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作者明朝状元焦竑 ,成书时间为万历十七年

爱百科 174 0

水浒传第一作者明朝状元焦竑 ,成书时间为万历十七年

《水浒传》故事从宋仁宗嘉祐三年三月开始,京师疫病流行,无良药可医,死亡许多军民。历史上的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真如水浒传所写瘟疫横行。其实历史上嘉佑三年根本没有瘟疫的记载,国泰民安。也就是说嘉佑三年的大瘟疫,是《水浒传》的作者将经历的大瘟疫,移花接木,挪到了宋代,作为《水浒传》故事的楔子。

话说仁宗皇帝听从宰相赵哲和参事文彦博的建议,差遣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嗣汉天师张真人迅速进京,施展法术以消灾保民。在龙虎山上,洪信出于好奇,凭借手中的权势强开“伏魔殿”,放走了108位魔君。

水浒传第一作者明朝状元焦竑 ,成书时间为万历十七年

洪信在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放走魔君,到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造反,相差61年。如果魔君立马投胎,到能够造反,已经五六十岁了,这样与水浒中人物设计在二三十岁相矛盾,所以作者插进两个人物宰相赵哲和参政文彦博,历史上没有宰相赵哲,倒是有宰相文彦博,那么赵哲是谁,其实赵哲就是宋哲宗,大宋的皇帝姓赵,所以叫赵哲,宋哲宗是皇帝,文彦博是宰相,两人搭班子,所以称文彦博为参政,这样时间后移到宋哲宗时期。魔君在宋哲宗时期被放出,投胎后上梁山造反也差不多二三十岁,作者这样安排既兼顾了嘉佑三年,又解决了魔君造反的年龄问题。

最早把宋江造反写进小说的是《大宋宣和遗事》,只有近3千字,占有较小的篇幅,可以说是稍带着说的了一下而已,说明当时有宋江起义这个故事而已。《水浒传》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大的故事框架一致,起因于花石纲,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都头私放宋江逃脱,九天玄女娘娘授宋江三卷天书,三十六人梁山聚义,呼延灼率领官军征剿梁山泊,失败后归顺梁山队伍,接受招安,为朝廷服务,宋江等人打方腊,一些人立功受勋。所以最初的《水浒传》只有七十回,故事开始于宋江,作者用七十回把三千字的故事生动的描写出来。《大宋宣和遗事》是南宋作品,《水浒传》创作推到南宋。

嗣汉天师是忽必烈给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赐号,意为龙虎山自东汉末年世代承嗣,道脉悠长。自此之后,嗣汉天师府就成了龙虎山天师府的官名。《元史》卷二十五:壬午,授嗣汉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水浒的作者也是直接把这个元代之后约定俗成的用法放到了宋朝。嗣汉天师的出现,又把水浒传写作年代推到元朝。

现代研究表明,《水浒传》写于明朝,很多建制为明朝所有,如东昌府始建制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兖州府始建制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潞安府始建制于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禹州始建制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通过明朝建制来看,水浒传写作年代推到了明朝万历年间。

《水浒传》是否写于明朝,需要解决“嘉佑三年”这个关键时间。作者既然知道嘉祐三年这个时间安排不妥,强行安插宋哲宗时期而不直接写绍圣三年,作者这样设置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朝有嘉佑年号,明朝有嘉靖年号,嘉祐和嘉靖仅一字之差,嘉祐是否为嘉靖?查阅历史,嘉靖二年和三年,北京没有瘟疫,但是陪都南京发生了大瘟疫。《明史.五行志.疾疫》记载嘉靖二年七月,南京大疫,军民死者甚众,这就与开篇的大瘟疫描写衔接上了。既然发生在嘉靖二年,就写嘉佑二年就是了,怎么改为嘉佑三年,问题出在嘉佑三年上龙虎山请嗣汉天师张真人的铺垫。嘉靖时期龙虎山确实出现了一位著名的道士邵元节 ,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嘉靖三年征入京,以“立教主静”之说得世宗嘉纳,嘉靖四年令拜雨雪,有验。嘉靖十五年,加号为“靖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又以其祷祀皇太子生有功。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嘉佑三年请张天师引出嘉靖三年征邵元节入京。这就是为什么保留嘉佑三年这个时间点开篇。现代很多学者也倾向于《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年间,但是意见不统一,证据还不充分。

成书于嘉靖年有争议,就看看万历年是否有可能。这个假设表面过于荒唐,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禹州建制在万历三年,那么《水浒传》写作年代的上限不能突破万历三年。再看《水浒传》流传情况,如果《水浒传》成书于嘉靖时期,郭勋刊刻发行,李卓吾不可能在万历十八年向焦竑索要新近出版的《水浒传》,因为李卓吾在嘉靖时期在北京做官,对于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水浒传》不可能成书于嘉靖年间,只能成书在万历年间。怎样确定《水浒传》成书时间,其实天都外臣的《序》明白地告诉为万历十七年孟冬,就是说天都外臣在万历十七年孟冬写完了《水浒传》,并为其写了一篇序文。天都外臣是谁,《野获编》曾说万历时新安所刻《水浒》善本就是翻刻郭勋本的。新安刻本前面有汪太函(道昆)万历十七年托名天都外臣所写的序。为什么汪太函为《水浒传》写《序》,因为汪太函与焦竑为师友关系,在万历十七年为焦竑的父亲作《明故武毅将军飞骑焦公墓志铭》,也就是当年汪太函看完了《水浒传》,并为其写了《序》 。四年之后,汪太函去世,这时《水浒传》还没有刊印,这篇《序》得以保留。如果汪太函不去世,这篇《序》不可能署名天都外臣,更不可能刊印。《水浒传》是一部叛逆的小说,大张旗鼓为一帮子杀人强盗鼓吹忠良,与当时的儒教思想格格不入,汪太函的处境可想而知。为什么说这时《水浒传》已经写成了,因为只有书写成了,才能写序,对作者的写作过程和书的内容做一个评价,如果书没有写成,序就没法写。

《水浒传》成书的时间为万历十七年,那么作者又是谁?书中告诉说:洪信要强行打开伏魔殿,道长很是焦虑不安,害怕放走魔王,但是又忌惮洪信的权势,被逼无奈打开大殿的大门,殿中却巧合般地刻有“遇洪而开”四个大字。表面上是洪如期而至并打开了盖子,放走魔王的意思。实际上洪信历史上没有此人,是个虚构人物。为什么是信,如期而至为信,如潮信。为什么是洪,因为洪打开了来了伏魔殿,水浒传就此开始,所以“洪”是《水浒传》的作者。嘉靖万历年间,于“洪”有关的南方文人,有能力写出《水浒传》的只能是焦竑,前有僧人之焦虑,后有洪(竑)信开门,不就是焦竑吗。

水浒传第一作者明朝状元焦竑 ,成书时间为万历十七年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关于迁到南京的事,焦竑在《与日照宗人书》中说道:“我祖武略公自国初以官游留南京,二百余年矣!德、靖间,饥疫相仍,一门凋谢,只余吾父骑都尉一人耳。”焦竑一家世袭军工,家庭条件应该不差,又在南宁生活了一二百年,人口应该不少,在嘉靖二年的瘟疫中,焦竑全家死的只剩焦竑的爹一人,可见这次瘟疫的厉害。虽然焦竑没有经历此次瘟疫,但是通过父亲的讲述,对这次瘟疫记忆深刻,才有了《水浒传》开篇讲瘟疫。嘉靖请了邵元节,也没能镇住瘟疫,所以焦竑借此讽刺皇帝和邵元节,具有很大的反动性。

焦竑在南京跟随督学御史耿定向学习,又向罗汝芳质疑请教。参加嘉靖四十三年乡试,落榜而归。耿定向挑选郡中十四知名人士到崇正书院读书,任命竑做他们的头。等到耿定向辞官返乡居住,竑又跟随他回到乡里。万历十七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皇长子侍读等职。这个时 候焦竑正在北京,为皇长子讲课,就有了天都外臣于万历十七年撰《序》。

万历十七年夏,僧无念受李贽之托进京会见焦竑,就李贽蓄发赴京寓居的可行性作出评估。无念回龙湖后,极言焦竑“身心俱不闲”,使李贽打消了进京的念头,只好“计且住此,与无念、凤里、近城数公朝夕龙湖之上。……我已主意在湖上,只欠五十金修理一小塔,冬尽即搬其中。”《复焦弱侯》。就在上述信中,李贽还不忘向焦竑索取新出版的《水浒传》,因“无念欲之”。这时候《水浒传》出版了吗?没有,这只是焦竑刚写完,李贽就迫不及待要看。为什么说《水浒传》没有出版,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有一本万历十七年之前的《水浒传》。有人考证郭勋出版的是第一次,这也是托名,郭勋为武定侯,他那有胆量出这样反动的书,还写上自己的名字,说明这个版本根本不是武定侯出版的,或者这个版本出版的更晚。僧无念夏天从湖北到北京,回来把《水浒传》和所写的《序》带给了李贽。

万历二十五主持顺天乡试,举子曹蕃等九人的文章多奸佞虚妄之语,竑因此被弹劾,被贬官为福宁州(今福建霞浦县)同知。岁末政绩考核,职务又降了一级,竑于是就不再出仕为官。

为什么焦竑有胆量和能力写《水浒传》,而不是其他人呢?这需要对焦竑进行分析,看其是否具备条件。

一、焦竑为状元,文笔能够驾驭《水浒传》。

二、焦竑是南方人,对北方不熟悉,所以每次写到北方的事情,不论地理位置,还是气候变化都写的不对,写到南方的事情倒是很准确。

三、《水浒传》反叛思想严重,思想激进,代表当时的思想潮流。当时最厉害的思想是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派,焦竑就是心学派的弟子,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与反传统色彩,被讥为“狂禅”有写作《水浒传》的思想基础。

四、焦竑与汪道涵、张凤翼、汤显祖、汪廷抐等戏曲学家关系密切。汪廷抐创作改编《狮吼记》杂居和传奇,受到焦竑的启发。焦竑万历十年评点《北西厢记》,开创戏曲评点的先声。焦竑的岳父朱鼎是有名气的戏曲家,著有传奇《玉镜台》,焦竑是否写作过戏曲没有证据,但是他对戏曲十分精通。

标签: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