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爱百科 156 0

| 中央之国系列8 |

1、殷商故地怎么办?上节分析到周王将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至山东丘陵两侧,以及燕山南麓,以消除来自北方以及东方的威协。这从战略上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正如周人所创立的“华夷五方格局”所论述的那样,对于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的周人来说,既然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中心,那么势必要面对来自四面的边缘民族的挑战。下一个需要重视的方位很自然的是来自南方。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全貌

而如果就东西部族群争夺的重点来说,需要重视的方向则是广义的“中原”燕山以南直至长江的区域,如果依河流为准,我们可以将这里划分为三个亚平原地区。由北向南依次是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

由于这一区域属于商人故地,所以在周人取代商人成为天下共主后,为了更好镇压和控制的需要,便很自然的将这一地区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燕国首先被分封在这片区域的最北顶点。

与此同时,在这一区域的黄河北岸,周人同样也分封了大批的姬姓封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占据了殷商故都——朝歌的卫国。

卫国这么重要的位置,必须留给亲缘关系最近者,于是,这次被封的又是武王的弟弟,是为卫康叔。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在商人的故地,周安排的封国密度最高。东有泗上诸侯封堵,南有宋国控扼江淮通道,西边更有卫国,疆域横跨黄河四迁都城

有了这两个弟弟一南一北监视海河平原的商人故地,周人有理由感到安心。当然他们的任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燕国更关注的是来自辽河平原的威协,而卫国则主要监视中原核心区的商人旧部。

2、有关东夷的一盘大棋黄河以南直至淮河,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黄淮平原。不过在山东丘陵北侧有一条重要的河流还可以将之分为两个区域。这条河流就是古济水,也叫大清河。

多说一句,是不是看着它的位置很眼熟?没错,现在的黄河就是走得这条路线。所以说黄河是一条性格多变的母亲河,说不定哪一天她就会霸占周边那些小兄弟的家。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今黄河在下游的流路就是袭夺了大清河所得,而大清河即古济水

齐国最初的封地北界就在济水。不过周土既然把姜太公封在东夷的中心之地,就是想依靠他的军事能力去收服周边的夷族。因此齐国理想的北界会是在黄河之南,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这些夷人来说,黄河与济水之间并不是它们扩张最为主要的方向。因为他们本来就主要居住集中在山东丘陵以南的黄淮地区,以及淮河一一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北部地区(长江以北)。

这些夷人里最主要的部族被称作徐夷和淮夷,前者的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江苏徐州一带,也就是山东丘陵的南部,后者的位置则更南,直至长江。

徐夷和淮夷的分布位置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徐夷和淮夷的分布位置

在传说的大禹治水将黄河水北引后,这一地区无疑获得了宝贵的稳定发展机遇,不过无论是夏或商,都没有真正征服这一地区。它们能做到的不过是这一区域的夷人在名义上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罢了。

因此,对于立志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周人来说,山东丘陵至长江之间的这些独立的方国,当然并不会让他们感到舒服。姜太公之所以被授子征战四方的权力,最为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消灭这些位于东南部的夷人。

相比于商人从中原核心区发起的对东夷远征,周人可以从中原核心区和山东丘陵两个方向同时施加地缘压力。

这样做的胜算比之商人自然要大很多,不过这些战略目标要等齐国消化完山东丘陵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我们会看到在西周初封诸侯时,山东丘陵至长江一线的大边区域都是空白的。

但是,仅仅从北面和西面对夷人施加压力仍然不够理想,最好的办法是周人能在长江沿岸再寻找一个合适的代言人,以完成北—西—南的三面战略大包围。

很幸运,周人真的找到了,这就是吴国。

3、来自江南的远亲吴位于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这同样是我们所圈定的三个原始东夷基地之一,所以按常理说并无可能成为周人的封地的。

如果说燕国的封建得益于周人对商人的全面征服,那么在黄淮、江淮平原尚未征服的情况下,周人的势力似乎还难以到达长江以南地区。意外的是,这种小概率事件还真发生了。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传统理应传位于长子太伯,太王因此郁郁寡欢。

太伯想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深明大义”的一起主动迁到当时还极度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这是《史记》中记载的当时吴地风俗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这是《史记》中记载的当时吴地风俗

殷商鼎革之后,周武王便顺水推舟封太伯第三世孙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

关于吴国的先祖是否真的这么高风亮节,亦或吴国的这位开国之君是否真是周武王的远房表弟,历代一直都有深深的怀疑。

很多的观点都认为这是后来渐被文教熏染的吴人自发的攀亲之举。但是对于此时的周人来说,这门远亲毕竟算是认下来了。

当然,周人对于血统的远近还是很在乎的,吴国最终所给子的爵位是“子”,也就是“公候伯子男”中的倒数第二等。(最低的男爵国据说只有二个)。

尽管周人从理论上在长江以南封建了“吴国”这样一个同姓的诸候国。但这并不足以改变环太湖平原地区的地缘属性,对于中原的华夏族来说,吴国始终还是一个化外之国。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吴国的统治中心并不像今人所想像的一直在苏州,其间有数次迁徙。图为在今江苏武进的吴国淹城遗址,具有三城

而吴国对这种名义上的认亲行为也并不感冒,毕竟周人还未能将整个泛黄河流域纳入核心区。这种时候就想融合长江流域为时过早。

这种地缘上的距离使得吴国最终决定不买周王室的帐,而自己称王。这就使得吴国自认为在名义上获得了与周王室平起平坐的地位。

吴国的这种做法并非是孤例,它的冤家对头越国,以及江汉平原的楚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

4、楚:劲敌的诞生对于周人来说,潜在的威胁不仅来自东南方的东夷,更是来自西南方。这一次出场的方国就是来自江汉平原的楚国。

关于楚国的原始位置,我们可以从这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看到。江汉平原就是楚人的根本所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

关于楚人最初的族源(实际上也就是其上层贵族的族源),一般都认为是南迁的华夏族。有一个重要的验证是屈原在《离骚》中的那句“帝高阳之苗裔兮”,翻译过来也就是“我是古代帝王高阳的后代”。这里的“高阳”据传是黄帝的孙子。

这种说法无疑也使得楚人获得了西部族群的出身。不过比之吴国来说,他们与周人的亲缘关系显然要更远。因此这种出身也更加可能是楚人自己附会,为的是证明自己有比周人更为高贵的出身。

无论楚人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周人显然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周人眼里,楚人是属于边缘的边缘。周人的目光还是主要集中东部。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中心—边缘模式下的五服制度

最终楚人所获得的爵位也是“子”。在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侮辱。特别是他有可能获得的战略纵深,比中原诸国加起来还是大的多的时候。

楚人最终亦决定自行称王。由于到这战国时期,楚国已经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将势力范围推到淮河流域。因此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不能只贴上“周”的标签。而应当将之称为“周王国”与“楚王国”共同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楚国能够长期保持强有力的独立状态呢?让我们先设定一个广角镜头,将黄河长江下游的那些主要平原放在一起审视一下,看看楚国所处的江汉平原是否具有一些独特的气质。还是要用一下前几天已经上过的那张老图。

中央之国系列8:周王分封天下,附详细图解

环太湖平原的地理优势一目了然,长江就是它可以依仗的首要天险。如果居于其上的族群不是那么有进取心的话,据险自保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而江汉平原居于江北的位置决定了长江并不能成为它的保护者。它需要有其他地理优势以保障自己的独立性。否则这些因技术的提升而变得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土地,只会象华北平原一样成为其他地缘力量博弈的牺牲品。

上一篇:中央之国系列9:中原盆地如何进入南阳盆地?古代楚国的野望!

原文:温骏轩 重编:程澄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标签: 历史知识结构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