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爱百科 144 0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史可法雕塑

史可法这个人物,我和大家聊了很多次,基本上都用“和文天祥一个级别的史可法”这一句话概括了。今天我就和大家仔细聊一聊史可法这个人物。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一片丹心的文天祥

传奇般的出生史可法的家即使算不上名门望族,也可以算官宦世家。

史家祖上曾因功勋,得锦衣百户,并且可以世袭。

祖父史应元,也曾官至黄平州知州。

因此可以知道史可法的家境倒也不错,再加上其从小知书达理,以孝闻名乡里,父母自然给予厚望。

据野史记载,史可法的母亲尹氏,梦见了文天祥,第二天她就怀上了史可法,同年十一月初史可法出生。

这梦境般的传说,从现在的角度看肯定是不可能的,大概是史可法以身殉国之后,后人为了赞颂其功绩或者处于统治者的目的等,所以才如此浓墨重彩的宣扬史可法出生时的幻境。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刚正不阿的左光斗

拜师左光斗史可法出生之际,正是大明江山内忧外患,危机日重之时,青年时代的史可法受到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关怀与教诲。

二人的相识也具有偶然性。

据说史可法有一次在京城附近的古寺中研学,因为太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厢房的门也没有关。恰巧,时任学政的左光斗路过此地,左光斗看完了史可法写的书卷,心里对这个素未相识的少年有几分赞赏,左光斗为此还脱下了自己的外衣给史可法披上,贴心地替他关好了门。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左光斗又再次见到了史可法,当即选择收他为徒。

据史载,史可法是左光斗最喜欢的弟子之一,并将史可法视为了自己的继承人。

史可法与左光斗的相识既有富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偶然性在于相遇真是非常的偶然,必然在于史可法也左光斗都是大明帝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二人最终肯定会走向同一阵营。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魏忠贤

一身正气、刚直不阿的左光斗,惨死狱中左光斗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加上能力出色,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时期,左光斗已经多次被提拔,做了大理寺左寺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吧。

可惜好景不长,院长可能就做了一年左右吧,当时的大宦官魏忠贤在朝中已然一手遮天,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人自然成了魏忠贤的头号敌人。

东林党内出现了投靠宦官的叛徒,魏忠贤借机罢免左光斗官职,并送入监狱。

在狱中,左光斗受尽折磨,但仍宁死不屈。

据说,史可法曾混入狱内,打算救走左光斗。被左光斗臭骂一顿。其实左光斗听见爱徒史可法的哭声,心中感动万分,但仍担心史可法受到自己的牵连,于是强忍悲痛骂走了史可法。史可法心中也清楚,这是恩师在保护自己。

到了第二年七月,左光斗在狱中咽气,一代忠臣享年五十一岁。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马士英

组建南明小朝廷(被东林党和马士英忽悠)有这样忠肝义胆、顽强不屈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史可法自然“得其真传”。

北京城破之前,史可法已经做到了南京的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李自成攻打北京之时,史可法收到消息以后,连忙带兵进京勤王,但才到浦口,就已传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登上煤山自缢而亡的消息。

史可法痛哭流涕,但已无力回天,当下能做的只有收拾旧部,重拾旧山河。

南明小朝廷弘光政权,在崇祯皇帝自尽一个月后就成立。

但成立过程很曲折。

当时的有两个人可以继皇帝位:福王朱由崧、路王朱常淓。

古代自然以血缘论亲疏,福王血缘关系最近。按理说应该是福王继位。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弘光皇帝朱由崧

但是福王的父亲朱常洵之所以没登上帝位,就是东林党人从中作梗(这在南明三大悬案中和大家具体的聊过)。

所以即使在此国难当头的时刻,东林党为了一己私怨,怎么着也不愿意福王继位。

史可法是文官出身,后来又做了兵部尚书,所以我更愿意称史可法为武将。

他这个人也是武将心思。他虽然对明帝国忠心不二,但他确是不那么懂政治。

在东林党的一番游说之下,他竟然也明确的反对福王了,甚至发表了公开的檄文。

当此乱局之下,凤阳总督马士英捡了大便宜。他带兵迎福王入南京,称皇帝。

之后,一切已成定局。

但马士英的威望没那么足,所以他迫切需要同盟。

东林党肯定是拉拢不了的,所以他的目标放在了史可法身上。

现在我们不能说史可法糊涂,毕竟新皇已立。为了重拾旧山河,他只能听从马士英的提议。

带头跪下,称:吾皇万岁。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扬州保卫战

督师江北弘光政权成立后,马士英与史可法的矛盾凸显了出来。

马士英自持拥立之功,想做首辅大臣,但他明显没有那么高的威望。

最后毫无疑问是史可法做了首辅大臣。马士英和史可法的矛盾就再次激化。

大忠臣肯定是玩不过大奸臣的,史可法最终受不了朝廷的乌烟瘴气,选择了去督师江北。

到了江北前线,史可法面临困境也是空前的。

地方军队早已军阀化。史可法凭借个人威信,江北四镇的将领还算卖他面子。

但南明的危机是空前的,此时甚至还不如安史之乱时的唐朝。

所以史可法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权。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提过,在此简单在提一下:地方不仅军政大权归你,民政、财政也归你,而且一旦北伐成功,打下的土地也归你,而且可世袭。

史可法这样决定也是相当无奈的,这样刺激之下,地方军阀好歹还认南京政府,不然一旦清军南下,地方军阀为了保存实力,可能会不战而降。

但这个策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多铎帅清军南下的时候,江北四镇几乎没有做过多的抵抗,几乎整建制的投降。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史可法

精忠报国史可法督师江北,就是来到了前线——扬州。

清军南下的时候,一路几乎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清军包围扬州城的时候,清朝也递来了投降的橄榄枝,但史可法严词拒绝。

扬州城陷落,清军以扬州城誓死抵抗为由,开始报复性地屠城,延续整整十天,死亡超过了八十万人,满地尸首、血流成河。

在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无疑是其中的一位。

面对着山河破碎,社稷异姓之时,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担负起抗争的神圣使命,最终慷慨就义。

但史可法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对其的评价究竟是褒还是贬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史可法的争议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崇祯皇帝在位时期,史可法曾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手段也是比较残忍的。

另一方面,就是刚才提到的,督师江北期间,放权地方,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如果南明能重拾旧山河,史可法就是千古罪人。

但我认为事情有时候也不能这样看:

以第一个问题来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无论我们在怎么歌颂史可法,他仍然是明朝的臣子,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封建官僚。

林则徐何其伟大,禁烟之后发配新疆。后来被清政府召回,安排他镇压太平天国,但是林则徐死在了来时的路上,可能也是借此才保住了晚节吧。

对于另一个问题,我也只能说,当时的史可法有更多的选择吗?貌似是没有的。

抗清名将:忠肝义胆,一心为明,乾隆帝都曾褒奖他

史可法像

你觉得呢?

我是乡野的青年,业余的历史爱好者,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历史。每天来和大家聊点历史,聊聊我们的野史观。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