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爱百科 104 0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唐朝是一个强盛而伟大、包容而开放的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它的疆域一度南至越南河静、北达俄罗斯安加拉河、西及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吉林通化,国土面积达124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中国国土面积整整大了280万平方公里;在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国家的总户数达到了900多万户,人口则高达8000万;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后人不可逾越的唐诗。此外,在书法、绘画方面也相继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等大家。正是众多方面的大发展使得大唐的声誉远扬海外,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与大唐有往来,周边的朝鲜、日本等很多国家都曾派留学生到长安学习,那时的唐朝就如同今天的美国一样绝对是世界的中心。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唐朝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不含武则天),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安史之乱前,主要是贞观、武周、开元三个大时代,这一时期社会虽有动荡,但社会经济整体处于上升阶段。这其中,玄宗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极速下滑,最终走向了灭亡。

隋朝末年隋炀帝政治改革过于仓促,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渊见隋朝大势已去,便已尊隋的名义起兵,并且凭借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和明智的决策,很快占领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yòu)为帝,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到了618年,李渊觉得这个傀儡皇帝实在碍事,就逼迫杨侑退位,篡隋建唐。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李渊建唐后,做了八年皇帝。这期间,李渊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建立健全了大唐各种政治、社会制度。初建的大唐在李渊的带领下,日趋平稳。然而在这大好的形势下,李世民却为了争储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同时控制了唐朝的军权,逼迫李渊让位。李渊万般无奈只能让位于李世民,自己退居二线当上了太上皇。幸运的是,以血刃兄弟、胁迫父亲登上皇位的李世民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人,大唐在他的带领下文治武功齐头并进,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登上了皇位,早期的李治勤勉、谨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沿袭太宗时期政策,将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的执政后期,因为偏头痛、眼花无法理政,朝廷大权渐渐由武则天代替打理,但未完全放权。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李治之后,中宗李显即位,不自量力的李显刚一登基就急于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企图从母亲手中收回大唐的权杖。结果,权没收回,却引发了武则天的大怒,直接将他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软禁在湖北均州(丹江口市)、房州(房县)。在李显被贬后,武则天很快立自己另一个儿子,也就是李显的弟弟李旦为帝,李旦即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并无实权,大权仍由武则天掌控。半年后,睿宗也被废掉,67岁的武则天自己称帝,建立武周王朝,终于站在了权力的巅峰。武则天统治期间,对敌对势力及李唐宗室进行了大范围的打击,死伤无数;当然,武则天也任用了狄仁杰等贤臣良相,开创了“殿试”制度,国家政策、军事、文化、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有“贞观遗风”。

十四年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已经82岁高龄武则天终于放下了大唐的权杖,李显再次登上皇位。李显复位后不久,朝政大权就落入了皇后韦氏和他的女儿安乐公主手中。就是这两个李显至亲的人,最后竟然合谋用毒饼毒杀了李显,那一年是710年,李显55岁。

李显被毒杀后,韦后立李显16岁的儿子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短短二十多天后,睿宗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唐隆之变,除掉了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李重茂后来叛乱自尽),拥立睿宗李旦复位。睿宗复位后,无法权衡儿子李隆基与妹妹太平公主之间的权利争端。睿宗担忧哥哥李显惨死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索性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隆基,自称悠哉地当上了太上皇。不久,李隆基即位,火速铲除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姑侄权利之争就此结束。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李隆基即唐玄宗,也称唐明皇,在位四十四年(712年-756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执政生涯中,前后判若两人。即位前期,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拨乱反正,励精图治,使得唐朝社会各方面走上了正轨,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创了唐朝最为繁荣的“开元盛世”。后期,自我膨胀,沉迷女色,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国难,使得唐朝走向了下坡路。

安史之乱后不久(756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玄宗仓皇西逃。到达兴平马嵬坡时,玄宗被护送将士逼迫杀了杨国忠,缢死了杨贵妃。事件发生后,随行的太子李亨与玄宗分道扬镳,玄宗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则逃往银川灵武,并于同年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在位仅7年的肃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平叛,收复两京(西京、东京)、消灭叛军这些事情上;对于后宫和宦官的权力限制不力,先是皇后张氏与宦官李辅国勾结,把持了朝政。后来两人闹翻,李辅国要杀张皇后,张皇后就逃至肃宗的长生殿避难,大胆、放肆的李辅国当着肃宗的面拖走了张皇后,将其在殿外杀害。可怜的肃宗那时已病不能语,受到如此惊吓,当天就告别了人世。

随后,肃宗的长子李豫依其遗诏即位。李豫即唐代宗,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先派人暗杀了宦官李辅国,替父亲报仇的同时,还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宦官问题。紧接着,平定了安史之乱。但藩镇、吐蕃、回鹘之患始终存在,吐蕃还一度占领了长安。后期代宗为了求安定,大封节度使,为继任者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代宗死后,德宗李适即位,历经战乱的德宗,原本也想有一番作为。早期信任并重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专政,大有中兴的气象。然而泾原兵变叛军攻入长安,禁军和朝廷百官全都弃城而逃,保护和陪伴他的只有身边的宦官,这一事件的发生直接改变了德宗对宦官的态度。到了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宦官的统治下,国家政治更加黑暗、各种苛捐杂税蜂拥而出,导致阶级内容矛盾、民怨日深。

德宗之后的顺宗李诵只是一个过渡,在位仅七个月就被宦官俱文珍等人逼迫让位于宪宗李纯。宪宗李纯在位期间力图中兴大唐,改革弊政,并在削藩和政治改革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宪宗的执政生涯虽有成绩,但仍旧没有逃脱宦官的魔爪,最后惨遭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宪宗被杀后宦官梁守谦等人拥立穆宗李恒登基。穆宗在位4年,无心理政,专注吃喝玩乐,连死都是死在打马球的过程中。他死后,他16岁的儿子敬宗李湛(zhàn)即位,和他父亲一样李湛也爱玩乐,可惜两年不到就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

之后,文宗李昂被宦官王守澄等人拥立为帝。文宗在位期间,宦官、朋党、藩镇一直是他心中的痛。他节俭,勤于政务,也计划进行各方面改革。但怎奈一举消灭宦官的计划在实施时被识破,导致大量朝官被宦官屠杀,酿成了“甘露之变”。事后,文宗近乎于被软禁,一切的想法、计划都成了泡影,最终抑郁病死。

唐朝21位皇帝:雄才大略者少,宦官附庸者多

文宗郁闷病死后,他的弟弟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的运作下登基。李炎即武宗,武宗登基后召回了李党人物李德裕,开展了加强中央集权、灭佛扩展税源等一系列改革,使得大唐的元气有所恢复,史称这段时期为“会昌中兴”。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好光景没能持续多长时间,武宗就因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还好的是,他的继任者宣宗李忱(武宗的叔叔)更为出色,后人称之为“小太宗”之称。宣宗在位期间,对内为甘露之变中冤死的百官昭雪、整顿吏治、限制皇亲和宦官权力。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继而开创了“会昌中兴”之后又一段安定时期,史称“大中之治”。

宣宗病死后,懿宗李漼(cuǐ)被宦官迎立为帝。他在位14年,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宠信宦官、迎奉法门寺佛骨,全然不顾内忧外患,是个著名而无能的昏君,唐朝在他的统治下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而他之后的皇帝,也就是他儿子僖宗李俨(懿宗的第五子,12岁即位),在即位之初就爆发了“黄巢起义”,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游乐兴致,反而是更加的肆无忌惮。不过好景不长,长安很快被攻陷,僖宗步玄宗的后尘逃往成都。四年后,僖宗借助各地节度使、沙陀兵及起义军中朱温的叛唐,才艰难收复长安。

僖宗之后,他的弟弟李杰被宦官杨复恭拥立即位,李杰即唐昭宗。昭宗即位后没有什么实权,成了宦官和各地藩王的玩偶。昭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柷(zhù)被拥立为帝,李柷即唐哀帝,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他完完全全是朱温(朱全忠)的棋子,空有头衔。到了907年,哀帝无奈地“禅位”给朱温,大唐近300年的基业就此作古。

大唐就是这样一个朝代,早期贤主、明君励精图治,造就了一个发达、繁荣、开放的大唐,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很多令人惊叹、佩服的成就。后期则被宦官、节度使所左右,国权丧失,国家失控,腐败黑暗程度一步步加深,最终爆发黄巢起义,走向了灭亡。这是唐朝的一生,也是每个封建朝代的一生,虽然朝代长短有别,但是兴衰的历程却惊人的类似。

标签: 唐朝历代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