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连续12年稳居市中考冠军的学校,很多家长为让孩子进入这所学校而不惜举家搬迁。如今它的高分毕业生却不受高中教师的欢迎,被指为“没有后劲和潜力”。请看——
七中现象的远虑与近忧
在辽宁省沈阳市,请一个大一学生做家教大概需要20元/小时,如果你请一位沈阳七中的老师做家教,每小时花费100元,那么你请到的老师在七中肯定是没有名气的,因为请一位七中“名师”做家教至少需要每小时300~400元。这一系列数字,从侧面反映出七中的地位。而支撑七中教师收取高价家教费的原因是另外一组数字:沈阳市七中,中考成绩连续12年稳居沈阳市第一名。2004年,七中独揽沈阳市中考前8名,全市前12名中七中占11人,全校490分以上53人,480分以上208人。
在沈阳,几乎所有小学毕业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七中的学生。因为“小升初”都是“划片”招生或者是电脑派位,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机会上七中而举家搬迁到七中所在的沈河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七中是不折不扣的名校。
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名校,培养出的学生却受到了非议。沈阳市某重点中学的老师说,他们学校并不喜欢七中毕业生,原因是“学得太死”,“没有后劲和潜力”。而且,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其中不泛一些学校的领导。
学习就是无休止的重复和记忆
七中使用什么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又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因“没有后劲”而不受欢迎?一位如今已经进入大学学习的七中的毕业生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他的初中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初三是我迄今为止过得最累的一年,比高三累多了。
“早上从8点开始上课,到晚上9点多才放学,只要是在学校的时间老师都要用来讲课,学校不安排自习。老师每天还要留大量的作业,但是在学校是没有时间做作业的,那都是课外的事情,也就是晚上9点放学以后的事情,所以每天晚上能在12点以前写完作业就不错了。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第二天就要被老师点名批评,还要被赶到最后一排去听课。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学生完不成作业,因为作业量太大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即使不睡觉也完不成。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觉得很困,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
“周末更是不能放过,班主任安排集体补课。但是因为教委经常检查,所以不敢在校内上课。为了躲避上级的检查,老师什么办法都想了。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医院上班,他给我们找了一间位于停尸房楼上的大屋子作为临时教室,检查人员是不会想到那里的。我们补课虽然也交钱,但是比起到外面上补课班来说费用少多了,而且我们的老师又都是‘名师’,所以家长也特别支持。
“初三一年,所有中考不考的科目都停了,即使是在初一初二,同学们也是利用历史、地理等‘副科’的课堂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毕竟初中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每天上课就是在重复地讲课本上的知识点。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各种方式组织起来,横向的或是纵向,然后‘喂’给学生。学生不需要自己去总结,只要把它们记住就可以了。
“除了讲知识点,就是讲题。各种各样中考有可能考到的题,老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有的能够重复讲100遍。中考题本来就不难,很多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经过老师多次讲解,我再看到某些题,往往是看到第一个字就可以开始写答案了,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思考和分析。而且,我每天都感觉很困,很多时候大脑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也不允许我进行思考,但是也照样能够做对。
“老师除了上课,就是进行各种测验,其中学校每个月进行一次总测验,称之为月考。月考成绩全校大排名,班级小排名,如果考不好就会被安排在最后一桌。每次成绩排在最后的几名学生都要接受老师的点名:‘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班的×××。’很多自尊心强的同学都受不了这种方式,因此而哭过的大有人在。”
不难想象,通过这样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的重复,所有的知识点和题目都已经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脑子里了。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分析,不需要归纳总结,只需要记忆,学生就能考出好成绩。
“喂”出来的学生当然不受欢迎
记者在一次会议上偶然遇到沈阳一所高中的校长,当谈到七中时,他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不要七中的毕业生。”
“七中的学生是‘轱辘’出来的,大多只会死记硬背,到了高中再这样学习就不灵了,所以很多高分考上来的七中学生,上高中后还不如一般学校中考成绩平平的学生。相比之下,后者更有灵气,更有潜力。”“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太单薄,对于历史、地理等中考不考的科目,他们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具备。”提到沈阳七中的学生,多位教师给予类似的评价。
潇湘是七中的一名初二学生。谈到孩子一年来在七中的学习,他妈妈说最深的感触就是孩子太累。虽然七中的学习压力大她早有耳闻,但是如今孩子学习的紧张程度还是她始料不及的。潇妈妈说:“孩子每天除了睡觉和上学就是写作业,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完成学习任务。”潇湘上小学时各种爱好挺多的,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但是自从上了初中,各种爱好就都被迫放弃了,因为没有时间。
朱老师是某重点高中的一位优秀教师,对于“某些教师不欢迎七中毕业生”的说法,他表示不能一概而论。
“客观地说,七中的毕业生有两种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一类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七中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换一种环境照样能够保持优秀;另一类学生一旦失去了七中的环境,他们成绩上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了。
“这部分学生也就是七中比别的学校多考上来的那一部分。七中的‘成功’之处,就是让那些在正常的学习强度下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进了重点高中。这部分学生依赖于老师的‘喂’,自己没有总结归纳等各种自学能力。而且,高中知识比较多也比较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反复消化,所以这些学生在上了高中之后往往表现为‘后劲不足’。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七中所有的学生和七中的成绩。”
他认为指责七中是不对的。“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只不过七中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如朱老师所说,七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那些没有潜质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考上了,但是,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三年的单调学 之中,除了重复学习课本上的有限知识和重复做那些也许自己都无法理解的题目,没有其他的生活内容,最终他们也并没有因为考上了好高中进而升入好大学。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这种付出没有任何意义。
晓苏在七中毕业之后考上了沈阳二中——沈阳市最好的高中之一,他属于朱老师所说的第一类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变期后才适应了高中生活。
据了解,七中很多教师都是特别有经验的老教师,而且非常敬业,他们希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手把手地交给学生,认为这样会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学生也因此而过于依赖老师,老师不教的东西可以不学,老师不布置作业就可以不做,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而到了高中,知识的数量和深度大大增加,要求学生具有自学
标签: 初一到初三的历史重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