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承明制 清朝皇帝为何不像明朝皇帝一样个性十足

爱百科 34 0

明清是我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后两个王朝,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及君主专制的集大成者。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后因宦官当道朝臣腐败而轰然倒塌,自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清入关后几乎全程承袭了明朝的封建制度与官员管理方法,又因明清两朝的时间处于交替之期所以又有“清承明制”的说法,通常来说便将明清两朝合二为一为明清时期。

明朝是汉族人主导的封建王朝,而清朝则是由少数民族的满族人所建立的,虽然在制度还有管理方法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就风俗习惯、人文称呼以及两朝皇帝的行事作风都有着较大的差距。

以明清两朝皇帝的行事作风为例,整体而言,明朝皇帝的行事风格较为洒脱,具有个性,做事颇为不羁。

这于一个侠客、诗人而言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可与皇帝而言,这就造成了明朝皇帝多偷懒懈怠的状况;

而清朝大多的皇帝均是勤于政事的,纵使有个例出现,但大多还是中规中矩,勤政的。那么为何明清两朝皇帝的做法会相差如此之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析。

一、集权程度不同,皇帝可作为空间不同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顶峰时期,而要说究竟哪个朝代更加略胜一筹,清朝无疑是中央集权最为集中的朝代。

虽然清朝大体承袭明朝的制度,但就实际上的实施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明朝虽然也同样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说。

总体的政治格局及体制令其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偷懒的余地,即,即使明朝的皇帝哪天不想处理政事了想休息一日了,于明朝政事的推行也无甚关系,就总的而言,给明朝的统治者了一些可喘息的余地。

而清朝则不同,清朝是满族人建立,自皇太极死后才入关,就人口比例来看,满族人几十万,汉族人却有几亿人口,于是清朝的统治者便惧怕汉族人某一天会推翻本朝的统治,便极力的拉拢当时的官绅阶层,试图与汉族人打好关系。

在朝廷内直接效仿明朝的三院六部等制度,且为了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清朝还疯狂地削减地方的权力,努力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那么这便造成了一种现状,即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的手上。

即国家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皇帝一个人去处理,而一个人的精力再怎么集中也依旧是有限的,见此清朝的皇帝便只能努力挤压自己的时间去处理这些国事,即使很多时候需要“挑灯夜读”也依旧不想放权给底下的人。

二、朝廷机构的设立使两朝皇帝的作用不同

要说,明朝君权的高度集中的一个历史事件便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废丞相制度,诛杀宰相胡惟庸,罢免中书省,将这些可能牵制自己掌握大权的机构统统罢免。

至之后明朝已形成了皇帝一人可以直接决定国政大事,六部则直接向皇帝负责,受皇帝直接指派。因此,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实际上明朝的皇帝已经将军务、政务及监察大权紧握手中,且还将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宰相给废除了。

按理说,到了这里明朝之后的皇帝只要按照朱元璋所拟好的路子走便是了,可之后的明朝政治格局并没有像朱元璋当时设想的那样,做到高度的君主专制,而是行将走向了一种奇怪的方向。

明朝,出现了内阁制度,而内阁制度产生的原因一开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辅佐明朝皇帝处理政务,让皇帝能够听到更好的意见做出更好的决策的,可并不是每个皇帝都如朱元璋那样对自己对手中的权力十分看重和精明的。

最初的内阁只是形同于现代的“秘书”一样的角色,而之后内阁的权力开始逐渐庞大,甚至凌驾于六部之上,而明朝的统治者亦在提防着内阁,就这样明朝的皇帝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起与内阁可以抗衡的权势——宦官势力。

到了之后,明朝又逐渐形成了内阁、宦官势力双方两不相让的局面,皇帝从中协调不至于让任何一方独大,也正是因为出现这样的政治格局,明朝的皇帝有了更大、更多的自由时间,平日的政务可以交由两方两办又不用担心一家独大,最后自己只需要下一个决定即可。

之后明朝的皇帝似乎是承袭了这样的性格,多出现这样惯会偷懒的皇帝。

而视清朝,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君主专制的集大成者,自雍正皇帝为了更好的处理政务将权力集中自己的手上设立了“军机处”以来,清朝的君主专制便达到了史上之巅峰。

军机处使清朝的皇帝可以将国家政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做任何决定可由军机处受皇帝指令拟发,不需经过六部直接开始实施,这与政令的实施而言,不仅高效快捷,而且使颁发下去的政令可无条件的实施。

三、权力集中不同,皇帝肩上担子不同

要论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何相似之处便在于它们都是皇帝为了更好地方便自己处理政务所设立的机构,都偏向于现代的“秘书”性质。

而要说它们有何不同便在于,明朝的“内阁”在后期的权力愈加庞大,已经失去了最初明朝皇帝设立它的“秘书”性质,变成了一个当权者需要忌惮的对象,甚至不惜去培养另外一个庞大的势力与之抗衡。

而清朝的“军机处”则不用,它从始至终都践行着最初的“秘书”职责,辅佐着清朝皇帝,将君主的权力推到顶峰,并没有影响到皇权。

而正是因为明清两朝最后的君主专制实行水平不一样,明清两朝的皇帝所需做的事情和可以拥有的权力则也不一样。明朝,虽然依旧是皇权至上,但是若有皇帝犯错百姓无心说了两句不好的。

在书中暗暗讽刺君主,皇帝见没有明面说起来也不好处罚什么只能吃个暗亏,而清朝皇帝则是真正做到了绝对的君主,不允许任何人践踏皇权,大兴文字狱,但凡有任何辱骂或是讽刺行为即是下狱,严重的更是全家流放,满门抄斩,可见其权力之大。

但这些也带来了许多的不同。明朝皇帝因为有内阁和宦官的协助,很多的小事完全可以交由他们去处理协调,最后只要选择一个最为合理效果最好的方法去推行,完全不需要去担心别的,自己只需要维持好两方的势力均衡即可。

而清朝则不同,因为君主集权的程度非常之高,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君主一个人去处理,因此清朝的皇帝便只能每日晨昏定省,十分自律的处理政事。

毕竟国家大事完全都压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可以担子相当的重,一个国家每日发生的事情何其之多,这些事情都需要官员上呈得出一个解决方法。

而送往京城是时间,到皇帝手里又需要时间,且因为君主高度集中这些事情若皇帝偷懒不去处理,所有的事情都将停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