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爱百科 95 0

  这个问题,表面看是需要解释为何隋唐两代对高句骊进行不懈攻击,有人很自然的分别从考古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高句骊的强大。

  然而,高句骊被持续攻击的背后,是高句骊有那个底气与凝聚力去进行抵抗。所以,该问题深层次一点的疑问是,高句骊为何能够强大?同属汉代拓张的两翼,河西四郡与东北四郡(汉四郡)的命运为如此迥异,高句骊得以绵延几百年而逐渐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而翻看史书,如 知友@枫冷慕诗

  所指出那样,以松嫩平原为中心的整个大东北,对于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中国历史上,但凡是有雄才伟略的君王,一定会拼死进攻这块地方。具体参看@枫冷慕诗的回答:

  将本题放到大历史背景下来看,其更深层次的疑问,就是以松嫩平原为中心的整个大东北,对于中国有着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中国这个概念,是基于中原而来。一般所谓的中原(最狭义),指的大致就是现在的河南范围。古代以此为核心的中国(中原),大致就是现领土长城以内的地方(差不多就是清朝的汉地十八省):

隋炀帝、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若从这个角度看,汉四郡(东北)的战略地位只是战略缓冲地,并非属于必争不可的要地。

  所以在那些对汉四郡产生必得之心的皇帝眼中,对中原(狭义)的理解并不是以上的样子的,而很可能是像下图:

隋炀帝、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因为对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来说,那一点点的海路,都已经可以无视,何况是对古代的中原皇帝。此外还有一点,航海对中原皇帝来说,太陌生。与其维持一只不知道有啥用的舰队,不如将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主体打下来。如此就有明明白白的陆地疆界,敌我态势也明明白白。

  所以,即使高句骊不曾崛起的漢晋(西晋)两朝,也主动的经营汉四郡。

  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古代的中原皇帝并没有像经营西域一样,花更多的精力去经营松嫩平原乃至更北的东北地区(仅为羁縻)。比如: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勿吉王国七部之一的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于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建立震国(后改称渤海国),初为唐朝的一个羁縻州,后改为唐朝的藩属国。

  因此,若要真正搞懂高句骊凭什么崛起乃至后来辽金相继,最后出一个满清。我们的眼光要比那些古代皇帝看的更远,将我们的中原中心从长安乃至洛阳、开封,放到泰山附近,然后以此为基点重新梳理周边区域的战略定位:

隋炀帝、唐太宗为什么拼了命都要打高句丽?

  从以上的非对称四角(或曰六角)划分,我们能清晰的梳理出东亚各个主要地理区域的关系。

  也能很清楚的知道,为何游牧势力能在古代对我们造成威胁,为何东北在后来能崛起,乃至日本的崛起,琉球岛链的威胁。

标签: 骊歌行是唐朝哪个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