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后为什么没有形成三国或南北朝,而是更碎片化的五代十国

爱百科 101 0

晚唐五代,是中国中世时期的道统崩溃后,中国政治伦理在近世浴火重生前的转型阵痛期。

唐朝的强盛被传颂得比较多,但唐朝的社会变革,和顶层改革,却被脸谱化、传奇化的唐玄宗一朝给掩盖了。

所以,用以皇家血统为标准的朝代划分,是看不清289年的唐朝,前中后期截然不同的社会和政治气象的。

五代十国的形成,说起来原因和藩镇割据有关。但藩镇割据背后更本质的,是中晚唐的道统崩溃以及社会基础崩溃。砸碎中世道统的,一方面是作为道统解释群体的士族瓦解了,一方面是不认道统的职业军人利益集团以及代表他们的军头出现了。

唐末,地方上旧有的士族门阀,高门望族彻底衰败后,对道统观念的权威解释,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加上职业军人利益集团的形成,让军头横行,皇帝那就是个称号,"兵强马壮者为之"。

士族的瓦解,不仅有黄巢及各方军头大规模劫掠屠杀的直接因素,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因素。唐朝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逐渐普及,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民间读书学习的成本,起码相对于竹简时期和纸贵时期,要低的多。

比如,竹简时期,庶民想要学富五车,起码得有间大房子,先能放得下五车的竹简吧?那个时候,竹子,刀笔,毛笔,都不是便宜物件,甚至字符都还很复杂,平民学习和识字是真难。私人藏书成本和文具造价成本,都太高。所以那个时期,征辟制很合适宜。因为但凡在地方上能有点才名的,至少已经过了读书这一基础关了。

比如,纸贵时期,西晋生产力最发达的京师,洛阳城,士人们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于纸张生产一时供不应求...这种需求就影响了供给和价格,可见当时虽然上层用得起纸张,但这也是贵族专属。东晋时,纸张普及度已经高很多了,但王羲之给谢安送礼物,仍然是9万张纸。这个时期,士族门阀已经形成,它们之所以是士族大地主,因为垄断的不只是土地,还有“士”,即知识。

这个时期,即使提前出现科举制,意义也不大。因为知识被各个地方上的高门大姓所垄断,你就是搞考试选拔,最后可能金榜题名的,可能仍然是清一色的清河崔氏张氏,弘农杨氏等等,这种从汉朝一直持续到唐朝的士族家族。一千年了,全中国来来回回,起起落落,就这么几十个家族掌握着国家影响力。

所以,唐朝之所以能形成并发展科举制,根本原因是,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高成本垄断,推动了庶民学习成本的解放。这是一次传媒技术革命。唐朝大力推动科举制度,恰恰是为了顺应这种趋势,进一步制衡地方郡望。地方的士族大地主逐渐没落了,无法垄断知识,也就无法垄断对道统和政治伦理的解释权...

与政治生态剧变一起发生的,还有兵制的变化。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但军阀不同于门阀的,是他们都是粗人,更不认那些道统的玩意。比如朱温,结果无论是唐朝不太听话的藩镇,还是五代的所谓皇帝,都是军头政治。而之所以军头能称帝,恰恰是因为中世社会固有的道统观念,已然崩塌: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唐末五代十国,兄弟之间的皇位继承或夺取有:

唐末:李儇→李晔

后梁:朱友珪→朱友贞

南吴:杨渥→杨渭→杨溥

吴越: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

南汉:刘隐→刘岩;刘玢→刘晟

北汉:刘继恩→刘继元

闽国:王潮→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

荆南:高保融→高保勖

马楚: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

叔侄之间的皇位继承或夺取有:

唐:李瀍→李忱(叔)

后晋:石敬瑭→石重贵(侄)

后汉丶北汉:刘承癗→刘崇

后周:郭威→柴荣(侄)

闽国:王昶→王㬢(叔)

荆南:高保勖→高继冲(侄)

不算走马灯似的改朝换代,连这种非父死子继的不正常权力继承,都高达21次...

五代十国的54年间,中原相继出现5个朝代,中原之外出现10个国家政权。

5个朝代的13个皇帝,和10个割据政权的57个国君(皇帝或国王),一共70个君主...

平均每年1.3个君主。其中,单个政权中,后汉4年的时间出现了2.5个皇帝...

其实把创业期的北宋也算进去,到宋太宗时期,抛开半年多的小皇帝,后周、北宋,2朝4代皇帝,郭威、柴荣、赵匡胤、赵光义,3姓4家...

我们看宋朝开国历史,觉得开国皇帝在皇族血脉上居然是个单传,第二代皇帝就开始跑偏,挺奇怪的...实际放在五代十国的传统里,这真的不算啥。

五代十国的所有太子:南唐元宗李璟、南唐李弘冀、南唐后主李煜、前蜀王宗懿、前蜀王宗衍、后蜀后主孟昶

从公元901年,唐昭宗长子李裕被废太子,到公元995年,宋太宗的儿子赵恒被立为太子,期间96年,将近100年的时间,别看皇帝70多个,却满打满算才6个太子,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立过。

说白了,只有南京的南唐政权,和巴蜀政权,这两个在唐朝号称“扬一益二”的富裕地区的政权,还愿意立太子。这里因为富裕,所以士族力量还相对强大,道统思想相对浓厚,连皇帝都附庸风雅,文采斐然。

这两个地区更像是富庶的士族力量在组织政权,于碎片化的乱世里进行自保,抵抗当时遍地的军头和兵痞,所以权力继承仍然制度化,比较稳定一些。其他的五代八国,一概不立太子。为什么?立了没有用,龙椅屁股都坐不热就会垮。像柴荣把皇位传给了七岁的小儿子,才半年就让“军头”赵匡胤给夺了。

五代十国,不仅政权更替飞速,而且同一政权内,纵使是兄终弟及,也罕有正常继位。政变次数,恐怕比君主数量还多。而且,每次政变,都伴随着烧杀抢掠。别看顶着皇帝的名头,实际就是军阀政治下的现象。所以,五代和北宋初期,像赵光义这种作为皇帝弟弟,任开封府尹加亲王爵,一般就是实际中的储君地位。这就是因为弟弟要比儿子年长得多,把京师的中下层军头混熟了,才有可能压得住军人接班,家族的地位才能稳。

不是皇帝不想立太子,皇帝就是个军头,军头这玩意是靠拳头的没法继承。在早期,中唐不听话的河朔藩镇很多造反的藩镇节度使甚至是被士兵们赶鸭子上架,临时推出来的老大,最后又被士兵们给做了...就是因为他们当了军头,却听唐廷中央的话,而不是去满足这帮职业军人利益集团的需求...

五代那个时候,亲儿子年纪小是不顶用的,或者年纪大,但压不住中下层军官,继位反而风险很大。因此,五代时期,兄弟接班,养子成风,实际多数都是一人一代之政权,二代开始就稳不住了,折腾一番,三代就该完蛋了。

因为士族瓦解,职业军人利益集团横行,道统崩溃,皇帝这招牌不值钱了,所以军头索性就都叫皇帝了...可太子...你是我大哥,我认你当皇帝,你儿子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凭什么管我?不行,让小屁孩下来,大哥死了让二哥上去!用黑社会那套比拼拳头的大老粗的观念一代入,立马就什么都理顺了。所以,皇帝能让自己弟弟混上帮派老二的位置,家族就算是稳的了,不然,身死家灭,满门遭殃...

如果不是唐朝前期,祖上几位太过辉煌,功德彪炳,李家正朔深入人心,历史影响力太大,怕是唐廷在那军头越来越多的大趋势下,根本熬不到晚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杀功臣,千古贤君风范...那是也杀不了啊。自己就是大军头,代表职业军人利益集团。你就算是用冤假错案,对中层军头进行政治牵连打击,底下那批兵痞兵油子也不认这卯啊...政治手段只是在道统稳固的时期显得师出有名一些。所以,赵匡胤花大价钱,与这些中层军头共富贵,共天下,靠着自己作为活着的大哥,跟弟兄们说话还管点事,跟兄弟有一说一,解决了中层军头的威胁,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本来,赵光义接了赵匡胤的班,很可能是按照赵家兄弟间的金匮之盟约定的,才能上位。他接班后,二赵的小弟,赵廷美又接了开封府尹,实际上很可能按照金匮之盟密约,是三兄弟轮流当皇帝,然后再传回赵匡胤的儿子。可赵光义能甘心吗?他好得也干了20多年,就逐步通过政治斗争,把小弟赵廷美和赵匡胤的儿子,都给逼死了...最终如愿让自己儿子被立为太子,接了皇位。可北宋前几个皇帝接老爸班时,个个都胆战心惊。如果没有成功转型为疯狂打压军人和将领的士大夫治国模式,可能北宋父死子继正常接班也会是问题...

不过,赵光义尽管看起来窝窝囊囊,但他是实际上终结五代乱象的皇帝。包括坚持近运河为都,大批启用文人,明修典章,重塑道统文脉,抑制武将,实行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以科举选拔制度为依托的,广泛吸收庶族,重建新兴的士大夫阶层,甚至是恢复正常的父死子继制度...尽管,这里边很多都有副作用,一直影响着北宋的国运,但起码,他也给近世社会定了个方向,为长期的有限分裂和大一统进行了探索。

从魏晋南北朝的士族门阀,到隋的八柱国集团,唐的五姓七望...那个纸贵时期,是先存在全国各个地方具有巨大地区影响力的地方大族,在地方大族的认可下,才有了能够安抚地方大族并合作的帝国中央。但唐五代,是中世政治的社会基础瓦解的过程,并在五代彻底崩溃。旧的秩序结束,新的秩序还没看到影子,乱象自然严重。

唐朝处在高门大姓的瓦解期,所以一会儿整个《氏族志》,一会儿出个《姓氏录》,把一些高门大姓,变着法的往下降,进行民望打击。到宋朝,整出个《百家姓》后,后边朝代就再不动作了。原因很简单,没必要了。士族门阀时期,高门大姓,可以繁荣千年不倒。科举制下,权贵缙绅三五代就换一茬,隔几十年,姓氏实力排序就全变了,没必要再频繁调整了。

标签: 唐朝持续了多少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