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爱百科 115 0

在三国演 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片段是三国中很令人动容的片段。马谡请缨镇守街亭,无奈纸上谈兵,致使街亭失守,北伐失败。诸葛亮为了平息将士们心中怒火和军规,只能挥泪斩马谡!在明朝也有这样一个名人,死因与马谡有些相似,只不过他不是兵败,而是太成功了!他就是刘伯温!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的主要谋士,朱元璋称呼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后世人称刘伯温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的功绩。明朝前期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消除国内不稳定因素,处死了大量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在这一时期被杀,和其他人被处死不同,刘伯温被杀之后,朱元璋听了潸然泪下。刘伯温的死是源自朱元璋的默许,刘伯温的死是朱元璋对局势权衡之下的牺牲品,因此朱元璋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忍痛默许胡惟庸杀害刘伯温!而朱元璋听了之后也是黯然伤神,潸然泪下。究竟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诸葛亮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八年筹谋,助大明建立万世基业从至正二十年刘伯温被请至应天府,到至正二十七年,制定北伐策略。刘伯温前后参与制定军机大事八年。刘伯温所指定的策略全被实行!朱元璋在这八年时间里,迅速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明朝

诚意伯刘伯温,权掌御史台、耿直得罪淮西勋贵朱元璋建国之后,对各位功臣大行封赏。当时朱元璋分封了六公二十八候,但是这里面没有刘伯温。刘伯温只是被封为:诚意伯!以刘伯温的功绩来看,六公之中当有一个名额给刘伯温。可惜不是淮西人士,更是在刚刚辅助朱元璋时候所上: 时务十八策中指出淮西党人的诸多毛病,得罪淮西党人。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还未完成全国统一,还得诸多仰仗淮西党统一全国。因此刘伯温第一次被牺牲封为诚意伯。

朱元璋虽然在分封爵位上牺牲了刘伯温,在官职任命上却毫不犹豫的封刘伯温为:御史中丞!这是个什么样的官呢?当年司马懿辅助曹丕争夺皇位,曹丕登基后司马懿就是这个官!要是放到现在约相当于最高检察长兼中央政府秘书长。这个官职出能监察百官,入能参与军机大事制定!位置仅在丞相之下!虽然在丞相之下,丞相也在御史中丞的监察行列之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御史中丞

刘伯温为人正直、不徇私情,这样的性格让朱元璋很放心的把他御史中丞职位之上。也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很快彻底得罪了淮西党!建国之前,面临大敌,淮西勋贵专注力在杀敌报国之上。明朝建立之后,这些功勋之臣无所事事,而且大都目无王法。中书省官员李彬 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被治罪时间,让刘伯温与李善长走向决裂。也让刘伯温彻底走向淮西党对立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御史中丞

统一全国的战争与刘伯温之死洪武七年蓝玉等将领进军河北,进行消灭元朝余孽的最后战争。这时淮西党首领也从李善长转变为胡惟庸。与李善长忠心和功绩相比胡惟庸更像是一个政治的投机者。从开始奉李善长为恩公,逐渐走进中书省,迈进明朝决策层,到后来独断超纲,肆意处罚政敌,拉拢将领。胡惟庸逐渐组建成一个包含文武百官、地方中央在内势力庞大势力集团。当时唯一能够制约这个集团的就是监察百官御史台。于是淮西党的矛头指向前御史中丞刘伯温。而刘伯温也因为蓝玉等人出征前的请求,被免官在家休养。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 胡惟庸 带了御医去探望。胡惟庸利用这个机会,欺下瞒上的给刘伯温整了个慢性毒药。等了几天刘伯温进宫告知朱元璋,隐晦的说胡惟庸给自己拿了假药,要毒死自己。可是当时淮西党大军在外,胡惟庸任丞相理政,朱元璋为了不生变故,没有理睬刘伯温。四月中旬,刘伯温病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朱元璋忍痛默杀刘伯温,听死讯后潸然泪下

胡惟庸与刘伯温

朱元璋闻死讯,潸然泪下洪武八年朱元璋听闻刘伯温死讯,潸然泪下。据说刘伯温死后大臣无人敢吊唁,送别,十分凄惨。刘伯温的死在于朱元璋为了稳定朝局的选择性牺牲,同时也坚定了消灭了胡惟庸等淮西党人的决心。胡惟庸下毒杀害刘伯温之后,朝中再无政敌,也没有了制约之人。越发的骄横专政,肆无忌惮。洪武十二年, 占城国进贡事件被朱元璋发觉,胡惟庸、王广洋被朱元璋下狱。随后诸多大臣趁机上奏弹劾胡惟庸等谋反。之后数年内,受胡惟庸牵连死亡人数达三万余人。自此淮西党在中央势力基本灭亡。所以刘伯温的死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再加上刘伯温一生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朱元璋在听闻刘伯温的死讯后潸然泪下!

标签: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