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廉颇!世人皆知廉颇负荆请罪,却不知他这4个之最无人能比!

爱百科 97 0

  说到战国四大名将,我们总会第一个想到廉颇和白起,他们二人的战争史,不仅丰富多彩,还刷新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古代将军的认知。廉颇的“负荆请罪”更是成为教科书里的典范,他与蔺相如将相和谐的佳话,更是留名千古。如果把廉颇换到秦国,那么秦国必是如虎添翼,统一大业说不定在秦昭襄王手上就能完成。而在赵国,就是实打实与秦国为敌,他的存在,也让秦国损失惨重,只可惜,他最终被赵王猜忌,一代名将,只能老死楚国,让人唏嘘。廉颇一生最大的功绩,可用四个之最来形容,这四个之最也很少被人重视过。

  廉颇之最一:五国联盟中脱颖而出,扬名立万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强国越强,弱国越弱,不大不小的诸侯国只能在合纵连横的大棋局里,艰难求生存。在秦昭襄王早中期,齐国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它的存在不仅阻碍秦国的扩大,也妨碍了赵国的利益,与燕国还有几代老仇。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同时形成五国联盟,廉颇率领赵国军队长驱直入齐国,大破齐军,一时间功劳显著,一战扬名,震慑诸侯,从此,列国只要想到赵国有此一将,还真是辗转反侧。

  廉颇之最二:齐魏因他一再受损,秦入坑恶性循环

  廉颇主要活跃的时代,是赵惠文王时期, 他为赵国立下来的功劳实在太多,如果赵国有秦朝一样的商鞅改革,来个釜底抽薪,最后统一六国的,还真不一定是秦国。廉颇一生四处征战,打的魏国几乎不能喘息,城池接二连三失守;打的齐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大快人心;打的秦国一再败退,让秦王不断发兵,他就让秦军不断受损,恶性循环……别问白起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他来了也不一定可以胜。

  廉颇之最三:长平之战坚守三年,白起都为难

  廉颇的坚实靠山是赵惠文王,可惜赵惠文王没有陪他把这条君臣之路走完,就带着深深地遗憾离世了,继任的是赵孝成王。赵孝成王与父亲不同,他虽然想把赵国搞强大,但是急于求成。长平之战是赵国的不幸,但廉颇与白起正面相持阶段却持续了三年,秦国人力物力都严重损耗,如果继续如此,秦国肯定坚守不了,白起必须来个速战,于是在秦国安排挑唆下,赵孝成王把廉颇换了下来,纸上谈兵的赵括一出手,秦军就大胜。

  廉颇之最四:燕赵之战以少胜多,燕国被迫割城池

  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孝成王又想到廉颇的好处,只是碍于情面不好直接重用他。后来燕国看赵国兵力衰弱,想乘机捞一把油水,所以派将进攻赵国。当时赵国剩下来的都是老弱,中壮年男子被坑杀在长平,确实不敌燕国。这时候,廉颇出场了,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赵军都没有优势,但他愣是让燕军大败,俘虏斩杀燕国大将,逼得燕国割让城池。燕赵之战,以少胜多,离不开廉颇的运筹帷幄。

  到了第四个之最时,廉颇的军旅生涯也开始走下坡路,不是他老了不能动,而是赵孝成王之后的赵悼襄王并不信任廉颇,所以一上位,就罢免了廉颇。这似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赵国的王一代不如一代,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太严重,在秦国迅速崛起的时代下,显然没有了优势。君臣相疑又是大忌,廉颇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去楚国终老也算不易。

标签: 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