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几几年发射

爱百科 178 0

  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组织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安排各项空间技术的预研课题。从1961年开始的三年间,中科院举办了12期星际航行座谈会。1965年,中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开始实施。1965年9月,中科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其卫星总体设计组开始拟定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

  同年10月至11月,中科院受国防科委的委托,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议(651会议),初步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在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的主持下,开展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卫星重量为173公斤。卫星在空间运行时的亮度为5~8等星,末级火箭的亮度为4~7等星。为了在地球上用肉眼能看见卫星,在末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可使末级火箭的亮度提高2~3等星。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组成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曲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外加姿态测量部分。

  该卫星外形为球形多面体,直径1米,其结构包括外壳、仪器舱和承力筒三部分,外壳为蒙皮骨架式结构,它又分上半球壳、下半球壳和环形腰带三部分。卫星采用一个发射机交替发送《东方红》乐曲和卫星各种遥测工程参数。卫星的星地跟踪系统,在卫星入轨后3小时,可以精确地预报未来24小时内的卫星轨道,地面观测跟踪系统可提前预报出卫星飞经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大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来去方向,使中国和世界各国都能在预定的时间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

  根据卫星的外形,各种天线采取了盲区很小的结构形式,基本上能全向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该卫星设有姿态控制系统,在空间运行时采取自旋稳定方式,卫星与第三级火箭分离前,自旋速度是180转/分,星箭分离、天线张开后,卫星自旋速度降为120转/分,这使它相对于地球的姿态时时刻刻在变化。

  卫星上装有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两种敏感器。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其轨道参数是: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 384公里,轨道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东方红一号上天后,星上能源系统和各种仪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各种仪器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东方红》乐曲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标签: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