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爱百科 76 0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辞海》(第七版)彩图本

为什么要跟着《辞海》第七版学党史?

《辞海》(第七版)彩图本中不仅全面系统地收录了党史相关的词目,而且首次以工具书词条形式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条目,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重要发展战略,如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系列条目,全面增收反映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条目。

《辞海》编纂工作始终将权威性、准确性放在首位。《辞海》(第七版)的内容由全国1000多位各学科顶级专家参与编纂,并经过权威部门严格审核,以确保每字每句的精准。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辞海》(第七版)“党史”学科词条编纂工作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众多专家对党史相关词条反复论证、层层把关,确保了权威性与高质量。

“跟着《辞海》学党史”系列专题将从事件、人物、地点等多个角度,汇总《辞海》第七版中的相关词条与图片,立体多元地展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党史。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党史大事记

土地革命战争

亦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1927—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的革命战争。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举行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随后,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军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其他起义武装也逐步转向农村,建立红军,开展游击战争。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等10余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部队。1930年底至1933年2月,在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领导下,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人民一起,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至第四次“围剿”。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取得了反“围攻”、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秋,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致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左”倾错误领导者又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使红军继续遭受损失。长江南北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先后退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继而又粉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主力打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部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配合主力红军长征。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并领导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2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12月9日,北平(今北京)爆发学生爱国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形成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土地革命战争10年中,红军共歼敌约104万人,严重动摇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瞿秋白、李维汉、毛泽东、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邓小平等22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瞿秋白分别作了报告。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党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在讨论中强调指出:“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选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8月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常委。会议对动员、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革命面临失败的形势下,继续坚持革命斗争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八七会议会址

南昌起义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昌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并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在江西省南昌起义。起义胜利后,部队于8月3日开始退出南昌,向广东进发,沿途多次打破国民党军的阻截,于9月下旬到达广东省潮州、汕头。10月初,起义军进攻汤坑(今丰顺)失利,接着大部被打散。余下部队,一部加入海陆丰地区的革命斗争;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等地,于1928年1月发动湘南起义,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南昌起义(绘画)

秋收起义

主要指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随后,湘鄂赣粤等省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规模和影响最大。9月初,毛泽东将湘赣边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共约5000人,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11日举行起义。起义受挫后,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于10月转战至井冈山,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绘画)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于苏联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会上瞿秋白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作政治报告和关于政治报告的结论。大会批判了党的领导机关的右倾和“左”倾错误,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以此确定了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十大纲领。大会认为当前的政治形势还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和普遍地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7月19日,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于过分强调工人成分,中央政治局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这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上正确的回答,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会的缺点是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估计和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对民主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仍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党的指导机关工人化。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共六大会址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由陈毅主持并传达了中共中央九月来信,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会议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了大会决议案,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书记。会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强调要加强红军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古田会议(绘画)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亦称“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1年11月7—20日在江西瑞金叶坪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代表610人。毛泽东代表中共苏区中央局作政治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劳动法》《土地法》及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选举了63人为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大会决定临时中央政府设在江西瑞金。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0年9月24—28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4人、中央审查委员2人,以及其他代表20人。全会在瞿秋白、周恩来主持下,批评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停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改组了中央领导机关。李立三在会上作了自我批判,随即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但会议仍然根据共产国际决议,错误估计形势,坚持城市中心论,准备武装暴动等,未能在思想上、理论上对“左”倾错误予以彻底纠正。

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转战两年,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行动。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主力被迫退出革命根据地,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此前,红六军团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于8月从湘赣革命根据地西征,10月到达贵州印江木黄地区同红三军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此后,该两军团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探路和先遣队作用。除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外,其他主要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红二十五军于11月16日退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9月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中央红军虽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却受到很大损失。这时,国民党军重兵正向湘西集中,中央红军如按原计划前往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12月,中共中央接受毛泽东改变进军方向的主张,率领中央红军转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黔北前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挥下,转战川黔滇地区,四渡赤水河,歼灭大量国民党军,随后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进军云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之后,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中旬,在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尔后北上,通过草地,于8月到达班佑、阿坝等地区。张国焘反对中央的北上战略方针,坚持退却逃跑错误,进行分裂活动,并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企图“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中共中央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严肃的斗争,坚持率部继续北上,攻占腊子口,突破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今陕西吴起县)。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1年,纵横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结束。之后,在甘泉地区同红十五军团会合。红四方面军等部南下后,经半年苦战,损失过半,难以立足,被迫于1936年4月退至西康甘孜(今属四川)地区。红二、红六军团转战湘黔滇三省,于1936年3月攻占贵州盘县。接着抢渡金沙江,翻越雪山,7月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分别到达甘肃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出现一个新局面。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红军翻越大雪山(绘画)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抵达贵州遵义时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秦邦宪),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何克全)以及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等人。会议首先由博古作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强调客观困难,不承认主观上军事指挥的错误;周恩来作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张闻天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接着毛泽东作长篇发言,分析批判了“左”倾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和战略战术;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先后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会议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在行军途中,中央先后决定由洛甫代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在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决定。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遵义会议会址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今子长)瓦窑堡举行的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等13人。张闻天主持会议,并作政治形势和策略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作军事战略问题报告,张浩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会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行动,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会议规定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会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批评了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确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时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瓦窑堡会议会场

西安事变

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东北军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为逼迫蒋介石抗日在西安发动的事变。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仍一面对日妥协,一面继续“剿共”。1936年12月4日,蒋亲赴西安,以调离、改编张学良、杨虎城领导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相威胁,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张、杨在多次当面劝谏无效后发动“兵谏”,于12日晨在陕西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并向全国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救亡主张。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中,何应钦等人极力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一派,为保全蒋介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在有利于抗日的条件下和平解决。17日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赴西安,对各方进行说服工作,并参与张、杨同蒋介石、宋子文、宋美龄的谈判。25日,蒋介石在被迫接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下被释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跟着《辞海》学党史: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左)、杨虎城

※上述词目释文、图片来自《辞海》(第七版)彩图本。

党的历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跟着《辞海》学党史”系列第三辑之《抗战烽火和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将继续带大家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这百年中的历史大事件,包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洛川会议、平型关战役、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资料:上海辞书出版社

编辑:张静宜

标签: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