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张溥吧?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三月二十三日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书香门第。伯父辅之,官居南京工部尚书,位虽显,而无裨于弟,且时有凌夺事。父太学生翊之,生十子。溥乃婢女所生,不为宗党所重,辅之家人遇之尤无礼,经常无事生非,凌辱他,溥曾洒血书壁曰:“不报仇奴,非人子也!”由于家庭间多隐痛,激发他自幼刻苦读书,不分昼夜。
张溥六岁开始读家塾,能日诵数千言,十一岁始获“黄童”誉。他所读书必手抄,读后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是者六七次。日子一长,右手握毛笔处,均成老茧,冬日手指皲裂,也不废辍,可见他读书用功之深,后来他把自己读书的书斋,取名为“七录斋”。
张溥在二十四岁前后,治学益力,竟至废寝忘食的地步。
夏夜,他怕蚊子叮咬,就在书桌下放一大瓮,两足纳瓮中,常常通夜毕读。有一年冬天,他夜读灯尽,见窗外光照如天明,开户视之,原来是天降大雪,积雪盈尺,也没有发觉。一天,他的好友张采(受先)来看他,见他正拿着粽子,蘸着墨汁,吃得满口乌黑也没察觉。有人讥讽他近于迂阔,他却塞耳若不闻,好学如常。
张溥三十岁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文名满天下,但是他从不满足。当他得知徐光启对西欧天文、算法等很有研究,尤精历学,便邀请同年徐退谷陪同,投师徐光启门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徐师勉以读书经世大义,他更是早夜惕励,嗜学不懈。
二
明神宗后期,宦官魏忠贤专权,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加上他网罗党羽,遍建生祠,伤财害民,民怨沸腾。
思宗(年号崇祯)即位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将魏磔尸,悬首河间,人心大快。二十六岁的张溥,出于忧国忧民之心,痛恨宦官之为患,曾以苏州市民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聚众反抗魏忠贤暴政而慷慨就义的史实,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五人墓碑记》。
文中感慨地说:大阉之乱,一些官僚士绅能不与其同流合污的,四海之内有几人呀?而此五人出身低微,从来没有受过诗书之训,为反对大阉之乱,激昂大义,赴汤蹈火,连死都不怕。在那“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时刻,由于吴郡的发愤一击,不敢再有株治,大阉也尚且害怕正义,结果事败而在半路上上吊自杀,这不能不说是五人的惊人之举。
文中也指出,生死是大事,即使是平凡的人,如死得其所,也“重如泰山”,也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昆山人顾秉谦,官礼部尚书。天启二年(1622)谄附魏忠贤,遂为阉党,进入内阁。他为人庸劣无耻,奸诈已极。在叶向高、韩爌相继被罢官,何宗彦去世后,被升为首辅。
凡魏阉倾害忠良,皆属其票拟,《三朝要典》之作,他为总裁,又调旨杀杨涟、左光斗等人,罪行累累,罄竹难书。魏阉死时,他已退休在家。后为昆山邑人所驱逐,避匿娄中,张溥等带领一群读书人驱逐他,并且写了脍炙人口的檄文。郡中五十多人还集资刻石记载这件事,从此,张溥深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
三
崇祯元年(1628),张溥选贡入太学,廷对高等。诸贡士入太学者俱愿与溥交往,因集多士为成均大会。是时宇内名卿硕,儒闻张溥名,皆愿折节订交,骚坛文酒,笈筐车骑,日不暇给,由是名满京都。崇祯四年(1631)会试,张博为会魁,授庶吉士。
这时全国已有十六个文社,如江北匡社、中州端社、松江几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江南应社等等,张溥倡议合诸社为一社,以“世教衰,此其复起,名社曰复”,这就是名震当时的复社组织,并以“兴复古学,务为有用”为宗旨,得到了普遍响应。那时复社除了操选政的权力以外,复社的同志如张溥、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都成了进士,一般在朝的要人,也来拉拢复社,培植自己的势力。
凡是读书人,只要进了复社,就有得中的希望,于是士人纷纷争欲入社,图得科名。本来复社仅集合太仓等七郡的人物,后来声名大震,由江南蔓延到江西、福建、湖广、贵州、山东、山西等省,参加人数达二千多人。崇祯六年(1633)三月,张溥为主盟,约社长在苏州召开虎丘大会。
先期传单四出,至日,山左、江右、晋、楚、闽、浙等地乘舟车到这里的有数千人,大雄宝殿容不下,生公台、千人石,鳞次布席皆满,往来如织。游人聚观,无不诧叹,以为三百年来未尝有也。虽然复社集会非只一次,但以此年虎丘之会为最盛,治党社史者每艳称之,可见复社成员之众,足以证明张溥声气之广。
当时复社还握有极大的黜陟之权,所以一般士子、士大夫都想与复社联合,而那一般够不上与复社联合的,就竭力造谣与复社作对。如求入复社而不得的太仓人陆文声,及与张溥作对的周之夔,都起来攻击复社,又有奸人托名徐怀丹作《复社十大罪檄》,来控告复社的“罪行”,又如首辅温体仁的弟弟温育仁,由于不得入社,就雇人编了《绿牡丹传奇》来讽刺复社,首辅温体仁更不惜封官许愿,鼓励人们攻讦,使双方斗争日趋激烈。
在那特务横行的时代,张溥等人深受威胁。为了自身安全计,乃不得不用釜底抽薪之计,通过金钱和人事的关系,终于使首辅温体仁等先后去职,而使周延儒于崇祯十四年(1641)四月复相,重新上台,起用复社人士,准备重新组织东林党的内阁。因此,一般的人,都把复社看成是“小东林”。
四
张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立就,以故名高一时,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邑中王凤洲文宗秦汉,诗法盛唐,流风所及,对张溥的诗文影响独巨。他著书数千卷,文名满天下。他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18卷,书中以文隶人,以人隶代,使唐以前作者遗编,一一略见梗概,又为《宋史纪事本末》109卷,《元史纪事本末》27卷,补撰论断,著称于时。
诗文集以《七录斋近集》16卷为定本,《五人墓碑记》更是世代传诵的著名散文。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溥暴病身亡,死于家中,年仅四十岁。千里内外皆痛悼之,私谥曰“仁学先生”。
张溥的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以气节为重。他生平谓:“大丈夫贵有志,昔人称三不朽,要各有类:如德,则修身及家,均乎天下;功,则为社稷臣,勒名?绯#谎裕蚬邗趔け荩笾肛孕械酪嘈小!痹谒某肌⒓ぱ锵拢瓷缰钊擞诙Ω镏剩蛏鄙硪猿扇剩虿赊倍咭两谇宸纾找齑H缦脑室汀⒊伦恿⑽庥跃俦骨澹掳芏溃栏沉摇Q钔⑹嘁蛎湃舜髦靼镏馐ふ拙骨澹掳芮A⑹啵哺烁攴ⅲ⑹啻笠辶萑唬恳远裕骸翱惩肥滦。
攴⑹麓蟆!绷傩淌贝蠛簦骸吧竺魅耍牢竺鞴怼!毙?F以清兵渡江,自沉于虎丘之后河。钱旃、陈子龙与夏完淳同死江宁。沈士柱古冠大带,不遵清朝服制,被杀。蒋德璟、陈之纶从容绝食死,此九人,虽然死难不同,然于外族入侵之时,誓不臣服,保持了爱国志士的民族气节。
明末清初南明复社领袖
标签: 历史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