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人物年少故事集(八)

爱百科 125 0

22.朱熹

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刚会讲话的时候,他的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到:“天的上面是什么?”他的父亲感到非常奇怪。后来,朱熹入学读书。老师教他读《孝经》。朱熹看过一遍,就用笔在书上写到:“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算一个人。”有一次,朱熹和一群小伙伴在沙地上玩耍,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只有朱熹一个人,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用手指在沙地上画着。小伙伴们非常奇怪,他们围拢过来一看,原来朱熹正在画一副八卦图形。

朱熹做官以后,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本县品德兼优的人挑选出来做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那些古代圣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同时,他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并奏请朝廷重新修复,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后来,浙东发生饥荒,朱熹调任浙东。他一到任,就立即写信给各州郡的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朱熹到达浙东时,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巡查各州县,单车独马,从不带随从,别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罗列出那些对百姓不利的规定条款,全部加以革除。朱熹做官的一段时日,家里非常贫困,常常断粮,有学生来请教他,他就用豆藜汤招待他们,并喝他们一起吃饭。

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朱熹的一生,竭尽精力,探究圣贤的思想。他死后,朝廷把他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

23.黄干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他的父亲叫黄王禹,为人诚实、正直。父亲死后,黄干去见刘清之,刘清之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奇,说:“你将来一定会成大器的,现在的学问已经不适合你了。”于是,让他去朱熹门下受业。黄干家规严格,他告诉了母亲,母亲同意后。当天就去朱熹那里。那天正在下雪,到达后,朱熹因事外出,黄干只能住在客店。睡觉起床都在一床之上,不解衣而卧长达两个月之久,直到朱熹回来。

黄干见到朱熹后,晚上不设置床榻,不解衣带,疲倦时就少坐片刻,有时一坐就到了早晨。朱熹告诉别人说:“黄直卿意志坚定,思想苦心积虑,与他相处,甚为有益。”后来,朱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来黄干。黄干学时渊博,她母亲逝世时,再服丧期间,有很多学者跟随他在母亲的坟墓旁授学。

有一次,朱熹的竹林精舍修好了。就写信给黄干,信里写到:“将来适当的时候,便请黄直卿代我担任讲席。”朱熹在病重之际,把制服及所写的书授给黄干,手书绝别语道:“我的学术思想就托付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朱熹死后,黄干在心中悼念了三年。

24.晁补之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他生性聪敏,记忆超群,刚刚懂事是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十分惊奇。十七岁那年,父亲在杭州做官,晁补之随父亲前往。他荟萃了杭州秀丽的山川景物,写成了《七述》一书,并带着去见苏轼。苏轼原本对这些景物有所感触。但读了晁补之的《七述》后,赞叹说:“我可以搁比了。”随后,晁补之逐渐名声大震。

宋代历史人物年少故事集(八)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