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爱百科 114 0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见“不奉法度”者,即严惩不贷。他曾上书汉元帝,表达其“不待时而断奸臣之守,悬于都市,编书其罪”的决心,并痛斥“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的小人之举。他的这种人品和气质,对诸葛氏家族影响很大。诸葛亮的父亲是诸葛珪,字君贡,在东汉末做过泰山郡丞。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诸葛亮生母章氏和父亲诸葛珪于中平六年(189年)和初平三年(192年)先后去世。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初平二年(195年),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诸葛玄是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后来东汉朝廷派朱皓替代诸葛玄,诸葛玄失掉官职。由于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是旧交,便去襄阳投奔刘表。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靠耕田种地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并常将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二人,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偏傍人听后,都不以为然,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与诸葛亮交情甚好,知其所言不虚。此外,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诸葛亮事迹

1.三顾茅庐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2.隆中对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3.五丈原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诸葛亮的一些政绩1.都江堰;《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2.佤族抗英;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3.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翻译诸葛亮的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中国历史十大忠臣—诸葛亮

评价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最早对历史人物诸葛亮作出评价的人应是生于蜀汉的晋人陈寿(公元235—279年),他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就说“亮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可见陈寿对出山前的诸葛亮的才能已予以充分的肯定。诸葛亮祖籍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东汉末年,他们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辗转至襄阳,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此时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年十四。在襄阳他博学广交、志向高远,以待时日。《表》中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可看作是他的过谦之辞。其实他“未有须臾忘天下事”,不然何来隆中对。后来正是由于好友徐庶向刘备力荐:“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才闹出了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千古绝唱——“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当时的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南联孙权,北拒曹操,三分天下的建议。刘备“如鱼得水”,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实这应该是待时的诸葛亮和求贤的刘备在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思想上一拍即合,从而拉开了这对最佳拍挡近二十年共事的序幕。正是这个“正统”的政治路线使诸葛亮的出山非同凡响,先声夺人,一开始就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公元208年)”。这样诸葛亮正式出任刘备的军师。紧接着“初出茅庐第一功,”震惊了曹军,降服了张飞、关羽,初步奠定了他刘备军师的地位。赤壁之战时说服孙权,战后借荆州。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七擒孟获(“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巩固后方,“尔来二十有一年”,等等这些,无一不让世人见识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对蜀汉的赤胆忠诚。尤其难得可贵的是他的勤政廉洁。

天下三分,蜀国建立,诸葛亮出任刘备的丞相。这时他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总之,他勤政为汉,公正廉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诸葛亮始终为刘禅皇室所信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另外,一生的廉洁也为诸葛亮获得了美名,有道是“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诸葛亮在他自上后主表时曾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临终“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物,不须器物。”死后果然如其所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廉洁从政的模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完人不完”“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谨慎,决定了他的先天不足。首先,《出师表》里透着诸葛亮作为臣子种种不谐的信息。对刘禅,诸葛亮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这在当时的封建制度来说是严重有损皇家威严的事。他对皇帝刘禅提出的三个建议,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严格要求。他的口气简直是在冷酷地调教一个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这种态度也是不符合当时的君臣大义的。诸葛亮大举北伐时,刘禅正值青春韶华之际,按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刘禅由一个“见习”皇帝变为“在职”皇帝。可诸葛亮却驻军汉中,醉心北伐,未能一心一意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有的只是安排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人才”到刘禅身边“尽职尽责”,架空了刘禅。这种“谨慎”和不放心,导致了刘禅治国经验的严重缺乏,也导致了后来蜀汉的灭亡。在选拔人才上,诸葛亮同样显得过于谨慎,他过分倚重荆州人士,慎用川人。他在《表》中推荐的郭攸之、费祎、陈震、张裔、蒋琬、向宠等“良实”中,居然只有久经考验的张裔是川人。难道是蜀地没有人才吗?不是的,是诸葛亮的“谨慎”决定了他对川人的慎用。巴蜀的才子们长期得不到提拔和使用,到了姜维统兵时就只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了。诸葛亮的谨慎造成蜀汉人才的严重匮乏。再如,第一次北伐时,曹魏毫无准备。在刘备死后,他们以为蜀中几年没了消息,已无力与之争天下。当时魏延提议自己领兵五千出武功,与诸葛亮在长安会合。“谨慎”的诸葛亮断然拒绝了这着险招,要不然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也就是这次北伐成功把握最大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能说诸葛亮没有责任吗?!后来的街亭之失,就因为诸葛亮派了一“老”一“少”的双保险,慎之又慎,到最后还是失了街亭,使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以后的北伐也只是尽人事了。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五十四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标签: 诸葛亮事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