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爱百科 51 0

   据史料称,在太平天国政权刚刚建立时,仍在使用清朝的银钱,后始铸“天国通宝”钱,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后建立了币制,规定凡铸币一律使用“圣宝”二字,这样与清朝的钱区别开来,币制规定钱文为“太平天国圣宝”等字,没有面值,只有大、小论其值。传说太平天国钱文是天王洪秀全亲书,所以所有的大钱的“国”字中的“口”内不是“玉”,而是“王”字,其寓意深刻。

  这枚太平天国小平横圣宝阔缘大样 ,直径24毫米,厚1。3毫米,黄铜质,这个品相在太平天国小平钱中已十分难得。

太平通宝存世量不多,有收藏价值。洪秀全于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并正式铸行太平天国钱,币材金,银,铅铁俱有,然以铜币为主,形制分小平钱径1。

  9厘米,重2。2克,折五钱径2。85厘米,当十径3。8---4。2厘米,当五十径4。8--5。2厘米,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国字方框内从王,名称不一。

太平天国钱币-种类

一、最早铸造的径3。5厘米面文“天国”二字列穿上下,背“通宝”二字在穿左右,有楷体及仿宋字体二种,因传世极稀,早年未为人知,近年始渐出现,有一种钱的面文直书“天国”二字背也直书“圣宝”二字,此一枚钱应为改制钱,此后天国铸钱均称“圣宝”二字,多发现于南京附近,也可能为初期所铸。

  太平天国传世有一镂花大钱,可能是开炉,镇库之用,极罕见,颇为珍贵。

二、有一种极稀见之小圆钱,径2。2厘米,缘郭整齐。面文直书“天国”二字,背文直书“圣宝”二字,形扁而润,“天”字上划特长宝盖头更润,在南京附近多有发现,为第一种类稍后之钱。

三、楷书圣宝钱。钱文楷书,作“太平天国”,直读,背书“圣宝”二字,直读,因此也俗称“真圣宝”,黄铜,阔轮。书法铸工铜质均佳。钱径2。5厘米,2。8厘米,3。5厘米,较大的有5厘米的,锉磨精细,颇为美观。另有一种大钱,文字铜质与上类相似,可能为一时一地所出,是否为常用钱,则难以判断。

  这一套“王品钱”在安徽,江苏多有发现。

四、宋体圣宝钱。钱文排列式与前一类相同,只是钱文改用仿宋体,书法颇美,铜色发白,含锡量大,分量较优生,而锉磨较差,从表现看来,略亿砂铜,这一系统似有四等钱,窄轮大字,别具风格,多发现在湖南一带,可能为太平军将领所铸。

五、隐起文背圣宝。钱文与前一类相同,背文“圣宝”二字横列。书法隐起,阔轮,黄铜,也分为四等,比前套略轻,在湖南北部多有发现。

六、厚肉楷书太平天国钱,背文圣宝二字直列,书法平平,铜色较差,铸工尚佳,有大小多种,但都为小平钱,只因减重而形成大小不一。

七、楷书横列圣宝钱,其面文排列为,右“太”左“平”,上“天”下“国”。在我国古钱中,颇为独特,背文“圣宝”横列,书法一般。有大小两种,其间略有差异。多在江西,浙江一带发现。另有一面文上“天”下“国”右“圣”,背横列“太平”者。

八、大平圣宝钱,面文“太平圣宝”,楷书顺读,背文“天国”,横书。

  有大小两品,黄色泛白。数量较多,多发现于南京一带。太平天国钱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因现今大平天国钱币伪作太多,鱼龙混杂,给钱币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因难。

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钱币材质有金、银、铜、铁、铅,而实际流通的大部分是铜质钱币。钱币的外形和其他朝代都一样,属于外圆内方孔的。钱币正面铸有“太平天国”的年号,背面早期铸有“通宝”,但这种钱币已经很少有了,后期背文分别出现过“圣宝”、“太平”、“天国”等。“太平天国”中的“国”字里的“玉”被刻成了“王”,寓意,天王洪秀全成王不成玉;“天”字上横大长于下横,象征天比地大,是和当时“拜上帝会”宗教的纲领有关。钱币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纪年,这种钱币一直流通到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为止。

标签: 太平天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