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我国西部戈壁滩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可谓是面临着重重困难。内部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国家人民的艰苦意志和努力实践来克服,而外部的阻碍,就不得不提一提美国了。
美国对我国核武器发展的阻碍,最开始是源自对我国的不信任。对于西方阵营里的有核国家,美国并没有像阻挠我国一样费尽心机。因为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认为我国比苏联更危险(不知他从何处得出的结论),也更有威胁性和侵略性,所以他就使尽了招数来对中国进行“核阻挠”。
我国发展核武器实则是用于自卫,从而能让我国不再受其他国家的欺凌,是在追求民族独立自主。而美国认为我国一旦拥有了核武器,就会改变亚太地区的平衡,继而我国在亚非拉国家中的声望也会得到大幅提高。这已经不再是一种偏见,而是在恐慌中渗透出来的“霸权主义”。
美国自1955年来就一直跟踪评估我国的核武器进展,加之当时中苏关系逐渐下沉,美国预备携手苏联一同阻止我国发展核武器。但赫鲁晓夫的“操作”却让美国“失望”了。他不仅不接受中苏永久分裂的说法,反而直接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苏联当时大力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提出有关我国的核问题后,苏联并没有很感兴趣。就这样,美国想与苏联联手共同阻止我国核武器发展的第一个努力落空。
一招不行,又来一招。美国再提出第二个计划——鼓励印度发展核武器。美国认为,如果我国核试验爆炸成功,那么整个东南亚都会向我国靠拢,更强硬的外交政策会在我国诞生,或许更具有军事上的侵略性。所以美帝便提出让印度也发展核武器的损招,从而制衡我国在亚太的地位,但是这个招数最终被白宫内部的自己人否掉了,原因是“我们不能陷入一个看不到出路的丛林中”,实则就是不能让核扩散。
以上的计划虽没能付诸实践,但是美国真的已经“盯上”了我国。随后美军便提出了军事方面的干预方案,一种是间接干预,即在外交与舆论中给中国施压,另一种是直接的军事行动,这就更过分了,不仅包括实质性的军事侦察、海岸封锁、“扶蒋反攻”等行动,还包括小规模的袭击,由此来直接摧毁中国的核设施。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为了获取我国核武器的情报,美国下了很大成本,还派出了名为“科罗娜”的间谍卫星,对我国的核设施进行了一系列侦查。虽然他们对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很多信息都是误判,但是卫星的照片就摆在那里,美国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时间大致估算了出来。
美国还是想拉苏联“上船”,希望在军事行动上能有苏联的参与和协作,但是苏联依旧对此态度冷漠。美国虽然“热脸贴了冷屁股”,但并未放弃这一疯狂的军事想法,反而更加“锲而不舍”。1963年,几个月的评估过后,使用常规武器袭击我国武器研制工厂的计划被认为合理可行,美国相关人员更是建议用核武器来替代常规武器。
据此,美国制定了更为详细的计划,企图打击位于我国西部的核设。其中就包括:由美苏各出动一架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飞临我国罗布泊核基地的上空,各自投下一枚核弹,并引爆其中一枚。
但就在美国高层提出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这些人还保持了自以为是的冷静,并不主张军事打击我国核设施。然而美国军方在上世纪的整个60年代都一直存在着打击我国核武器的声音,尽管这种声音一直停留在了讨论的阶段,并没真的行动。
美国当初试探苏联时虽然遭到了拒绝,但是在禁试方面,苏联和美国却站在了一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7年,苏联向我国政府提出召开拥有核武器的五大国会议,研究相关问题。对此,我国坚决表明少数核国家无权把大多数国家撇在一边,擅作主张,并且建议召开世界的首脑会议,达成第一步协议——不使用核武器。
标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