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是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获得最终胜利的一方,总是会受到史家褒扬,而失败的一方,则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恶名。所谓的“成王败寇”,争的不只天下,也不只是生前的权势和地位,同样还有身后千秋万代的名声。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
两人生前在各自所属势力的权势地位,称得上是相差无几,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两人死后在历史上的名声地位却是天差地远,一个是流芳百世,被历朝历代褒扬景仰、立庙供奉;另一个虽然说不上遗臭万年,但也称得上是声名狼籍、无人问津。
一千多年以后诸葛亮的人气
按理说“成王败寇”也算是历史铁律,为什么作为人生赢家的司马懿,偏偏在历史上不论是名气还是地位都要比诸葛亮差太远呢?
甚至许多人还是从诸葛亮的故事中才知道有司马懿这么一个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统治阶层的宣传需要。
每一个历史人物,生前所做之事被写入到史书之中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设。诸葛亮之所以名声大,就在于诸葛亮的人设符合皇权统治的主旋律和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主流社会阶层,都会将诸葛亮作为忠臣、贤臣、良臣来宣传。
相反,司马懿的人设则不符合皇权统治的主旋律和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长期被主流舆论所贬低,所以司马懿的名声和历史地位自然就远远不如诸葛亮了。
文学作品也黑化司马懿
那么,两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两人的人设在《三国志》与《晋书》中就已经盖棺定论了。
我们虽然很难考证史书中所记载的人和事有多少真实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史书了解当时的主流社会阶层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和看法。
《三国志》虽然不是官修史书,但却是被历朝历代官方认可的史书,也就是意味着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对《三国志》中所表达出来的褒贬之意表示大体赞同,诸葛亮传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
因为在整个统治阶级的眼中,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诸葛亮的“忠诚”。更关键的是,诸葛亮不光自己“忠诚”,包括儿子诸葛乔、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也都为效忠蜀汉政权而死,这就导致诸葛亮不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保全了“忠臣”的人设。
就凭“忠臣”这个人设,诸葛亮在历代统治者眼中就值得褒扬,其中的“历代统治者”就包括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
及武帝践祚,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尝问其诸葛亮之治国。樊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汉晋春秋》
司马炎此举表面上是褒扬诸葛亮之“贤”,实际上主要是冲着诸葛亮的“忠”去的,这是在向天下人表示,他喜欢诸葛亮这样尽心竭力、忠心耿耿的臣子,希望所有人都效仿诸葛亮。
诸葛亮祖孙三代都与司马家为敌,可以说是司马家的死敌,但是司马炎却不光对诸葛亮赞誉有加,还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这也是为了统治阶层的自身利益不得不为之。
司马家的皇帝都这么推崇诸葛亮,其他朝代就更不用说了。
唐代,诸葛亮被改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加封诸葛亮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历代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诸葛亮也在其中;清代,雍正特旨以诸葛亮从祀孔庙。
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
相反,同样是托孤大臣,司马懿就不那么受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欢迎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忠”。
虽然司马懿并没有篡位,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有弑君的行为,孙子司马炎又夺了“曹魏”天下,所以不管司马懿生前有没有篡位之心,在历朝历代统治者心中,司马懿人设中“不忠”的标签就打下了。
历史上任何一位臣子,只要沾上了“不忠”的标签,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好名声了。史书中也不需要编造,只要如实的记录他做过的坏事,而把他做过的好事忽略掉,他的人设就自然崩塌。
文懿(公孙渊)攻南围突出,帝(司马懿)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晋书 宣帝纪》
这种战胜之后屠城、筑京观,在当时也许是有其迫不得已的理由,但是被史书记录下来,这就是个污点。毕竟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中国,这种行为已经是违背了儒家核心价值观“仁”。
相反,在《三国志》中,屠城这种事在诸葛亮身上就从未发生过,至少是在史书上未曾记录过,由此就可以看出统治阶层对待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态度了。
在史书中,蜀汉是君明臣贤的典范
除了辽东之战的屠城记录,司马懿在朝堂政治斗争中的手段也是非常歹毒的。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与曹爽同为托孤大臣,共同辅政近10年,在最后的几年中,两人矛盾激化,司马懿被曹爽排挤,装病一年半后,趁曹爽携皇帝外出祭拜高平陵时发动政变。
帝(司马懿)数其过失,事止免官。泰还以报(曹)爽劝之通奏。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谕爽,指洛水为誓,爽意信之。桓范等援引古今,谏说万端,终不能从。乃曰:“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范拊膺曰:“坐卿。灭吾族矣!”遂通帝奏。既而有司劾黄门张当,并发爽与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党与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诛之。—《晋书 宣帝纪》
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以“事止免官”骗政敌曹爽放弃权力,还“指洛水为誓”。但曹爽弃权后,司马懿又不守承诺,罗织其他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人一网打尽,诛灭三族。
这就有点狠毒了,毕竟当初曹爽得势的时候,也没有对司马家斩尽杀绝,甚至都没有下杀手。
与司马懿的“无信”“歹毒”相对应,诸葛亮手段就仁慈多了,蜀汉的政治犯,像李严、廖立这样有意与诸葛亮争锋的,不过是流放而已,至于彭羕、张裕这类涉嫌颠覆蜀汉政权的,也只罪及一身,从来不株连亲族。
史书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
对诸葛亮的施政,陈寿在《三国志》中给了很高的评价,而且这个评价是受到当时统治阶层的认可的。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 诸葛亮传》
而司马懿的名声则有些不堪了,虽然司马懿个人能力很突出,但史书记载中总有人借历史人物之口对司马懿的品行与行事风格表达鄙视之意。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晋书 载记第五 石勒》
《晋书》中石勒这段话出自于李世民主导的官修史书,李世民不光借石勒之口表达了对司马懿的鄙视,还亲自下场,为司马懿做史论。
史论中,李世民在表扬了一阵司马懿的能力水平之后,笔锋一转,说司马懿“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宣帝纪》
这些评价,说白了就是批评司马懿奸诈阴险,残忍好杀,是个腹黑小人,更不是忠臣,还说司马懿“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从李世民的评价来看,就可以知道统治阶层对司马懿的态度了,虽然不至于贬低到一无是处,但也是明摆着不提倡天下人向司马懿学习。否则所有人都跟司马懿祖孙有样学样,篡权夺位,你让皇帝们情何以堪。
除了战场和朝堂,司马懿的黑料在后妃传中还有体现,比如史书中还记下来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的两桩事迹,从侧面印证了司马懿的狠毒。
宣帝(司马懿)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张春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帝由是重之。其后柏夫人有宠,后罕得进见。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后惭恚不食,将自杀,诸子亦不食。帝惊而致谢,后乃止。帝退而谓人曰:“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晋书 后妃传》
这一段故事也是出自《晋书》,但真实性有点疑问,司马懿被曹操征召假装风痹那年,张春华虚岁也才13岁,最多也就刚嫁给司马懿,怎么就能亲手杀人灭口?总不能司马懿风痹数年卧床不起,这也太能装了。
至于司马懿嫌弃张春华,致其绝食的事,同样也是在毁司马懿人设的事。
史书中人伦关系也是黑料
在李世民主导的官修史书《晋书》中,先通过战争、政治斗争的描写,再辅以类似张春华之类的小故事侧面展现,然后再通过各种历史人物的点评,给司马懿打上“狠毒奸诈、不忠不信、薄情寡义”的标签。
在古代,史书是要弘扬“忠君”主旋律的,官修史书把司马懿黑化这样,关键就在于司马懿的人设不符合“忠君”的主旋律,也就注定了司马懿的名声不可能好。哪怕司马懿的子孙后代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都没办法为司马懿洗白。
不光皇帝公然贬低司马懿,统治阶层中的士大夫出于自身利益,既不能、也不会去推崇司马懿。
“不能”是因为如果你这么推崇一个乱臣贼子,你是想要篡位吗?
“不会”是因为士大夫同样属于统治阶层,地位越高越害怕手下人学司马懿,那就更不可能去推崇司马懿了。
所以在历朝历代,整个统治阶层都几乎众口一词的褒扬诸葛亮、贬低司马懿,就是因为《三国志》与《晋书》已经为两人的人设定下了基调。
看完陈寿《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你会觉得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忠诚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而在《晋书》之中,司马懿的一生虽然也很辉煌,但却是隐忍歹毒的一生、奸诈无信的一生、薄情寡义的一生……
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与司马懿生前身份地位相同,死后名声和历史地位却天差地远的主要原因。
标签: 司马懿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