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爱百科 158 0

王莽篡位,蔡勋愤而辞官。

新朝皇帝完全没当回事,因为压根不知道蔡县令是谁。老蔡的岗位级别比较低,但是内心洁癖指数相当高。

蔡勋担心被强制做官,带着妻儿老小隐居深山,时常感慨道: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

新朝经营十四年宣告破产,王老板还当街被人大卸八块。刘秀如同开挂般崛起,恢复刘姓正统的东汉王朝。

老蔡的儿孙相继走出山林,依靠品德和名望重回官场,这家人一干就是两百年,直到遇见权势滔天的董卓。

蔡邕,你能扛住这波动荡吗?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父亲是新蔡县令,母亲是司徒的妹妹。

蔡邕出生在蜜糖罐里,家庭资源和文化底蕴很深厚,同龄小孩在清汤里找米吃,他已经坐在书堆里咬文嚼字。

老蔡想给儿子找个导师,联系当年策试第一名的胡广。老胡学究五经才华溢锅,对中庸之道拿捏得极为精准。

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胡广幼年丧母生活贫寒,一路讨要介绍信才跻身朝堂。成长经历导致性格圆滑,但是做学问的劲头从未放松。

做事情的方式各有千秋,唯有不忘本才能保证不跑偏。作为下一届的太傅人选,胡广清楚自己凭靠读书起家。

他打量着眼前的弟子,感慨蔡邕都快生在终点线上了,悉心培养教导的同时,胡广好像找回快乐纯粹的记忆。

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蔡家大院像个私立学堂,蔡邕和堂兄弟进行潜能开发。他们不为生活物资发愁,完全按照兴趣爱好自由发展。

妯娌之间也是一团和气,不会因为鸡毛蒜皮当街对骂。财产和道德的双重加持,让这个高档家族的口碑爆棚。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读书不比其他行为高尚,万一掉进空洞理论会更悲催。纯粹为读书而读书的人,有时还不如文盲的真情至性。

蔡邕的母亲卧床三年,这种状况考验所有儿女的品性,有些是从父母身上学的,有些是算完账之后自己丢的。

蔡邕常年在床前伺候,连续七十多天没睡过个完整觉。就像母亲从怀孕到养育,他直到八岁还不能自主生存。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母亲病痛难忍,蔡邕发明了柯亭笛。

一支精巧绝妙的竹笛,清脆悠扬声抚平眉间紧蹙。或许做父母的不愿拖累儿女,临终时反倒多了份平和解脱。

蔡邕在墓旁支起草庐,按照最高标准为母亲守孝。眼睛看着荒郊外的枯荣交替,内心咀嚼着所学的诗书文艺。

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一个懂得享受寂静的人,越容易接近至善至性至理。没有热闹喧嚣的浮尘遮蔽,凝视自我仿佛见天见地见心。

蔡邕有时写几篇赋文,有时又钻研隶书和篆刻技法。一群不长眼的牛跑来吃草,他就掏出古琴练习下音波功。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一切平静之中蕴含自然生机。蔡邕的草庐被菟丝子围绕,全乡人视为百年难遇的吉兆。

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吉凶,往往是一体两面。

徐璜等人听说蔡邕的才名,召他进宫给汉桓帝弹琴。当地领导催促他赶紧出发,免得去晚了赶不上会后聚餐。

蔡邕走到半路才搞清楚,徐璜是把持朝政的大太监,万一真看上自己要求入伙,想起来就觉得下面凉飕飕的。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蔡邕说自己有传染病,回到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或许三年看坟习惯了清静,整天埋头研究文化界的前辈。

从东方朔到杨雄班固,这些大佬们喜欢和自己对话,一层层剥离好像有助于明心见性(见秦岭一白.班固篇)。

蔡邕脑海之中充满问号,过一会又全都变成感叹号。模仿一问一答的犀利句式,逐渐扒开似是而非的场面话。

及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韪亦是也,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170年,37岁的蔡邕做官了。

收到聘任书时本想拒绝,看见乔玄的签名倒吸凉气。乔司徒文武双全刚猛霸烈,而且为官清正完全没有槽点。

听说姜岐在秦岭养土蜂,乔玄看重才华非让他做官,人家不同意就被关进大牢,搞得全乡人替这位孝子求情。

你们都特么当隐士去了,朝廷怎么办?

蔡邕先是给乔玄当参谋,后来改任郎中去东观校书,他觉得各家典籍释义杂乱,有些专家断章取义毁人不倦。

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在流传过程中定然会变形,榆木疙瘩都能盘的挤出油,至于谣言奇谈更是浑然没谱。

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高度统一会剿灭歪门邪说,同时也会丧失丰富多样性,但是群体差异需要参考标准。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蔡邕请求修订《六经》,汉灵帝批准了。

东汉顶级大儒汇聚一堂,从互相抨击变得交口称赞。武夫有不打不相识的说法,文士的思想也在碰撞中渗透。

蔡邕整理校订好的典籍,先用朱砂誊写在石碑之上,然后又吩咐工匠按图加工,每刻好一块就立在太学门口。

讲堂长十丈,广二丈。

《尚书》《周易》《公羊传》十六碑

《礼记》十五碑

《论语》三碑

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在巨大石碑之上流连忘返。有些人席地而坐认真誊抄,认知体系经由笔墨灌进心田。

蔡邕望着年轻的学子,感觉做了件无比正确的事情,不是所有人像他这般好运,在家世和名师的加持下出道。

有些人读书生涯很清苦,上位之后反倒堵住这条路。不光给东汉教材涂抹颜色,还用散装式金句贩卖焦虑。

大师和小丑的区别不是水平,而是人品。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汉灵帝的水平,没有人敢说不高。

皇帝写出五十章皇羲篇,拍马屁的队伍长达五里地。他对自己的粉丝相当偏爱,凡是一键三连全部升职加薪。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化界的流氓们蜂拥而至,从坊间传闻扯到十大未解之谜,只要能把老板逗笑就算成功。

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幽州冀州缺少主管领导,朝廷研究半年也无人可派。蔡邕写奏章说按才干选拔,汉灵帝看个开头就扔在旁边。

三互法里面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去姻亲所在地任职,为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做强,老百姓应该体谅朝廷的难处。

大汉皇帝继续吃喝玩乐,地震蝗虫等自然灾害频发,刘宏认为老天对他有意见,连忙写了篇罪己诏承认错误。

你们也别歇着,赶紧给朕提点意见!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邕上封事曰:

一事:天子居明堂,各依其月布政,故云明堂月令。

二事: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三事:夫求贤之道,未必一涂,或以德显,或以言扬。

四事:夫司隶校尉、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

五事:臣闻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

六事: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汉灵帝很认真地看完了,赞同蔡邕的每个标点符号,感觉政事改良见效比较慢,还是搞庆典活动大气上档次。

皇家祭天典礼相当隆重,汉灵帝为民请命祈求苍天,然而老天好像并不给面子,雷电冰雹宛如一顿大耳刮子。

刘宏也不知道减负啥的,来来回回说希望大家理解,冀州农民张角表示不理解,还扯出一片黄巾贴在脑门上。

时妖异数见,人相惊扰。

汉灵帝这回真的急眼了,在崇德殿召开救灾研讨会。大家伙的讲话水平很高超,说完之后发现和没说差不多。

蔡邕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想趁此机会净化朝堂风气,不但指出皇帝工作的失职,还拉名单举报没节操的同事。

帝贪则政暴,吏酷则诛惨。

生蝗虫,贪苛之所致也。

霓墯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

续以永乐门史霍玉,依阻城社,又为奸邪。

复云有程大人者,察其风声,将为国患。

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

《尚书》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诗》又云:畏天之怒,不敢戏豫。

蔡邕明白讲真话的风险,请皇帝务必做好保密工作。万一举报人的身份遭泄露,自己还得出门借钱雇保镖。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和勇气不沾边的冒失鲁莽,明知道风险系数相当大,却依然挺身而出的才叫猛人。

臣以愚赣,感激忘身,敢触忌讳,手书具对。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祸。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皇帝看了一半,尿急。

蔡邕的奏章摊在桌子上,被太监曹节免费阅读全文。汉灵帝上完厕所接着看,神情变化全落在曹节的眼里。

曹节是太监群的群主,当年拥立汉灵帝继位有功,蔡邕胆敢说他们祸乱朝纲,那就见识下无卵之辈的厉害。

事遂漏露,其为邕所裁黜者,皆侧目思报。

蔡邕和司徒关系不太好,他的叔父又和大匠有纠纷。捋清人物关系背景之后,一张大网悄然罩向蔡家叔侄。

蔡邕早起去东观上班,和卢植等人编修《东观汉记》,吃午饭的时候已经入狱,还和叔父蔡质被关在一起。

这对爷俩以为是搞错了,结果晚上又收到斩首通知。蔡邕看着白发斑斑的叔父,在昏暗的牢房里仰天长叹。

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余荣,恐陛下于此不复闻至言矣...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弃市。

中常侍吕强也是位太监,思想品德却比很多人完整。他看不惯合伙欺负老实人,挺身而出请求皇帝从轻发落。

汉灵帝吃完抹嘴不认账,完全不考虑此事因何而起,皱着眉头表示这事不好办,改判蔡邕和全家人流放边疆。

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以成败论英雄还算幸运,对于局中人来说抱拳离场,遇上那种不死不休的玩意,什么下三滥的招数都能用上。

蔡邕已经被剃头流放,竞争对手依然没打算放过他,公款买杀手想置他于死地,结果一个个全被蔡邕感化了。

阳球使客追路刺邕,客感其义,皆莫为用。

又赂其部主使加毒害,所赂者反以其情戒邕。

故每得免焉。

杀手们都不愿意接单,部门领导也提醒他注意安全。蔡邕蜷缩在塞外寒风之中,心里惦记着没做完的工作。

编修《汉记》意义非凡,一旦定稿意味着流传后世,这不光是儒生的顶级荣耀,更是学问化虚为实的良机。

蔡邕在马房里修订大纲,托人多方辗转呈交给皇帝,没有再提及半句治国方针,靠文学水平撩动恻隐之心。

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及宥邕还本郡。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将就还路,五原太守王智饯之。

蔡邕临走前收到请柬,王太守大摆筵席要给他送行,这家伙是太监王甫的弟弟,向来仗着上面有人嚣张跋扈。

王太守喝多了耍酒疯,一会说敬酒不喝是不给面子,一会让蔡邕起来陪他跳舞,周围的人奉劝蔡邕配合领导。

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

王智看见蔡邕一动不动,感觉自己在宾客面前很没面子,他指着刚被释放的蔡邕,高声骂道:徒敢轻我!

蔡邕没有腆着脸陪笑,擦了擦嘴之后起身拂袖而去,老王和众人半天没回过神,居然还有人敢给太守甩脸子。

王智给大哥写信汇报,说蔡邕在流放期间诽谤朝廷。蔡邕听到风声不敢回老家,背着铺盖跑到长江以南避难。

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刚到江南时举目无亲,孤独寂寥却也伴随潇洒恣意,看见大娘在路边烧火做饭,蔡邕感觉不对劲径直走过来。

大娘还以为他来要饭,没想到是讨要炉灶里的柴火,发现大娘的反射弧比较长,蔡邕抽出烧焦半截的梧桐木。

一锅馒头报废了,一件焦尾琴诞生了。

名气随着足迹逐渐扩散,友谊出于意气而交织聚合。面对身边形形色色的朋友,蔡邕不敢细想几人值得托付。

有次受邀去朋友家吃饭,刚走到门口听见铮铮琴音。蔡邕听出琴声之中的杀气,想起被追杀的往事遍体生寒。

他惊慌失措的扭头就走,朋友听说之后撒丫子狂追,不断解释说看见螳螂捕蝉,这才不自主地生出肃杀之意。

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淡然微笑缓解双方尴尬,蔡邕在席间展示书法技艺,他发明的飞白体妙有绝伦,却被拖把大师玩出人神共愤。

老羊很欣赏蔡邕的品性,表示想和他结成儿女亲家,泰山羊氏也算是名门大户,让随风飘零的蔡家站稳脚跟。

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189年,董卓升任汉朝司空。

身经百战的陇西悍将,一步步成为权倾朝野的霸王。董卓自知文化课水平太低,聘请天下名儒来给自己补课。

蔡邕收到聘书本想拒绝,说自己有病没法进京做官,董卓说自己善治疑难杂症,满门抄斩自然什么病都消了。

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蔡邕低着头无精打采,站立在金殿上等待安排工作。董卓静静打量着诸位文士,欢喜眼神中时而有凶光闪过。

从祭酒做到御史尚书,董卓对待蔡邕堪称礼遇有加,这种亲近感好像成为依仗,让蔡邕又忍不住开始提意见。

董卓想要自称尚父。

邕曰:太公辅周,故特为其号。今明公威德,诚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为未可。

董卓好奇为啥地震。

邕曰:地动者,臣下逾制之所致也,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

卓从其言。

惧怕里夹杂些许希望,蔡邕对董卓的态度有些复杂。他的建议不一定被当回事,大排夜宴时一定要到场抚琴。

蔡邕想起草庐前的牛群,蛮力已然在心窍之前开启,杀伐欲念遮蔽住温润感化,大概没有老师能带得动董卓。

邕亦每存匡益,然卓多自佷用,邕恨其言少从。

蔡邕看着董卓为所欲为,感觉自己站立在危墙之下。他想逃往苍莽山林间躲避,拿不定主意先去找堂弟商量。

蔡谷望着才华横溢的大哥,仿佛漆黑中的萤火虫般鲜明,叹息道: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

优点,成了最大的缺点(邕乃止)。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四年后,吕布杀了董卓。

王允作为活动策划人,隐忍不发却能做到一招毙命,连曹操这等枭雄都没成功,大汉司徒的心气霎时暴涨。

董卓的老娘九十多岁,也被拖到郿坞街头当众斩首,蔡邕听说后不禁叹息伤怀,结果全然落在王允的眼里。

允勃然叱之曰:

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

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

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蔡邕在缅怀私人交情,司徒王允是在宣扬家国大义。俩人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谁的岗位级别高就听谁的。

蔡邕再次被关进大牢,心里还惦记着没修完的国史,他请求刺面甚至砍掉小腿,只要能留条性命修史就行。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为蔡邕求情的人排长队,连太尉也说道: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王允铁了心要整死蔡邕,这是杀鸡儆猴的绝好机会,不但强化自己的功勋地位,还能让董卓余孽认清形势。

明眼人都知道根源所在,然而这种话题上不了台面,既然以修史为由争论辩护,王允便用一句话堵死生路。

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蔡邕: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一代名儒,和他的女儿蔡文姬一生多舛

192年,廷尉大牢。

秦岭一白带着土蜂蜜来访,蔡邕正盯着狭小窗户发呆,一束阳光投射进昏暗囚室,万千细尘仿佛在翻腾跳跃。

第一次入狱是被奸佞陷害,第二次入狱是被功臣惩治,蔡邕至始至终是那个蔡邕,然而双方好像都不待见他。

一白:叹口气就要处死啊。

蔡邕:朝廷水太深了。

一白:你很同情董卓吗?

蔡邕:他对我还算可以。

一白:你没看看他干的那些事。

蔡邕:你看看他们对我干的事。

一白:大善大恶,皆是大能之人。

蔡邕:我想匡扶,但是匡不动。

一白:史书里给你正名了。

蔡邕:可惜啊,不是我写的。

一白:多想点美好的事物吧。

蔡邕:听说姜岐入选《高士传》。

一白:嗯,人家还在秦岭养蜂呢。

蔡邕:真是高士啊...

邕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15年后,曹操北征乌桓,花费重金从匈奴赎回一位女子,一曲《胡笳十八拍》哀怨悠长,诉不尽十二载俘虏心声。

她叫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儿。

80年后,一位晋将凝视着滔滔江水,担忧敌军统帅陆抗的病情,陆羊之交传为千古美谈,临死前还留下灭吴遗策。

他叫羊祜,是蔡邕的外孙。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