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3(明万历十一)年,年仅25岁的努尔哈赤以为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报仇为号召,聚集了一部分人马向图伦城进发。图伦城城主乃当年唆使明军袭击建州左卫的尼堪外兰,原本此举并没有什么不妥,与努尔哈赤的牵扯也不是很大,然而,不幸地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却在这场明朝与建州左卫的战争当中因为某种原因被明军给误杀了。以至于,努尔哈赤与明朝统治者和尼堪外兰之间结下了刻骨的仇恨,但囿于当时实力的不足,努尔哈赤自知不能与当时的明帝国势力相抗衡,因此,怒火中烧的努尔哈赤便将对明朝统治者的仇恨暂时的转移到了尼堪外兰身上。
当年五月,努尔哈赤集合了萨尔浒城城主诺米纳、噶哈善等人的力量准备夺取图伦城,不料尼堪外兰望风而逃,直至三年后,努尔哈赤才将尼堪外兰的势力消灭于明朝境内。至此,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步伐才算真正迈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步。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一战也被史料《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给记载为“太祖起兵”,因此,自“太祖起兵”伊始,从某种程度上讲拉开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帷幕。与此同时,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上也不难发现,自尼堪外兰的势力被消灭后,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步伐也迅速增大,其余一些部落随着尼堪外兰的倒台也都自知大势已去,纷纷归顺于努尔哈赤。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这么说:攻克图伦城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所迈出的第一步,而尼堪外兰的消灭才真正成为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过程中的一道“分水岭”。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似乎始终是在与尼堪外兰做斗争,而其最大的“敌人”——明朝统治者,好像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与努尔哈赤有着过多的碰撞和摩擦。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讲明朝政府还帮助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譬如:公元1586(万历十四)年,当尼堪外兰在躲避努尔哈赤的追杀过程中曾逃入了明朝境内,而明朝统治者却放任于努尔哈赤带兵攻入境内捕杀尼堪外兰。因此,从这一层面上也不推出,当时的明朝统治者与尼堪外兰的关系还算融洽。那么,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万历皇帝,为何要与努尔哈赤之间建立起这么一层特殊的关系呢?以至于变相的坐视努尔哈赤的崛起而不顾?这岂不是自己挖个坑往里跳吗?
本文的研究内容:
在觉昌安父子死后,明朝政府为了表达歉意给予了努尔哈赤一定的赔偿,承认了其在建州左卫的地位。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在对于尼堪外兰的处置过程中却有所“偏心”,不仅没有替努尔哈赤报“杀父祖之仇”,反而将尼堪外兰的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使其在建州女真当中迅速崛起,成为了明朝统治者在建州女真当中的设置的“走狗型人物”,任明朝统治者所使唤。如此一来,便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努尔哈赤报仇的决心。
尼堪外兰作为明朝统治者设置于建州女真的“己方势力”,企图利用尼堪外兰的崛起达到制衡建州女真各部的目的。然而,若干年后,当尼堪外兰为躲避努尔哈赤的追杀逃入了明朝境内,明朝当局统治者为何却任凭努尔哈赤将其击杀呢?这一举动岂不是与当时明朝统治者利用尼堪外兰制衡女真人的做法互相矛盾吗?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尼堪外兰在努尔哈赤势力崛起之前乃是明朝统治者在建州女真内部培养起来的势力,其终极目的便是使女真内部达到相互制衡的局面。然而,当努尔哈赤崛起后,明朝统治者发现他比尼堪外兰更为适合成为达到目的的人选,因此,尼堪外兰自努尔哈赤崛起开始,便被明朝统治者给无情的抛弃了,转而开始扶持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也恰恰是借助明朝政府的支持迅速地走向崛起,从消灭尼堪外兰到统一建州女真的一系列过程中做的得心应手。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还屡次向明朝政府视好,达到一种迷惑明朝统治者的假象。譬如:公元1588(万历十六)年,女真之中的“贼寇”克五十偷偷抄掠明朝政府设置于开源地区的柴河堡,使明军损失惨重。然而,此时正处于统一建州女真收尾阶段的努尔哈赤却担当起维护明朝边境安全的“重任”,主动将贼寇克五十擒拿归案,献给了明朝政府,并且还将克五十抢掠过去的物资财产一并归还给了明朝政府。据史料《明神宗实录》记载:
努尔哈赤在团结周边势力的战略上由“团结叶赫亲,以哈达为事”后改为“弃叶赫,婚哈达”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当明朝政府在支持哈达部的时候,努尔哈赤立马将眼光投向了哈达,从而间接的维护了明帝国在辽东的政策,促进与明朝统治者的关系。因此,从种种迹象中足以表明,当时的努尔哈赤在各方面都是极力配合明朝政府的。那么,努尔哈赤这一目的又是为何呢?其实很简单,努尔哈赤的这一系列做法其实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其在明朝统治者眼前所制造的假象更加深入骨髓,与此同时,也能更方便的借助明朝政府的势力达到统一建州女真的目的。
除了以上这一主要原因,明帝国其实还有其他的“难言之隐”。公元1582(万历十)年,一代名臣张居正不幸去世,与此同时,似乎也意味着这个历经张首辅“妙手回春”的大明帝国再次陷入了“病入膏肓”的处境。政治体系的腐败,演变成了天灾的频繁降临,再加上当时蒙古势力的不断入侵,致使这个正处于衰退之际的明帝国有点措手不及,以至于无暇顾及辽东地区努尔哈赤势力的崛起。
另一方面,在明朝统治者的眼里,也始终没有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能威胁到当时辽东地区的局势,且当局统治者一直被局限在当初制定的战略(扶持哈达部)上,而自从哈达部领袖王台死后,哈达部随即陷入了内乱之中,叶赫部首领则借机替代了哈达部成为了执掌海西女真大权的最终赢家。这一局势的变动,并没有被明朝统治者所重视,以至于没能及时调整在辽东地区的政策,仍然将“赌注”压在哈达部领袖王台的子孙身上用来牵制其他的女真势力,但此时此刻,这一政策已然不能实现了。与此同时,努尔哈赤表现出来的极其“忠顺”又完全的麻痹住了明朝统治者的双眼。当这一系列的因素相互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所造成的最终结果便是:明朝政府坐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最终反过来抗衡明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