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典是谁?

爱百科 129 0

  文章来源转载:

  少典是谁?

  在讲少典之前,先说说《史记》。

  我们平时查找史料,大多数时候都会引用《史记》,《史记》就是《太史公传》,就是宣称的“信史”。“信史”么,就是指“可信”的历史。中国的历史由黄帝开始,确实是华夏最早的通史《史记》里面记载了的。

  关于《史记》,有件很纠结的事情:在泰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秦以前的历史后人一概无书可查,导致汉朝司马迁记录的历史,后人一直半信半疑。那是必须的,你凭什么用个弧本来证明自己记载的史料属实?这种怀疑一直到了西晋武帝年间,河南汲县一位盗墓者在魏襄王的墓中发现了10万多根竹简。这批竹简为古体字,经过西晋文学家荀(曰字下面加助字)、束皙、和峤等人的考订,将古体字转为当时的楷书,整理出《竹书纪年》、《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16部书,共75卷。

  竹简整理、翻译出来的史料集结成书共十三篇,就是古本《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很富有传奇性,由魏墓出土的竹简,早就不知下落不说,连集结的十三篇到了宋朝,亦再度失踪。正是因为《竹书纪年》的出土,证明了司马迁记载的事件都曾经发生过,成为“信史”。但是《竹书纪年》里面很多记载,和司马迁叙述的都有出入,甚至很多事件的描述和《史记》是截然相反的,反而是西汉马王堆汉墓里面出土的帛书与《竹书纪年》能够相互映证。

  司马迁所处的西汉距黄帝时期已相距三千余年,撰写《史记》的参考资料主要为《春秋》、《国语》和《尚书》。《春秋》等创作时间都在春秋战国时期,距黄帝时代已经远隔三千年。

  《春秋》为儒家学派所作,有关五帝部分猜测是为了渲染儒教的仁德王道思想,便将传说中的“五帝”塑造为仁德的典范;左丘明虽以史官为职业,但所著《国语》也只是上自周穆王12年下至智伯被灭期间的五百多年历史。有关四千年至五千多年的上古部分只有只言片语,根本就没有较详实的论述。

  他们都生活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主观意识被深深地打上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因而,其作品中有关上古时期的人物、社会形态以及政治制度等全都概念化地照搬春秋时的社会形态,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去推理黄帝等远古人物。显然,《春秋》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关“五帝”的生平描述不能尽信。

  所以夏朝至战国这个时间段内,我认为《竹书纪年》更可信。

  《史记 黄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又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史记》说:少典之子黄帝在时,当时的统治者神龙氏一族已经衰弱了,外面的诸候不想继续纳贡于是趁机发兵侵伐、手段残忍,面对外面诸候作乱,神龙氏没有力量还击,无可奈何。黄帝趁机兴兵练武,自己组织了一支力量还击,最后黄帝胜出。黄帝胜出后,诸候们对黄帝表示了服从。至此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以蚩尤最为厉害。实力不容小视的炎帝发兵攻打诸候,诸候们却都归顺到了仁慈的黄帝麾下,黄帝乃以德振兵、以仁治天下云云……

  好一派儒家假仁假义的口吻,且不理会。只需要看到,文中指出了神龙氏原本是统治者,是黄帝趁外面诸候相侵,神龙氏兵力衰弱后兴兵打败诸候,夺了神龙氏的权利。之后,天下三分。其间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统治权,大战于阪泉,三战后,炎帝败。其后蚩尤作乱,黄帝征兵在涿鹿擒杀了蚩尤,方才天下统一。

  我们都知道古人有用国名(部落名)来称呼人的习惯,我们先找找看,华夏上古都有哪些比较出名的人物。

  燧人氏,最先发明了钻木取火的人。但是距今6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已经会使用火了。燧人氏难道是原始人吗?不不不,他不是原始人,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在没有文字之前,这是一个大大的创举。

  有巢氏就更好理解了,是教导人们在树上搭建房屋开始巢居的人。

  烈山氏,代表用火烧荒,开地农耕。

  《国语 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周书》又补充为:“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烈山氏一族统率天下,烈山氏的儿子名柱,会种植谷类蔬菜;神农氏的时候,下雨掉下了粟种,神龙氏捡起来耕种在土里。为了耕种粟,还制作了陶器和工具教会人们使用。从这些话里能够看出,烈山氏和神农氏是一体的,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分水岭。他们出现前,华夏处于原始社会;他们出现后,华夏进入农耕社会。

  再看看其它相互矛盾的记载——

  《三皇本纪》:“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

  《史记 黄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司马贞 《史记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 然也。

  除了华夏最早的一本通史《史记》没记录炎帝的事迹之外,其它史籍中记载炎帝的很多,就不一一摘录了。从史料中能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1.少典是块香饽饽,炎帝、黄帝都要争着当他的儿子。这本书说他是黄帝的爹,那本书又说他是炎帝的爹,有些书中甚至说他是黄帝和炎帝共同的爹。

  2.炎帝的炎字,竟然是因为“以火德王”;黄帝的黄字,竟然是因为“土德之瑞”。怪不得史料,神话里都把炎帝和赤帝、烈山氏、神农氏统统附会到一起。只要是不能解释的问题,只管胡扯即可。这就是中国文人的品性。

  我们还知道,古人取名常常用伯字、仲字、叔字、季字来表示辈份排行。那么这四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呢?伯字表示长,仲字表示次,季字表示小,古人习惯用这些字来区分排行辈分。打个比方说:刘伯温,一看就知道排行老大;孔子名丘,字仲尼,表示排行老二(孙老二这个叫法就是这样来的);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王季友,我们一看就知道他在家中排行老幺。

  顾颉刚在商周史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提出了关于古史的观点,即“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他认为: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他认为——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汉以后是盘古。

  假的古史一旦被造出来了,质疑他就成了危险的事,甚至就有了不爱国的嫌疑。司马迁写史记开篇讲五帝不讲三皇,曾遭到好多人的指责;顾颉刚替商务印书馆写教科书的时候,否定三皇五帝为信史,把戴季陶给惹火了,要罚商务印书馆160万元(顾颉刚晚年口述《中国史学入门》,提到过这段往事)。

  直到前几年,国家还斥资几千万,搞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此种心态下,中国的文明史被越拉越长,实在是并不奇怪的。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你母亲50岁你爱她,如果她年龄被记录错误,你是绝对不爱的?荒谬!

  再来看看少典:少典为什么不直接叫“典”或者叫有熊典,非要多此一举加上个“少”字呢?夏朝有太康、仲康、少康;商朝有太甲、小甲。不管是太、仲、少,还是太与小,都表达了血脉相传的含义、自诩正宗。据此能肯定在少典之前,还有一个叫“典”或者“太典”的人存在。

  那么史书里面有没有关于太典的记载呢?没有!黄帝、炎帝的祖父太典竟然没有相关记载,太可疑了。少典难道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炎、黄二帝的父亲少典呢?史料里面全是神话及传说,同样没有任何确切的记载。因此我敢断定,这世上要么没有少典这个人,要么少典之前的历史全部被抹去了!

标签: 燧人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