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上)
来源:定西市广播电视台
1953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告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省计划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定西专区计划委员会编制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定西在编制计划纲要时,充分联系地区工业非常薄弱等的实际和特点,由于一无经验二无基数参考,大部分指标都是估计的。地委、专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及计划部门指示,要求各县不要受指标限制,在积极执行的前提下,对指标上存在的问题逐级向上反映,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积累经验。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计划委员会把地方工业和财政计划的各项任务直接下达到各县,由各专区督促完成。在地委、专署领导下,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努力奋斗,定西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实现。
“一五”时期,全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突出抓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四项技术改革,即:夏田改秋田,低产改高产;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先进农具,实行精耕细作;旱地改水地,发动群众大搞平田整地,兴修水利;开展群众性的积肥造肥运动。全区在推广大型畜力机的同时,推广各种新式农具2988部,推广小麦良种23万斤、药剂拌种842万斤、化肥66万斤、植物肥68万斤。通过以上措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播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38.66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43.43万吨,年增长1.96%;平均亩产由54.18公斤增加到57公斤,年增长0.85%。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21公斤增加到288公斤,其中1956年达387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耕地面积扩大到1957年的930万亩,达到历史最高值。粮食播种面积由713.7万亩增加到762.19万亩,净增48.49万亩。农村经济从无到有,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业发展相对较快,其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2.15亿元,增长33.54%,年平均增长4.94%。
与此同时,林业、畜牧业、水土保持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1956年,专区成立全区第一个国营农场——定西专区林业试验场(1973年定名为定西地区巉口林业试验场),在干旱少雨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营造试验林。同年4月建立渭源县会川林场。全区造林面积由1952年的0.69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22万亩,增长31.9倍,大牲畜年末存栏由35.5万头(匹)增加到41.01万头(匹),增长15.52%;猪存栏由53.96万只增加到58.83万只,增长10.19%。开展水土保持,改变干旱面貌也取得一定成绩,其中通渭县义岗区窎嘴村各互助组在安守乾带领下,开水渠,修梯田、鱼鳞坑,在荒秃的窎嘴山上植树造林,到1954年就已植树200多亩12万余株。1956年,在定西县安家坡成立专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农林牧试验场(1973年更名为定西地区水土保持试验站)。1957年12月31日,苏联专家团林业组考察了通渭县窎嘴山。同期,苏联专家团农业组在安家坡和定西县鲁家沟区曳碾沟考察了水土保持工作。1957年,陇西县云田乡张家岔村获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颁发的“做好水土保持,改变干旱面貌”的奖旗。
在兴修水利工程方面,1953年6月,国家投资14亿元(旧币),在定西县修筑了定西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内官营防洪渠道。1953年10月起,渭源县清丰渠、民丰渠、永丰渠、和平渠,陇西县建成陇丰渠、陇渭渠,通渭县西关、城南、城北、石关、锦鸡、华亭、四联、刘家窑坡8条渠道等相继建成通水,定西县引张家湾泉水入城等工程竣工。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3.09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25.44万亩,净增12.35万亩,保灌面积由11.66万亩增加到17.75万亩。
定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下)
“一五”建设,一举改变了定西工业经济几乎空白的局面。1955年1月起,先后建成通渭县毛织社(后改名通渭县毛纺厂)、通渭县印刷厂、岷县包装印刷厂、临洮县地毯厂、定西专区榨油厂,定西县、通渭县、临洮县面粉厂,漳县、岷县食品厂等。1952年建成定西起重机厂,先后建成定西县八一建材厂,岷县、渭源县、漳县、临洮县砖瓦厂,通渭县建筑材料合作社,并改造、扩建了定西县砖瓦厂。1956年,临洮县海甸峡煤矿建成投产,当年产煤6800多吨。随着陇海铁路天兰段正式通车,1955年11月,定西火车站建成投运1台30千瓦锅驼发电机;1956年1月,陇西县建成热电厂,最大发电机容量5千瓦;同月,临洮县建成小西门水电站,漳县建成装机容量1.84千瓦的汪家庄小水电站;1957年6月,岷县水电厂124千瓦水轮发电机投运。1956年9月10日,国家食品工业部正式决定筹建陇西酒精厂,并下达国营陇西酒精厂设计计划书,生产规模为年产工业酒精8000吨。按照全区“一五”计划任务,至1957年,各县均建立起集体经济的小型农具制造和修理业的“八大社”:铁器社、木器社、五金社、被服社、鞋业社、皮革社、砖瓦社、修配社。
“一五’期间,定西交通运输、邮电业起步发展。定西区境内原有西兰、华双、甘川、兰宁四条总长554.5公里的过境省际公路,境内大部分地方交通十分闭塞。1952年5月1日陇海铁路通车定西,同年天兰段正式通车。1953年下半年起,定西公路建设开始发展。同年9月至11月,定西、临洮两县抽调干部和1372名民工修筑完成定临大车道。1955年10月,漳县殪虎桥至陇西县城全长46公里的漳陇公路通车;12月25日,沟通陇南、甘南经济发展的全长120公里的陇(西)岷(县)公路通车;1956年到1957年修通了通渭马营至陇西东铺85公里公路。1956年全区县乡公路达到1213千米。至1957年底,全区共新建5条区内重要公路。“一五”时期尚未形成国营运输业,但1956年开始,定西、临洮等县一些企业相继购买了载货汽车,机关、企事业车辆迅速增加;还加强了对民间运输的管理和改造,参加民间运输的胶轮大车、木轮大车、人力车、驼畜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区公路货运量的80%,缓解了“一五”时期运输紧张的局面。
定西邮电通讯业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业务凋零,“一五”期间,定西对私商经办的邮政代办所、柜进行了治理整顿,发展自办邮电机构40多处。1954年,定西县邮电局改设为定西中心邮电局(随后改为定西专署邮电督察处),并负责所辖区域各县邮电局的业务管理工作。同年,通渭县设立邮电局。全区开始建设电话通信系统,1954年至1957年底,全区建成市话线路50.8杆公里,装机容量达到1100门,建成农话线路5229杆公里,装设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800门,基本上实现了区区、乡乡通电话。
“一五”期间,定西气象测报事业开始全面发展。原有临洮县、岷县和华家岭气象站,都更新和增添了观测仪器。1956年10月、11月,通渭县、渭源县相继建立气象站。后于1957年、1958年,定西县、陇西县先后建立气象站(漳县于1967年1月建立气象服务站)。
“一五”期间,定西流通领域日趋活跃。1953年6月,定西专署在新市区举办物资交流大会,4天成交额4.23亿元。全区国营商业机构,到1957年发展到29个,供销合作社发展到390个。整个流通系统从业人员达到498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316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5767万元,增长了2.5倍,年平均增长16.42%。全区流通领域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体、集体商业为辅助,并允许个体商贩存在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57年,全区供销社商业网点发展到398个,从业人员2327人,分别比1952年增长1.13倍和3.49倍。经过“一•五”建设,全区商业领域流通不畅、市场凋敝的面貌彻底改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的提高,商业市场日益活跃,逐步繁荣,对保障物质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7年1月31日,全省自行车锦标赛在定西县城举行。10月27日,全省乒乓球赛在陇西县城举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给定西专区带来十分显著的变化。1957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社会总产值增长60.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5.7%,国民收入增长30.3%,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8.4%,粮食总产量增长59.2%,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1.7倍,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标签: 第一个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