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爱百科 111 0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公元746年,盛唐最盛时。

此时已经46岁的李白仍然在壮游齐鲁,既学道教,也修剑术。

小李白11岁的杜甫此时也在齐鲁。两人在山东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但分别的那一刻,估计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分别以后,李白继续壮游天下,杜甫则回到长安求仕,从此再无地理上的交集。

一块在山东的这段时间,两人携手走过了许多地方,也有唱和的诗歌流传。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看一首李白写给杜甫的“打油诗”。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一共只流传下来4首,这也是一直引起人们争论的一件事,甚至有人说李杜其实关系并不好,因为李白瞧不起杜甫。

下面这首诗,完全可以打破所有的谣言、证明李杜之间亲密的友谊。

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诗篇】

戏赠杜甫李白 〔唐代〕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字句】

我们从题目看起,“戏赠”这两个字就很值得玩味。李杜同时代的孟棨就将“戏赠”这两个字解读为李白讥笑杜甫,这未免太过偏颇了。

纵观唐代诗歌,许多诗人都有过以《戏赠》为题目的诗歌,对象往往是相熟的知己,内容则是亲切的玩笑话,如贾岛的《戏赠友人》,便是一首开朗轻快的小诗。以此来看,李白这里的“戏赠”也是与杜甫开玩笑的意思。

首句交代了地点与人物,两人在饭颗山上相逢;次句交代时间,恰巧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就挂在头顶上。遇到杜甫时,他头上还戴了顶斗笠。

后面两句,大概率是李白的自言自语。

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我问你啊,怎么上次分别之后变得这样消瘦了呢?简直都快比得上行吟江边的屈原了。

杜甫还没来得及答话,李白早已接上了话头:“怕是因为这一段时间里作诗太过辛苦了吧。”

整首诗的内容就是这样,不过后人关于它的揣测却很多,一派观点认为这首诗是李白看不上杜甫的铁证,诗中嘲笑杜甫作诗的拘束和迟缓,因此才显得辛苦。

这种说法乍一看还挺有道理,因为李白作诗总是给人很轻松的感觉,而杜甫的名篇多是安史之乱以后写作的格律诗,限制当然要严格一些。

杜甫自己也有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正是杜甫现实主义的一部分。

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但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大概忽略了一个事实。作诗这种活动在唐代,就像是我们现代写作文一样,是类型化、有一定格式和规范的。我们读李白的近体诗,同样合辙押韵,同样惨淡经营。

说李白在作诗辛苦上嘲笑杜甫,只能是后人的臆想。

其实,这首诗在我看来正是李杜之间友情的证明。这首诗虽然幽默诙谐类似打油诗,但李白能够如此放得开,恰好证明了两人的友谊,证明李白对杜甫这位后辈是持欣赏与关爱态度的。

李白46岁时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通篇大白话,最后14字幽默搞笑

《戏赠杜甫》这首诗,一如占据《全唐诗》70%的唱和诗,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可能没什么文学价值,但惹人会心一笑,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最后两句的解读,学者郭沫若还另有观点,认为这两句并不是李白自己戏谑,而是李问杜答,是真实发生过的对话。杜甫亲自说出“总为从前作诗苦”这种话,就更增加了李杜之间的亲切。这一种解读虽然没有证据支撑,但也不失为一说,供大家参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标签: 唐朝幽默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