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爱百科 98 0

在三国时代的诸位名将中,徐晃徐公明虽然可以列入传说中的“三国24名将”榜,但是他在民间是不会享有最高知名度的,然而他在自己生活的年代里,却是一个数一数二的人物,因为曹操对徐晃的评价极高,将之称为自己的周亚夫。

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周亚夫是谁?周亚夫是汉朝文景之治时代的名将,更是大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可是周亚夫并不是依靠着老爹的关系,而是他自己的功勋,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周亚夫可以说是立下了头功的,当然,周亚夫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军事才能上,能他后来成为汉朝的丞相之后,就逊色很多了,由于跟汉景帝看法不同,赌气辞职,被罢相后又受到儿子的牵连,入狱受审,最终绝食饿死在狱中。由此可见,曹操称徐晃是自己的周亚夫,主要是肯定其军事才能,其实这个评价相对还算中肯,因为徐晃在治军方面,的确有周亚夫之风,但是在行军打仗方面,他却不甘心做一个周亚夫,竟然学起了比周亚夫父亲周勃还有厉害得多的兵仙韩信,结果却弄巧成拙。

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说起此事,还要从当年曹操派他征讨刘备说起,当时徐晃作主将,还没能投靠蜀汉的名将王平,给徐晃当副手,当徐晃行军至汉水时,便学韩信摆下了背水战阵,企图以次激励自己的士兵,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可以舍死忘生地拼命与赵云黄忠的军队拼命,这就是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可当徐晃传下这道军令时,就遭到了王平的劝阻,他提醒徐晃,当年韩信是出其不意摆下此阵,才获得胜利,可如今的对手是赵云和黄忠,他们熟知兵法,很可能早已料到这个战术,因此会有针对性地主动攻击,如果己方这样盲目自断后路的话,一旦打不过敌人,真是自掘坟墓,无处可退了。

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谁知徐晃对王平的提议置之不理,也正是因此,徐晃大败,王平也不得已,不想背锅而投降了蜀汉,徐晃更是遭到了曹操的痛骂,但问题是,王平虽然替徐晃分析出了失败的原因,但王平分析的准吗?应该说王平说对了一部分,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徐晃和韩信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所以用“背水一战”的结果也就自然相反了。韩信都是新兵,不敢打仗,所以韩信只能用这种办法激励士卒,可是徐晃手下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甚至有不少“老兵油子”,他们在断了后路之后,自然更要寻找逃跑的道路,无形中增强了魏军的怯战心理,反倒是让自己在士气方面处于下风。

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再者韩信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站前对地形的考察,还是对陈馀部队的诈败,最主要的是,陈馀手下有个李左车已经看破了韩信的计谋,可是陈馀没听,如果陈馀信了李左车的话,那么韩信的背水一战,成功率也不会太高。反观徐晃只考虑如何置自己之死地,却不明白为什么会后生,肤浅地学到了皮毛,却不懂其精髓。就像有些学霸的成绩,是靠撕书作为“背水一战”的道理一样,学霸们可以在课堂上吸收足够的知识,再加上有一定的天赋,记忆力好等,回去撕书,逼着自己不敢忘,这样一来,更容易出成绩。

同样都用背水一战的决死战术,为什么韩信可以成功,徐晃却失败?

但是所谓的学渣就不能这么学了,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明白书中的内容,却要学这一套东西,死记硬背之后,什么都没明白呢,把书撕了,再想学想看的时候,什么都来不及了。所以学霸撕书还是学霸,学渣撕书则连普通的学渣都不如。如果这招百试百灵的话,所有人撕书是不是都可以考状元了?所以相比于学霸韩信,徐晃只是个“学渣”,其实任何事都是一样,如果只看别人的理论好,经验先进,就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清楚自身的条件,而盲目照搬照抄的话,做什么都行不通。

标签: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