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共读:《资治通鉴》(二)七大战国此消彼长 传奇人物悉数登场

爱百科 112 0

共读《资治通鉴》第二篇,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321年,共四十八年的记载。

这四十八年是风云变幻,戏剧冲突非常多的一段时期,各国或变法求强,或享受前代变法红利继续发展,或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力量此消彼长,七大战国之间的征战频率开始增加,战争的强度和烈度都开始上升。

七大战国: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秦国,秦孝公的《求贤令》横空出世,吸引卫鞅自魏赴秦,君臣奋斗二十五年,一举改变秦国弱势,转守为攻,奠定秦国基础,再经过秦惠文王的积极进取,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强国,对其余六国形成威压态势。

魏国,魏惠王经过上台初期与公中缓的短暂争位取胜后,在魏文侯、魏武侯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过初期的强大后却连出昏招,三次决定性的大战,两次主动进攻赵、韩,一次防守秦国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从第一强国的位置跌落,被迫迁都采取守势。

齐国,经过齐威王的铁腕治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尤其在田忌、孙膑的指挥下两次败魏大战,“围魏救赵”、“围魏救韩”,攫取战争红利,在战国的风头一时无两。

韩、赵两国上任国君赵成侯、韩懿侯在魏国内乱时,错失分魏及削魏良机,在本时期,韩国因韩昭侯任申不害为相,有了短暂的强劲,赵国发展乏善可陈,两国在与魏国的征战中几乎灭国,不过公元前326年,赵国的重要人物——赵武灵王正式登场,为战国后期带来诸多变化。

楚国,本时期基本上在打酱油,唯一值得一记的就是,越王无疆找死,想伐齐,被齐人说动转而伐楚,遂被楚人大败,楚国顺势将吴故地收入囊中,而越国分崩离析臣服于楚,再也无力反抗,楚国算是解决了肘腋之下的不安定因素,得以专心与中原各国纠缠。

传奇人物:明君强臣 搅风弄云

这一时期可是战国传奇人物最集中的时期,性格各异的传奇人物密集登场,留下的故事、传说不胜枚举,是非功过、历史评价,众说纷纭。

传奇人物系列一:秦孝公、卫鞅

公元前326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二十一岁的青年面临的境况可不太好,当时河、山以东有强国六、小国十馀,两大强国楚、魏与秦国接界,皆以夷翟遇秦,秦不得与中国会盟。第二年,秦孝公发布千古雄文《求贤令》,在巨大的功业和利益的吸引下,时在魏国当小吏的卫公孙鞅赴秦,开启秦国变法求强之路。

公孙鞅,卫国的没落贵族后裔,在魏国事相公叔痤,公叔痤知其贤,临终曾向魏惠王推荐卫鞅,并告诫惠王如不能用就杀之免除后患,接着公叔痤这个别扭的老头又劝卫鞅逃走,魏惠王、卫鞅皆不听,后面的故事也有记载,秦国因卫鞅变法强大,魏惠王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想想也是好笑。

卫鞅在秦国二十多年,变更法令,移风易俗,在国都南门“徙木立信”树立国家信用;太子犯法,刑太子师傅公子虔及公孙贾,强调法律的威严不可侵犯;出兵诱袭魏国统帅公子卬,逼迫魏国献河西之地、迁都大梁;营建新都咸阳,奠定百年根基。孝公薨,惠文王立,成政治斗争牺牲品被车裂,但其制定的法令百年未移,为秦国吞并六国奠定基础。

传奇人物系列二:魏惠王、庞涓

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在内斗中胜利,并幸运的避免了分国之祸,成功即位。魏惠王是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国君之一,他前期运气爆棚顺利即位并继承了魏国的强大,在位期间,经历了魏国由最盛到衰落的全程,四处出兵征战,却在三次关键性大战中无一胜绩,也是可悲可叹。

公元前354年,魏伐赵,围邯郸,第二年,齐国派田忌、孙膑将兵救赵,避实击虚,围魏救赵,在桂陵大败魏师,魏国至此开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出兵攻击韩国,齐国依旧派出田忌、孙膑为主将帅的齐师救韩,孙膑旧招新用,依旧采取避实就虚,围攻魏国都城的方式迫使庞涓退兵,并通过“减灶诱敌”的办法,将庞涓从大队中诱出,庞涓死于马陵树下,魏师马陵之战又大败。

之后公元前340年,秦、魏河西之战,主帅公子卬被诱袭战败,被迫献出河西之地,国力再次遭受重创,从此几乎一蹶不振。

传奇人物系列三:韩昭后、申不害

韩国能位列战国七雄之一,与韩昭侯还是有很大关系的,韩昭侯此人,严肃、俭朴,喜怒不形于色,重权谋,在位期间任用当时与卫鞅齐名的申不害为相,使韩国以狭小的地理空间拥有了“劲韩”的称号。

这两君臣在史书上留下的记载不算多,其一,申不害曾请昭侯为他堂兄封官,昭侯不许,留下了一句治国至理:“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其二,韩昭侯有条破裤子,命令内侍收好,侍者问他为什么不赏赐给下人还要藏起来,真是太吝啬了,韩昭侯回答“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阐明赏罚皆有因,无功过不能轻易赏罚的道理。其三,公元前335年,秦国攻占韩国宜阳(有名的铁山),韩昭侯第二年却要修建一座高大的门楼,被屈宜臼劝谏建造的不是时候,恐怕走不出这座门了,结果在高门建成的当年,韩昭侯薨。

传奇人物系列四:齐威王、田忌、孙膑、邹忌

因齐国特殊的位置,在各国的互相征伐中,受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易于守成,再经过齐威王的铁腕治国,国家安定,国力较为强盛,因此才有了“稷下学宫”的兴盛,各类人才在齐国的聚集,学术繁盛。

史书记载齐威王的事迹不少,最有名的有两则,一则,在公元前370年,严刑整治吏治,封赏治理有方,但因不贿赂威王左右近臣而被诽谤的即墨大夫;烹杀治民贪渎,但因贿赂王的近臣而被赞誉的阿大夫。二则,与魏惠王论宝,魏惠王以径寸之珠为宝,齐威王以贤臣为宝,因以多受赞誉,人才附之。

田忌、孙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田忌赛马”,从小就听的智谋故事,“围魏救赵”,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孙膑与庞涓的同窗相残,孙膑与田忌的将师搭档,人性的复杂,政治的争斗,历史的喟叹都在其中。

邹忌,《战国策》中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读过中学的可谓人人皆知,战国著名的美男子,齐国相,非常善于从日常小事中总结治国的道理,可谓有一定的才能。但另一方面,因妒忌田忌的功劳,设计诬陷田忌谋反的也是他。邹忌指使人冒充田忌手下的人,拿着钱到集市找算卦的人,卜算造反是否能成功,并于闹市之中当场拘捕此人,田忌无以自明,只能帅私人军队攻临淄,不成,逃之楚国,孙膑也从此失踪。

传奇人物系列五:苏秦、张仪

本时期是苏秦的主场,张仪的故事更多是在苏秦死后才真正展开,但二人因同时作为传说中的鬼谷子的弟子,战国著名的纵横家,其事迹常同时出现。

对苏秦的记述,更多在其说服六国合纵的言辞。苏秦最初选择入仕的是秦国,秦王不用其言,转而游说六国,先至燕国,以赵国为燕国屏障建议燕文公与赵国交好,得燕文公同意并资助其南下合纵;进而至赵国,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赵肃侯与韩、魏交好互为屏障;进而至韩国,以韩国之地有尽,而秦国求地无尽说服韩宣惠王合纵抗秦;之后至魏国,以魏国国力仍强劲,赵国愿于之联盟抗秦为辞说服魏国合纵。之后又至齐国,以齐国与秦不直接接壤,没有直接军事战争的威胁,建议齐国加入合纵共抗秦国,齐威王同意;最后,苏秦至楚,以“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为辞,诱惑楚国为合纵之盟主,楚王应允。

苏秦遂身佩六国相印,权倾六国。伟人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各国之间恩怨纠葛太多,因一时之利合纵抗秦,但也会因其他利益倒戈相向。所以,在合纵未成之时,就有秦犀首伐魏几乎导致合纵计划流产,苏秦用计使张仪入秦才解除第一次失败危机。而合纵约成的第二年,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以赵肃侯震怒,苏秦离赵而宣告第一次合纵的失败,之后合纵与连横一直分分合合相互缠斗,直至六国归秦。

张仪在本时期事迹较少,在苏秦死后,魏惠文王后期才是他的主场。

两个传奇人物初登场:赵武灵王、孟尝君

本时期,赵武灵王初次出场,权势未稳,暂未崭露头角;孟尝君登上历史舞台,承接其父田婴的权势,开始在齐国搅弄风云。

本时期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各国之间的征战频次的增多,战争开始出现“斩首**万”的记载,战争的残酷程度较上一时期更甚,相较兵力的直接对抗,战争的奇谋诡计也开始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打卡共读:《资治通鉴》(二)七大战国此消彼长 传奇人物悉数登场

标签: 各显神通的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