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昆:叶诗文的遭遇充分说明中国金牌还远没到拿够的时候(转载)

爱百科 93 0

  lz: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转来看看

  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叶诗文勇夺400米和200米混合泳两枚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但是,这位中国选手的优异成绩,却引来一些西方媒体和体育界人士的习惯性的质疑。甚至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西方记者在记者会上,对着十六岁的中国小姑娘以审讯者的口吻说道:“你只要回答‘是’或‘不是’”。此时此刻,西方文明的绅士风度没有了,对女性的尊重没有了,所谓法制社会的无罪推定也没有了,看见的只有人性中的偏见、嫉妒和傲慢无礼。中国选手遇到这样的“遭遇”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最早中国参加奥运会没有拿到奖牌,被西方人在报纸上以“抱蛋而归”的漫画加以嘲笑,到后来某大国的电视解说员在奥运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的冷嘲热讽,到中国在田径游泳等长期由欧美选手垄断的基础项目上获胜后引来的种种无端猜忌和不公正的指责,充分暴露出奥运这一体育盛会除了人类追求卓越与公平竞争的崇高文化内涵以外,仍然远未摆脱强烈的国家民族乃至种族间对抗竞争的性质。

  北京奥运会之后,特别是这次伦敦奥运会之前,国内有一种所谓反思的声音很强烈。一些知识分子包括一些媒体人士,主张中国金牌第一也拿过了,证明过自己了,可以松口气了,不要那么在乎金牌了,体育发展可以向全民健身倾斜了,金牌战略可以不要或者淡化了。其中更有不少人对中国体育的体制和选拔训练模式提出强烈的质疑,比如说我们是举国体制,人家是市场机制;我们的运动员是要他练,人家的运动员是我要练;我们的训练是非人道的,人家的训练是纯兴趣的;我们的体育事业是面子工程,虽然金牌多,但是投入也大,投入产出比低,不划算。人家是市场机制,不但拿金牌,还可以赚大钱。我们太在乎金牌,人家不在乎金牌。我们要金牌是为国争光,挣面子,人家是个人荣誉强身健体玩享受等等。这些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很偏颇,甚至很天真。从这次叶诗文的遭遇,恰恰说明,在乎奖牌的绝不仅仅是中国人,中国的奥运金牌奖牌拿得不是太多了,而是才刚刚开始。想当年,妇女和黑人选手刚刚参加奥运取得奖牌的时候,不是也曾遭遇过许多谩骂、嘲讽,受到重重的阻挠和压力吗?

  中国真的到了金牌拿够的时候了吗?依我看,别说中国还没拿够,就是美国也还没有拿够呢!到本届奥运会前为止,美国25次参加奥运会,14次拿到金牌第一,每一次都位列奖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将近一千枚了,按理说该拿够了吧,不需要证明什么了吧,没有!2008年中国的金牌数超了他,美国人就很不舒服,于是《纽约时报》们就变着法地按照奖牌总数排名,依然让自己当老大,你能说老美不在乎金牌?不在乎排名?我看在乎的很哩!英国人也很在乎,北京奥运他们拿了19枚金牌,差点追上俄罗斯,你看把他们的领导给乐的,在从北京手里接过奥林匹克会旗以后,首相布朗和伦敦市长约翰逊那叫一个意气风发,约翰逊当着媒体向世界叫板:“既然英国已经证明能够在自行车、帆船、赛艇这样的领域占据主导,为什么在其他领域不能?包括田径、包括乒乓球,为什么不能呢?到伦敦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要告诉美国人:田径回老家了,我们要告诉中国人:乒乓回老家了!”(现代田径和乒乓球都是英国人最先发明的运动)。在奥运会上比中国更在意金牌的大有人在,在北京奥运拿了13枚金牌创历史最佳成绩的韩国是举国欢腾,连不久前连遭民众抗议的总统李明博都跟着沾了光,支持率大幅上升。印度一向被认为是不太在乎奥运金牌的一个典型,但是当宾德拉在北京拿到印度百年历史上曲棍球以外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后,全国上下陷入狂欢当中,印度总理表示宾德拉的胜利唤起了印度民族的强国梦。过去,印度媒体对奥运转播不怎么热情,更热衷于板球,但就在宾德拉进入射击决赛当天,印度所有新闻频道都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宾德拉“创造历史”的画面。当宾德拉战胜中国卫冕冠军朱启南夺冠后,印度各电视台全天连续不断地播放宾德拉领奖的画面,电视下方不停地滚动着观众对宾德拉夺冠的短信和电话反馈。以往,印度电视台对奥运金牌榜从来都是轻描淡写,但在宾德拉夺冠之后,各电视台却反复播报当日奥运金牌榜,因为印度暂时名列第11位。

  有人说奥运会应该是纯粹的的体育盛会,这话太理想,其实法国人顾拜旦在当初创办现代奥运会的时候,目的就并不单纯,激起法国人的民族主义就是其动机之一。顾拜旦出生于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年代,相对于昂扬向上的日尔曼民族,法国民族精神的衰颓、士兵体质的孱弱,激发了顾拜旦体育救国的想法。尽管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奥运会是运动员个人之间的比赛,而非国家间的竞赛,但实际上顾拜旦本人却在开幕式上设计了许多强化国家意识的元素:比如运动员按照国别入场,为获胜者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运动员的服装上印国徽等等。另外,现代奥运会引入了在古代奥运会中不曾设立的集体项目,更是以国家为单位,强化了国家对抗的意味。在奥运会上,最先将民族主义发挥出来并享受极大成功的不是中国,恰恰是英美法德等国。例如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英国为了让本国运动员战胜美国选手,使用了种种手段,两国选手在场上如同仇人相见,就连裁判和工作人员也是互不相让,甚至出现了诸如“一个人的400米决赛”这样罕见的场景。这届奥运会以后,两国的体育界甚至一度中断了联系,发生“体育冷战”。德国1936年更是将柏林奥运会当作了一个全面展示雅利安民族优越性的舞台,将民族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日本和韩国主办奥运会的时候,也从不讳言自己的民族主义诉求。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被日本人看成是日本民族从战败废墟上的崛起,而韩国人说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从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国家。所有主要国家的媒体在奥运会期间几乎从无例外地只转播本国运动员的比赛,只转播本国选手获胜的颁奖仪式。在法国的电视上,你看不到一面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的画面,在日本报纸的头版是获得第五名的日本运动员的巨幅照片(在这点上他们比中国的CCTV差远了)。媒体这么做是非常自然的,因为观众看奥运会是有国家民族情结的,有所谓“移情”,也就是作为普通人在潜意识中让参加竞技的选手成为具有相同民族血缘的自已的替身在奥运中取胜,以从中获得某种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十分正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早期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一个弱国弱族弱民的参与史,其间充满了民族的羞辱感、挫败感、自卑感,完全享受不到参与奥运的光荣,体验不到任何的民族成就感和自豪感,更不用提超越人类极限的更高境界了。这种感觉至今在年龄大一些的中国人心目依然挥之不去,所以,当采访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的时候,他们会特别激动地告诉你过去曾带给他们的一个不雅的称呼:东亚病夫。据说这个词是十九世纪末英国人最先使用由梁启超翻译的,当时指的主要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而后来被德国人、日本人等演绎为华人种族体质上的劣等,甚至在报刊上以漫画上的巨蛋相讽。所以,正是西方人在奥运会上以民族主义扬其族威国威并辱华于前,才有了后来中国人总是报着一种自强不息、强国强种的目的投身奥运会,力求证明自己,摘掉头上的屈辱帽子。然而,一个民族心灵的创伤,不是一代两代人就可以愈合的,更何况当年亲历其境的许多人如今还在世,这种记忆中的悲情断难通过一届两届奥运会能够抚平,只有通过中国一届一届更多地大把捞取金牌才会逐渐淡化。更何况,直到今天,中国以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奥运会上的累计奖牌数还只是刚刚超过澳大利亚、瑞典、匈牙利这样的人口小国,尚不及英、法、意大利、德国这样几千万人口的中等国家,谈何优越,遑论强大?更何况,以中国人自身的运动素质和身材条件,比诸欧美人种尚颇有不如,这种源于身体比较上种族心理的自卑感仍旧普遍存在(虽然今天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更加高大,孙扬、雷声这样的年轻选手有着不逊于欧美人的身材,这种心理自卑感相对较轻),在心理上我们仍然有着强烈的在奥运会上争光争雄以证明自己的需求。无视这种巨大的民族心理需求,过早地奢谈什么淡化金牌,简直如同白日说梦。

  再者,有的人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化,体育明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文化影响力。但殊不知,这种产业化、品牌效应和文化影响力,正是以优异的运动成绩作为基础的,金牌战略恰恰有助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勃兴,有助于形成我们自己的运动明星和体育品牌。李宁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如何没有他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很难想像他的名字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美国NBA梦之队同样是例子,前几年美国一度没有派出一线明星出战奥运会,结果成绩不佳,品牌大受影响,2008年美国人不得不倾全力派出最好的NBA选手来北京参赛,就是考虑到如果连续两届奥运会拿不到金牌,NBA的品牌价值就有大幅缩水的危险。所以,即使是中国体育下一步真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化,发展自己的体育品牌,也绝对需要大量的王牌项目和选手作为基础性资源。

  有人说中国的奥运金牌是国家高投入的结果,与其花这么多钱去搞一些冷门项目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不如把钱花在老百姓身上搞全民健身。这话听着好象是为民着想,但实际却不着边际。先说国家投入,在1984年以前,所有的奥运会都是不赚钱的,场馆建设也都是公共投入(纳税人的钱),有的国家为了办奥运会还要开征几十年的特别税(加拿大)。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所谓全民健身根本就很少投入,你健不健身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政府有什么关系啊?你到印度、到大多数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去看看,社区里哪有什么体育设施啊?只有极少数的发达国家(主要就是办过奥运会的那些国家),他们的全民健身水平和体育普及程度比较高,一是他们发达早,积累多,政府有财力;二是老百姓富裕,人家健身可都是掏自己的钱啊,没听说老向国家要的。中国目前的状况,如果把现有体制废了,金牌少了不说,全民健身也得倒退几十年。因为那些有运动天赋的农村和城市贫民的孩子靠自己根本就玩不起体育,只有少数白领以上人群可以自己花钱去健身房跑步机上走走、骑骑动感单车,更只有极少数有钱人子弟才可以玩得起一些奥运项目,几十年说不定能冒出个奥运冠军(就像中东科威特、阿联酋的王子、公主、印度的富商子弟宾德拉那样)。

  还有些项目的开展是需要特定传统和条件的,比如足球,在世界上很流行,但是它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需要湿润的气候以滋润草皮,又不能太炎热,而且即使普及度很高,水平也很高了,还不一定能蠃(因为偶然性很大),而且对一个代表团来说即使拿了金牌在奥运会上也只算一枚(人家一个菲尔普斯游几圈泳就拿八枚),投入产出比是最低的。实际上,我们国家在足球体制上倒是跟发达国家是最接近的(市场化程度最高),投入也是最高的,可是偏偏成绩却最差。那你说,在经济尚不够发达的时候,国家有限的体育经费是继续投入这种占用大量宝贵土地、投入深不见底却总给你丢人现眼的项目好呢?还是应该多投入到那些相对冷门但可以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项目好呢?如果你是一个脑筋还算正常的决策者,你会作什么样的决定?

  说起体育投入,应该是全社会的事,大头应该社会和个人出,在哪儿都一样。比如美国,它一个大学就可以有几十座体育馆,标准和北京奥运会场馆差不多,而美国有上千所大学,你说这是多大的投入?大学还要给菲尔普斯这样的大学生运动员以高额的奖学金,给校队教练发高薪(比美国总统还高),这是多大的投入啊。可它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有时候还比我们还少,按照某些人的逻辑,美国的体育投入不是更花了冤枉钱吗。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很羡慕中国的体育体制,因为它花钱相对少,资源利用效率高(由体育专家从小选拔合适的运动苗子,大大提高了成才率,减少了投入,产出多,效果易监督(成绩是硬指标),而且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民健身上花的钱也并不少(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当然,我们的体制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社会投入和公民体育意识上还需要提高,教练人才还不够多,科研水平也不够高,公共体育场地太少。这些都需要随着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和公民财富进一步增加后,逐渐增加投入,逐步改善提高。

  那么中国到什么时候才算有资格说金牌拿够了,或者金牌情结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淡化一下呢?在我看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1、中国拿到三次以上奥运金牌第一,连续十届奖牌榜前三名,在奥运各大项上没有金牌(至少是奖牌)的空白;2、中国有第二个城市主办第二次奥运会;3、有“东亚病夫”亲身经历的老一代人过世;4、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平均身高和身体素质更加接近世界水平;5、中国的体育产业可以产生具有世界顶级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我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少最少也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吧(大约三十年,六到七届奥运会)。

标签: 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