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

爱百科 195 0

大明洪武元年,应天府(南京)紫禁城奉天殿。

早朝例会上,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察觉到,明太祖朱元璋精神萎靡,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听汇报的时候,心不在焉,一直在打瞌睡。

这让时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刘伯温非常担心。

虽然太祖皇帝正值壮年,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事繁忙,陛下日理万机,白天工作这么辛苦,如果晚上在后宫又过度操劳,休息不好,影响了身体健康,那可是一件大事。

这种事当然不好在会上讲,散会后,刘伯温找到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委婉地问:“昨晚陛下几点睡的?怎么困倦成那个样子?”

工作人员说:“陛下昨晚几乎一夜未睡,天都快亮了,房间里的灯依然亮着。”

刘伯温很生气:“到底是哪位皇妃侍寝,如此不爱惜龙体?你们就不劝阻一下吗?”

工作人员说:“不是你想的那样刘大人,陛下是独自一个人,看书看到了天亮。”

刘伯温大吃一惊:“怎么可能?陛下就没正经上过几年学,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书了?看的什么书如此废寝忘食?”

工作人员说:“害,就是现在最流行的那个手抄本。”

刘伯温脱口而出:“《少女之心》?”

工作人员说:“不是不是,是《江湖豪客传》,社会上都快传疯了,您没看过吗?”

刘伯温这才恍然大悟,那是一本描写北宋年间宋江等人梁山聚义造反的小说,岂止看过,就连作者都认识,是自己同一届的老同学,名叫施耐庵。

1.

施耐庵,原名施彦端,江苏兴化人。据说,施耐庵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标准的青年才俊,人生前半程,脚踏实地,走得规规矩矩,顺风顺水。

但生活就是这样,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换个环境可能就一事无成,上学时候的学霸,参加工作以后未必能续写辉煌,特别是在官场上混,你会发现,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并不是最重要的。

施耐庵被分配在杭州钱塘县政府任办公室主任,每天各种迎来送往,各种材料总结,各种阿谀逢承,各种暗箱操作,各种黑暗腐败,各种潜规则......所有这一切,让施耐庵极度不适应,为官不满三年,便愤然辞职了。

辞职回家干啥?今后靠什么生活?

不必担心,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是人才从不为生计奔忙,施耐庵辞职后,很快就有私立学校下聘书邀请加盟,施耐庵挑选了一家工资待遇较高,五险一金齐全的私塾,担任客座教授,每周四节课,十分轻松,业余时间便伏案著书,搞文学创作。

当时,正是元朝末期,朝廷极度腐败,各级官员贪污受贿成风,对百姓横征暴敛,国家财政吃紧,经济急速下滑,致使贫富分化加剧,民不聊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继红巾军起义之后,张士诚、朱元璋等也纷纷揭竿而起,高举反元大旗,割据一方,元朝政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施耐庵才学渊博,思想激进,在课堂上不但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而且能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对当局极尽嘲讽,对义军颇多赞词,每次上课都深受学生欢迎。

但是,也有一些朝廷安插或被洗脑的学生,听完课就跑去向校方举报,说施老师上课时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施耐庵因此受到严重警告,被责令停课,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准备处理施耐庵。

施耐庵一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卷起铺盖投奔了张士诚的起义军,走的时候,还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进步学生,这其中,就有施老师最得意的弟子罗贯中。

2.

施耐庵投笔从戎后,被张士诚聘为军师。

起初几年,起义军攻城掠地,颇为顺利,但不久,形势急转直下,张士诚被元朝招安,封为太尉,后又自称吴王,成一方诸侯,并与朱元璋翻脸为敌。

施耐庵对此有不同意见,多次苦谏无果,便与罗贯中等人一起离开了张士诚,从此隐居山野,一面继续在私塾授课,一面潜心文学创作。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施耐庵开始以北宋年间山东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梁山聚义的故事为基础,动笔创作长篇小说《江湖豪客传》。

文学创作是很艰苦的一件事,特别是长篇历史小说,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气势宏大,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必须有深厚的文史功底,静下心来才行。

那段日子里,施耐庵两耳不闻窗外事,终日埋头创作,几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元朝统治已摇摇欲坠,朱元璋的大军所向披靡,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军阀,张士诚兵败自杀,元朝残部一路逃亡北上,朱元璋一统江南。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同年八月,明朝大军围攻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老婆孩子仓皇逃出关外,元朝灭亡,蒙古人在中原地区近百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天翻地覆,沧海桑田,全新的大明王朝在战火中诞生,而施耐庵的同窗好友刘伯温,如今已做了新政权的高官。

到底是老同学,富贵不忘故人,主动向朱元璋推荐,说施耐庵这个人特别有才,比我强十倍,就是历史上有过污点,在张士诚手下干过几天,您看要不要见一下?

朱元璋大度地一摆手:“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他愿意为我大明建设出一份力,我们举双手欢迎啊。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的原则是,既往不咎。”

3.

于是,刘伯温专程前往施耐庵隐居之地,诚意邀请他出山,进京共商国事。

没想到,施耐庵婉言拒绝了:“先谢谢你啊兄弟,要是早几年,我肯定高高兴兴就去了,可如今,我都这把年纪了,还瞎折腾个啥呀?”

刘伯温不以为然:“人家拜登78岁竞选总统,姜子牙80岁领兵打仗,佘太君100岁挂帅出征,您才多大啊,周岁才72 ,正是干事业的好年纪呀。”

施耐庵说:“害,也不光是年龄的事儿,实话说吧,我现在正在写一部小说,确实抽不开身啊。”

说完,便把《江湖豪客传》的手稿拿给刘伯温,刘伯温粗粗看了几页,便连声称赞,说:“人各有志,不便强求,既然施老师已决定投身文学事业,那就祝您创作顺利,作品大卖吧。”

《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

临别前,刘伯温再三表示:“大作完成之后,一定要让我先睹为快啊,出版发行方面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跟兄弟说一声,千万别客气,文化部咱有人,一句话的事儿。”

不久,《江湖豪客传》完稿,从“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开始,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洋洋洒洒共计七十回。

经学生罗贯中等人整理校对之后,书稿交付出版社排版印刷,样书一出来,施耐庵立刻派人给刘伯温送去一本,在书的扉页上,施耐庵亲笔题字:伯温兄弟雅正——施耐庵。

刘伯温收到样书,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居然一口气读完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晁盖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一个个梁山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刘伯温读罢,忍不住拍案叫好。

可等冷静下来一琢磨,这书好是好,只怕出版不了。

为啥?全书通篇在讲官逼民反,为农民起义唱赞歌,这种题材你在朱元璋打天下时期可能算正能量,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人家已经坐了天下,你还为造反起义者树碑立传,就不太合适了,这种书,十有八九是通不过审查的。

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江湖豪客传》被有关部门列为禁书。

但人就是这样,逆反心理,不封禁还好,你越封禁大家越想看,《江湖豪客传》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凡识字的,几乎人手一册,越传越广,最后竟然传到了当朝天子朱元璋的手上。

4.

那天,朱元璋花了一整夜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觉得确实好看,引人入胜,艺术上没得说,但政治上有问题,是一株“大毒草”,写的虽然是宋代的事儿,却有影射朝廷,煽动百姓造反之嫌,必须给予查封。

得知作者就是刘伯温举荐过的施耐庵后,更生气了,老子派人主动上门邀请你来作官,你居然拒绝我,分明是看不起我!提笔在书上做出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下令将作者押入大牢,听候处置。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罗贯中等人听说老师被抓走,赶紧去找刘伯温,刘伯温叹了口气说:“这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命令,我也没办法啊。”

罗贯中说:“民间一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都传言您足智多谋,重情重义,请一定想想办法,救救施老师。”

刘伯温手捻胡须,沉吟半晌,拿起桌上那本《江湖豪客传》,对罗贯中说:“祸端因书而起,要想救人,还得在书上想办法。”

罗贯中疑惑不解,刘伯温说:“附耳过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罗贯中恍然大悟,拜谢而去。

是的,你猜的没错,罗贯中决定续写《江湖豪客传》。

罗贯中不但是施耐庵门下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当时著名的青年作家,他创作的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和剧本《宋太祖龙虎风云会》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特别是新进完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受读者欢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老师的《江湖豪客传》。

因为救人心切,加上年轻体壮,精力旺盛,文字功底深厚,罗贯中闭门谢客,夜以继日,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续写和修订工作。

在续写的后五十回里,罗贯中紧紧围绕宋江招安设置情节,最后的结局就是我们现行版本中描述的,宋江一心寻求招安,梁山好汉洗心革面,归顺朝廷,奉旨征讨同为起义军的方腊,为国尽忠,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新版删除了原著中过激和敏感的部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重点强调忠孝仁义思想,并将《江湖豪客传》改名为《忠义水浒传》,如此一来,主题明确,立意深远,政治高度瞬间凸显,思想境界陡然升华。

刘伯温拿着新版《水浒传》给朱元璋,说:“您之前看的只是上部,下部最近才发现,您再看看,我觉得作者本质上还是好的,还是忠君爱国的。”

朱元璋又熬了一个通宵,读完了后半部分,第二天带着黑眼圈说:“嗯,这样故事看起来才完整嘛。”当场下旨,将施耐庵无罪释放。

经过这一年的折腾,年逾古稀的施耐庵身体每况愈下,出狱仅仅一年后,也就是公元1370年,施耐庵病逝于江苏兴化,享年74岁。

在今天的施耐庵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幅楹联:

韬光养晦,一代英才居胜境

激浊扬清,千秋峻笔著奇书

5.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明代四大奇书、六大才子书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毋庸置疑,放在历史大背景下,不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该书都无愧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所享有的崇高地位。

但是,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该书问题颇多。

首先,由于罗贯中续写《水浒传》,时而宣扬造反有理,时而歌颂忠君爱国,

造成整部书的主题思想严重割裂,含糊不清,充满矛盾,特别是后五十回,清代金圣叹认为,纯属狗尾续貂;

其次,全书过分宣扬暴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人性可言,梁山方面的许多行径都与人类正确价值观相违背,简单说就是,所谓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没几个好人。(详见《不论多么崇高的目的,也不能成为滥杀无辜的理由》)

所以,在明清两代,该书大部分时间被列为禁书,长期在地下流传,即便是公开刊行,也是做了大量的删改和修订,各种版本五花八门,其中,最著名的版本就是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将罗贯中续写的部分全部删去了。

除此之外,关于《水浒传》最神奇最具争议的部分,是关于作者的:《水浒传》到底是谁写的?

如果是语文考试文学常识填空,《水浒传》作者你写施耐庵就对了,但在学术界,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是如本文所讲的那样,是两人合著,施耐庵写了前半部分,罗贯中续写了后半部分,这是最常见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作者只有施耐庵一人,所谓罗贯中为救人续写,都是后人编出来的故事,作为学生,罗贯中只是帮忙做了些整理校对修订之类的工作;

第三种说法就比较传奇了,说《水浒传》其实是罗贯中所著,跟施耐庵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请注意(敲黑板),历史上,施耐庵这个人可能并不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关于施耐庵,正史中并无记载,他的故事大多见于各种野史和民间传说,而且许多地方相互矛盾,疑点重重,高度怀疑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有人说,施耐庵其实就是罗贯中的笔名,因为《水浒传》是禁书,所以当时不敢署真名,就像《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少女之心》的作者不详一样。

真相究竟如何,只有天知道。

当然,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并不重要,觉得鸡蛋好吃你就多吃点,何必一定要找到鸡妈妈呢。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孙继胜。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标签: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