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是传承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文明的精神纽带,是一笔珍贵的人类文化财富。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
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随着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先后出土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史前阶段出现在陶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刻画符号,它们为研究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关于文字的起源,在中华大地上有两种传说。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栗,鬼夜哭”。天开始下粮食,鬼会在夜里哭泣。形容人一旦掌握文字,就会有惊天动地的不同。使天地为之变色。
仓颉画像
《山海经》中记载,仓颉长有四只眼睛,能观察常人所不能观察的景象,于是黄帝就令他造字。
他根据地上鸟兽足印各不相同,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并且流传世界。但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有四只眼睛的,仓颉之人在历史上是否存在,目前学界仍有争论。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在一个模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层剖面图中,能看到年代越久远,土就埋得越深。最下面的是生土层,所谓生土层就是还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地层。
往上是裴李岗文化时期,距今约有8000年,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期的一批刻画符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左边最上面一个很像眼睛的刻画符号,这个符号与甲骨文当中的“目”字形极为相似,很多专家研究,这个符号与甲骨文是有联系的,但这只是一种猜测。此时期的甲骨文大都比较抽象,难以利用。
下面是仰韶文化时期,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个时期有很多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遗物,之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刻划符号。较之裴李岗文化时期符号更多,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开始一组一组地出现。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很多专家认为,在这个时期文字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目前还没有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遗存。
再往上是商文化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再往上,东周、西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我们的文字自出现之后开始一步步演变,最后演变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
通过这个考古地层剖面图就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文字的起源是一脉相承,没有中断的。所以在聊到中华文化、在聊到我们的文字的时候,往往会是很骄傲的。
关于文字的萌芽状态,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结绳记事,另一类是刻画符号。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中关于结绳记事的相对比较少,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刻画符号。
上面这块就是出土于河南五阳贾湖遗址的一片龟腹甲。在龟腹甲的腹部位置,有一个类似于“八”的符号,从中可以发现,最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想要表达一些内容。这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期的一批刻画符号。
浙江发现的良渚文化属于长江流域。这时的刻画符号的特点是,与我们现在的文字很相似。第一个很像一个“田”字,最右边最上面的一个像沙漏一样的符号,在甲骨文中是“五”的记事符号。此时符号的特点就是开始成组地出现。专家研究认为,这些符号很有可能开始代表的是一句话而不单单是代表一个字。符号与符号之间好像有着某种的联系。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现在热度比较高,根据考证那里很有可能就是夏朝所在地。如果按照夏朝来研究的话,它与商朝就非常接近。这个时期出土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的字形就有些相似,都是具有象形的。
有的像一个树干,有的像一条鱼。但还不能将这些符号称之为文字。比如,有两个人,都想表达月亮,第一个人画了一个圆圆的月亮,第二个人画了一个弯弯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所以两个人的表述都没有错。这时候来了第三个人,他看这前两个人表述月亮的时候,可能认为圆圆的代表的是太阳,而弯弯的代表的是一条船。
所以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符号不能称之为文字,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符号还没有成系统,并不完善,也没有读音。我们的先民就是在一步步发展中将这些文字扩充,之后再将之加上读音,就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
标签: 文字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