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爱百科 122 0

公元618年三月十日,宇文化及带领“骁果军”反叛,攻入扬州,勒死隋炀帝杨广,史称“江都之变”。此后,天下群雄蜂拥而起,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各自为王。后来,李密在洛阳被王世充打败,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所杀。真正有能力逐鹿中原的人,也就李渊(唐)、王世充(郑)、窦建德(夏)三方了。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武德三年(620年),李渊下诏,命秦王李世民率大军征讨王世充,李世民率领李勣、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尉迟恭等人一路高歌猛进,唐军锐不可当,连续攻克河南五十多个州县,直逼洛阳。王世充大惊失色,连忙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和王世充之间本来也有仇,不愿发兵。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但此时窦建德的谋士刘彬劝道:

“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势。今唐举兵临郑,郑亡,则夏不能独立矣。不如发兵救之,并二国之兵,乘唐师之老,天下可取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减)

不得不说,刘彬的这番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窦建德身为一时枭雄,焉能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窦建德发兵救援王世充,“虎牢关之战”就此爆发。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李世民听闻窦建德来援,一方面猛攻王世充,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内,另一方面组织兵力阻击窦建德,结果,李世民用3500名玄甲军挡住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如此以来,李世民同时困住王、窦两位枭雄。

在这场大战中,李世民的智谋、勇猛、耐力和果断等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最终逼王世充投降,窦建德被生擒。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此战之后,唐军统一了中国北方,天下群雄,再无力和唐军抗衡,秦王李世民也因此被册封为天策上将,秦王府也收揽了众多英才,为以后的玄武门之变打下基础。

其实,之所以有这么多文臣武将愿意归附李世民,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答应了这场战争,更因为李世民在战后扔了一个“大石头”。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原来,李世民打败王世充、攻入洛阳城后,一方面派兵维持城内秩序史载“先入洛阳,分守市肆,禁止侵掠,无敢犯者”。另一方面,李世民急令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收集王世充留下的地图、户籍、书信以及隋朝的制文诏书(洛阳原是隋都)。

据柳宗元《龙城录》记载:

太宗文皇帝平王世充,于图籍有交关语言、构怨连结文书数百事。太宗命杜如晦掌之。如晦复禀上当如何,太宗曰:“付诸曹吏行。”顷闻于外,有大臣将自尽者。

意思是,房玄龄杜如晦等搜查图书文籍时,找到了上百封密信,这些密信都是大臣们和王世充相互勾结的证据。李世民让杜如晦来处理这件事,杜如晦拿不定主意,便问李世民怎么处理。李世民回答:“交给相关的官吏来正常处理就行了(该查的查,该问罪的问罪)。”不一会,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就有大臣要自尽,来逃避接下来的处罚。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李世民听闻后,用一个大石头解决了这个问题。《龙城录》云:

上乃复取文书,背裹一物。疑石重,上亲裹百重,命中使沉滹沱河,更不复省。

意思是说,李世民听说有人要自杀,连忙收回了这些信件,并且找来一个大石头,命人把书信包裹起来和石头捆在一起。李世民怕捆得不牢固,又亲自用布条缠了很多层,然后下令将石头和书信一起沉入滹沱河中。如此一来,众人都放心了。

东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灭掉王朗之后,曾焚烧王朗和官员来往的信件,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李世民效仿刘秀,其实也是在收买人心。

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往河里扔了一个大石头,从此,人心尽归李世民

笔者认为,在虎牢关之战之前,天下未定,人心思动,所有人都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因此,脚踏两只船者大有人在。如今,李世民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北方尽归唐朝,李世民把书信销毁,可以让这些人毫无顾忌地效忠于唐朝,或者说,效忠于秦王府。李世民在关键时刻,往河里扔一块大石头,就达到了“名利双收”的目的,可谓高明。

标签: 灭掉唐朝的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