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场长平之战,让赵括背上了“纸上谈兵”的骂名。同时,白起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万人屠”。
赵括是否是“纸上谈兵”,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之者,说赵括之举乃是无奈,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够,赵括只能“冒进”,再加之他在战场的表现,给他下了一个“假以时日,必是名将”的结论。
厌之者,说赵括的冒进就是好大喜功,不明军事。本来廉颇的固守可以拖“垮”秦国,以待援兵。可赵括偏要主动进攻,导致40万赵军被坑杀。
对赵括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但对白起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无非就是两点:一是白起的军事水准,在同时代无可抗衡。二是白起其人残忍,40万赵军在他眼中如蝼蚁一般,说坑杀就坑杀。
分析白起坑杀赵军,这件事在历史上给他留下了骂名。毕竟那是40万个活生生的人,一纸军令下去就命丧黄泉。
当然,也有人在为白起辩驳。而辩驳的立足点也不外乎这么几条。
要么是说,当时的人口总数,结合上赵国本国情况,可动员的兵力都不足40万,白起怎么可能坑杀了这么多。
又或者再说,秦国在当时并不被主流的山东六国所接受。在这个背景下,记录者为了突出秦国的残暴,把白起的残忍扩大了。
可不管怎样,历史的事实是。白起的确在长平之战取得了胜仗,而且他在这一战中,几乎全歼了当时赵国可以动员的全部有生力量。
既然白起已经做到了这一步,那么赵国被灭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为什么秦国却不一鼓作气灭了赵国,反而退回函谷关,给了赵国喘息之机呢?
赵括带给秦军的损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此时的赵国,如果仅以军事而言,绝对是战国七雄的前列。所以,在赵国很多人看来,他们有能力同秦国掰手腕。
长平之战,由争夺上党而引起,历时三年,秦、赵两国在这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秦国是劳师远征,希望战役能早日结束。而赵国,虽然武力有了提升,但综合国力还是不支。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国时选择了“守”。
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里,赵国想了无数的办法去解决钱粮,可都没有用。大家都想去看赵国的笑话,或者是等待秦、赵两败俱伤时,坐收渔翁之利。
总而言之,赵国拖不起了。拖不起的赵国,只能改变战法,赵括登场。他由防守,转为了主动进攻,结果落到了秦国的陷阱里面: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
从结果上看,赵括给赵国带来的结果是惨痛的。但秦国此时也不好受,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余万,而秦国也损失了20余万。
政治家与军事家的不同考量20余万的兵力,那对秦国而言虽然不是致命,但也是伤筋动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各方面都有提升,这不假,但也是在一定范围里的提升。
本就是一个西陲国家,就算是经历了变法图强,人口能多到什么程度?想一下也就知道了。更何况,秦国军功制背后对阵亡士兵的抚恤力度是相当大的。
20万的兵力损失,那就要附带20万人的抚恤,再加之长平之战有功之人的奖励。秦国为了长平之战,要支付的“总额”难以估量。
战争所带来的兵力、粮草、金钱的损失。剩下的附加“支出”呢?客观的说,秦国此时的国力很难再支撑白起打下去了。
这个时候,分歧就会出现了。依照白起的意思就是要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到时候,整个赵国都是秦国的,那所有的损耗都补回来了。
但政治家与军事家所考量的不同。白起,只需要考量战争如何打赢,那就好了。只要秦国国内能给他一直做粮草支撑,让他在战场上没后顾之忧,那白起就可以拿下邯郸。
但秦昭襄王不能这么想。这次的秦、赵之战,秦国的损耗有多大,到时候的获益又能有多少。赵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是否会对继续攻赵坐视不理。白起一旦拿下赵国,白起的地位会不会高到对自己的权力有所威胁。这些东西秦昭襄王都要去想,更何况秦王的身边还有一个范雎: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范雎的担忧和进言是有道理的。他不仅仅是在担心白起的地位过高,而是在考虑秦国能否扛的起这么大的压力。
在这次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博弈”之后,秦国不再继续对赵国作战,白起也只好对攻入邯郸一事作罢。
结语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有生力量损失殆尽。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而言,正是彻底灭赵的好机会。白起是想要一鼓作气把赵国灭掉的。
而白起的这种想法,仅在只有秦、赵两国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但是战国末年的天下格局,并非是二元格局,而是多元的。
灭一个小国,大国可以视而不见。但如果灭赵,那韩、魏、齐、楚、燕,就不会听之任之了。秦国所要面临的变故太多了。作为政治家的秦昭襄王不能不做更多的考虑。
他阻止白起继续伐赵,是理智的行为。因为秦国在这长达三年的战争中,直接、间接的损耗都是不可估量的。直白点说,秦国也是硬生生“扛”了过来。要是赵国能再“扛”一年半载,战局有可能发生改变。只不过是赵国没法再“扛”了。
偃旗息鼓,各自罢战,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果不罢战,又会如何呢?后来的邯郸之战也告诉我们了: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此战虽然不是白起指挥,也失去了最佳“灭”赵时机。但把情感因素排除在外,客观的来评价的话。小编认为这一战的结果在情理之中,即便是白起指挥情况也不会好太多。
真要到了灭赵的时候,唇亡齿寒的道理会让山东六国联合起来。而此时的秦国,根本没有独自对抗山东六国的实力。
标签: 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