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专区]金丰:为什么应将第三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点(转载)

爱百科 90 0

作者 金 丰

   在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美国需求无法再承担起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 中国的第二产业需要应对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局面, 此时中国的经济要率先摆脱危机,就应将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加强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将第三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政策重点的原因如下。

   1、在目前的局面下,第二产业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守势,因此不能依赖第二产业对经济产生大的拉动作用 。

   中国的第二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现在的第二产业面临产业升级的阶段。 第二产业前期的发展主要是以投资和产能扩张为特征的以生产端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在产能,技术储备,资金储备,客户资源等积累到当前的水平,需求下降的局面就必然导致对过剩的产能和落后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淘汰和重整。在市场的压力下,第二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将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洗牌,将原有的由注重生产端的发展模式向注重销售端和消费端的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完成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由生产端的投资带动模式向市场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最终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第二产业所经历的这种转变将不可避免的造成裁员和企业破产倒闭,产能的重组也不可避免的要消减工作岗位,这是一个瘦身强体的过程,是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过程。为了要确保社会就业,就通过行政力量限制企业裁员,并采用拉动消费的政策,延缓或阻止企业进行自我调整是非常有害的。对经济的这种主观干预会伤害到企业,其最终结果可能由于伤害了企业反而造成更严重的危机。推行过严的劳动法所造成的影响还没有消除,现在又以行政的方式来干预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这种干预本身可能比金融海啸造成的冲击更大。这就好比一个生了病的人要休息,要调整,要减轻负担,但现在却要他承担原有的负担,为了保就业必须强撑下去,其结果会加重对企业的伤害,最终不但实现不了保就业的目的,而且连企业都可能失去。因此不能将拉动经济的力量和责任压在第二产业的头上,第二产业的振兴是要进行自我重组和修复,要进行技术的升级和经营模式的转变,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因此第二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处于守势,不能依赖第二产业对经济产生大的拉动作用 。

   2、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 。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加工业来领导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注重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生产品质和内部管理经营的生产端导向的发展模式。这是由中国经济进行市场化的初级过程决定的。现在中国的第二产业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市场化目标 ,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转变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提供保障 。 第二产业要将发展模式转向市场的销售和消费端,就需要更多的商业服务来连接起市场消费者和生产商,这就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业,比如设计,宣传,促销,运输等等。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正是顺应第二产业发展的这种要求,在第二产业进行自我调整的时期,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可以为将来第二产业的又一次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

   3、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经济发展了,社会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就必然产生更多的社会需求 。除了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外,还包括很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这些需求都需要第三产业来提供。第三产业门类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目前中国沿海省市所具备的消费能力已经具备了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重点的条件。适时的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重点既是必须的也是早晚的事 。

   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重心,可以摆脱目前对出口和加工业的严重依赖,加强内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降低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扩大内需的增长,转变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靠拉动消费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法没有经济学的原理基础,要提高内需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只有通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 。 只有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了,行业发展了,从数据上显示出的内需比例才会提高。市场经济是由分散的具有不同目的和条件的单位构成的,主观性在这种环境中是很危险的,没有反对的批评意见就更加危险。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出台的,又为什么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对此真的应该好好反思 。

   结束了上一个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站在又一个三十年发展的起点上,新征途的发展方向与上一次完全相同,就是要推动第三产业在城市的发展和第一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将原本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力量和政策向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倾斜,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4、将第三产业作为当前的发展重点 ,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深入发展的要求 。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度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两个方面。由于以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上,因此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也主要集中于供应端 ,长期忽视了消费端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在制度体制方面,市场缺乏完善的产品安全保障制度和赔偿制度,对销售端的法定品质检验和市场的监督检验和检查都不足,才会产生诸如三鹿奶粉和有毒蔬菜等诸多发生在生产端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杜绝此类事件,就要加强消费端的制度体制建设,强化产品安全,加强销售责任的追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将政策的重心转移到消费端,从而带动市场的制度体制建设也由生产端转向销售和消费端。

   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中的市场建设要求将各个地方市场连接在一起,消除保护主义,形成一体化的全国统一市场,使社会资源在全国性市场中自由配置 ,形成以全国市场为基础的社会分工合作体系,使经济单位具备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更高效的资源配置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心。将各个地区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是物流运输业 ,服务于地区性资源全国范围配置的是服务业 ,使各地区市场的社会分工进行高效合作的还是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第三产业就像经济活动中的软件,又是经济活动的桥梁和润滑剂,还是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直接动力。因此加强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市场的分工合作,都需要完善的高效的第三产业行业门类来提供支持,只有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与第二产业同等重要的高度上来,才能促进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5、发展第三产业是创造就业, 提高收入水平的最有效措施 。

   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性商品和消费性商品为主的产业,产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特点决定了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小,主要依赖人力来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就使第三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吸纳用工的主要行业。第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劳务性收入, 产品和服务由社会需求直接决定,范围广泛 ,内容繁多,投入少,门槛低 ,转型快,适合于不同技能的社会成员,最适合提高社会的普遍性收入 。

   中国人口众多,要实现社会的发展单靠第二产业根本不现实。更不能将宝压在第二产业上通过盲目的扩大产能来抢夺市场,希望挤出其它竞争者实现自身的发展 。中国不仅有大量的人口,而且人口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也不高,从农村转化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端的加工工作,对这些人生活来源的社会机会创造主要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 。

   中央的经济政策长期忽视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第二产业又难以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对第三产业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和政策扶持是创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最有效措施,而且产业的平衡发展同样要求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心,对于应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对冲第二产业收缩导致的用工下降,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社会收入,平衡经济体的互补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利用金融海啸冲击提供的机遇,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适时转变发展方向是有现实基础的政策选择。如果坚持要施行目前的拉动消费,限制裁员的主观性经济政策,其结果不仅可能丧失未来发展的机遇,而且还可能给行业和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 。没有第三产业提供的推动力, 第二产业难以顺利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变,第三产业这道门槛或早或晚,迟早都是要迈的 。

   来自凤凰财经独家评论

标签: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