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与《出师表》---战略决策与执行的错误

爱百科 122 0

诸葛亮是成于《隆中对》而败于《出师表》的。

从《隆中对》说起,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也是刘备集团得以称雄立国的基础。历史证明了诸葛亮对汉朝末年将出现三分天下的战略预测和形势判断是准确的,赤壁之战后,曹操集团、刘备集团、孙权集团三足鼎立。这些暴力集团如何整合各自的资源,如何约纵连横逐鹿中原,成为历史研究的一大看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以说,刘备集团能在诸侯混战的东汉末年,从一个不断依附群雄的小团体一跃成为三分天下中集品牌和实力于一身的独立强权,《隆中对》起了关键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著名军事家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 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从这样的评点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 ,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这样的指责也许是站不住脚的,如果真要这样讲,刘备从开始就不要出来打天下了。

刘备其实刚成了气候就知道自己已经失了最好的机会,天下已经快瓜分完了,曹操挟持了天子,占据中原广大地区,消灭了袁绍刘表等几个大的势力集团。孙权占了江南大好河山,显然也不会轻易给人。刘备无法轻易的取得暴力优势才有求诸葛亮,如果已经有了足以抗衡其他两个军事集团的大片领土和无数人马,他会去三顾茅庐找一个落魄书生吗?诸葛亮真正执行了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刘备集团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正确的战略加上正确的执行路线,诸葛亮和刘备取得了最初的成功。

但是到《出师表》的时候,执行失误造成的巨大危机已经显现了。诸葛亮一再违背自己制定的两大基本原则,最后走向了失败。

   第一个大原则:“外结好孙权”。即蜀吴联盟对抗曹魏的策略,这样的战略并不能贯彻始终也无法贯彻始终。综观三国历史,孙刘曾经联合起来抵抗曹魏,孙曹也联合进攻过刘备。刘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联合。联合孙权的外交策略,只能适用于蜀国势力较弱的阶段,一旦蜀国势力强盛起来,强盛到足以大过孙权集团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孙权会为了刘备集团的崛起做垫脚石和替罪羊吗?显然不会。蜀吴联盟在这里就会崩溃或名存实亡。关羽兵败荆州走麦城,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蜀国刚刚强盛,构成了对孙权集团威胁,引起了他们的警惕,魏与吴联合起来遏制蜀国基本符合三方博弈的基本规律,两边不联合起来收拾刘备集团才是傻瓜。孔明实在不该在这里只有一孔之明。

   第二个原则:“天下有变”。天下有变主要指曹魏集团出现危机,当然孙权集团内部出现危机对蜀国也是好事情。但是由于曹操的才能,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不但没有混乱,魏国和吴国都没有发生诸葛亮期待的对蜀国有利的变乱。没有内部的变乱大家就只有打消耗战,蜀国打消耗战对孙权集团都没有胜算,更何况人口和实力远大于蜀国的曹魏?打消耗战的结果只能是蜀国越来越弱,曹魏越来越强,最后给别人灭了也不要有什么后悔。

   战略正确,执行却十分的错误,出兵落败就是唯一的结果了。那么诸葛亮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最佳战略只有坚持暴力均衡,等待时机,等待孙权集团或者曹魏集团的大规模的内乱,自己不内乱可以给他们制造内乱。哪个先乱先收拾哪个,最后统一全国。只可惜诸葛亮才智有限,既不会象王允那样对好色的曹丕施展美人计,也不会在对手内部制造足以毁灭整个集团的内耗,自然也没有本事发明SANS或者传播瘟疫。最后也就只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影响泪沾巾了。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