于万贵妃的涅威,只敢偷偷生下皇子, 即后来的弘治帝。

小弘治长到六岁,才与其皇父相认,皇帝封纪氏为淑妃,但纪氏随即暴亡。一个生下皇帝重要子嗣的宫女,并被封为后妃,说死就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由此可见当时宫闱的黑暗,所以明朝政治上的混乱,与后宫无序有很大的关系。

其二,清代宫女均选自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籍子女,也就是旗人,而其他朝代的宫女大多来源于民间,甚至是俘虏。清代宫女出身虽然不高,但世代为天子家奴,毕竟跟皇家的关系更为亲密。所以,清官宫女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资料来源:《国朝宫史续编》《清史稿后妃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