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619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失败。代表作《咏鹅》(7岁作)《帝京篇》《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等。
卢照邻(635年~68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四杰”之一。曾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代表作《卢升之集》《幽忧子集》等。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16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二次被贬。27岁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杨炯(650年~693年),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进士及第,历任詹事司直、梓州司法参军、盈川县令等,代表作《从军行》《战城南》等。
宋之问 (656年~712年)字延清,名少连,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初唐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仙宗十友之一。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历武则天、中宗、睿宗,数次被贬,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被赐死。有《宋之问集》传世。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仙宗十友之一。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考中状元,历任国子四门博士、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代表作《咏柳》《回乡偶书》等。
张九龄 (678年~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代表作《曲江集》《感遇诗》等。
王之涣 (688年~742年)字季凌,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任冀州衡水主簿,同年辞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同年病逝。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孟浩然 (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仙宗十友之一。应试不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但其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代表作《孟浩然集》。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代表作《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李白 (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玄宗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仙宗十友之一,仕途不顺,有《李太白集》传世。
王维 (701年~761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仙宗十友之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安史之乱被俘受伪职,平息后,官终尚书右丞。边塞、山水诗、律诗,修养佛学,代表作《王右丞集》。
高适 (704年~765年)字达夫、仲武,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天宝八年(749年)被荐举,授封丘尉,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等,参与讨伐安史之乱,经肃宗、代宗,死后赠礼部尚书。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杜甫 (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玄宗、肃宗时期现实主义诗人,仕途不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岑参 (715年~770年)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张籍(766年~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人,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及第,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代表作《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韩愈 (768年~824年)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等。
刘禹锡(772年~842年),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死后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
白居易 (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唐宪宗时期806年及第,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柳宗元 (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德宗时期793年进士及第,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河东先生集》等。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诗作号为“元和体”。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一度官至宰相,后被贬往外地,晚年任武昌节度使等职。代表作《莺莺传》《菊花》等。
李贺 (790年~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仕途不顺,28岁病逝。所著名篇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另著《昌谷集》。
杜牧 (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 (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代表作《李义山诗集》。
标签: 唐朝英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