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死于跟嬴政政见不合,吕不韦要用《吕氏春秋》治国,嬴政要用《商君书》治国。吕不韦认为法家治秦,虽然事半功倍,但过于严苛,治一诸侯国尚可,治天下则略显不足。吕不韦晚年招募大批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其中李斯就是主编,该书糅合了王道、霸道两种治国方略,汲取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思想。嬴政认为以霸道治国,可以快速完成天下一统之伟业,用《吕氏春秋》治国则会推迟统一天下的时间。
吕不韦跟太后私通,推荐嫪毐跟太后私通,这些事嬴政都可以忍,也可以理解。吕不韦辅助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代秦王,处理国政娴熟,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国大匠。嬴政当然希望吕不韦能辅佐自己,但两人的治国思想不一致,政见之争可谓不共戴天之仇。吕不韦曾在咸阳南市张挂《吕氏春秋》内容,让天下士子、百姓来点评,可删改一字者,赐千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扩大《吕氏春秋》的影响力!
嬴政见无法说服吕不韦,就罢免了吕不韦的一切职务,让其回洛阳封地养老。吕不韦还是不死心,他利用自己秦国前丞相的身份,跟天下士子、诸侯使臣频繁来往,四处宣讲他的《吕氏春秋》。嬴政认为治国思想要统一,吕不韦这样到处宣讲《吕氏春秋》,不利于秦国的稳定与团结。于是嬴政给吕不韦发了王书,让他全家迁移至蜀地养老,目的是断绝吕不韦跟诸侯使臣、天下士子来往。
吕不韦认为迁巴蜀就是要断绝他的政治理想,与其无为而终,不如以死明志,最终吕不韦选择自杀。《吕氏春秋》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确实是一部治国经典。嬴政雄才大略,他并不担心吕不韦“功高震主”,在他看来,只要君强,任何功臣都威胁不到帝王。嬴政消灭六国,一统华夏,在这一过程中的贤臣、名将无一被嬴政处死,由此可知嬴政并不担心臣子“功高震主”!
标签: 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