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明末军事连载《明劫 天启之殇》(我就是小司徒)

爱百科 49 0

  各位新老朋友们,大家好,首先声明,我就是信陵小司徒,转眼天涯四年,从《这才是刘邦》(已经出版)到《季汉八十年》再到《明殇》,使得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明白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道理,《明殇》至今一年零八个月,断更九个月,虽然有账号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点击没有成绩导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痛定思痛,回归初心,将《明殇》正式更名为《明劫 天启之殇》,坚持下去,因为还有很多朋友在鼓励。——信陵小司徒20200423

  《明劫·天启之殇》目录

  目录

  《明劫》三部曲 1

  第一部《明劫·天启之殇》目录 2

  第一篇 患起边疆 5

  《辽东篇》 5

  (一)女真崛起 6

  (二)马市危机 7

  (三)抚顺失陷 8

  (四)火速增援 9

  (五)明军大败 10

  第二篇 清河罹难 13

  (一)大明的策略 13

  (二)杨镐的战绩 13

  (三)固防清河 15

  (四)寡不敌众 15

  (五)李如柏的个人秀 17

  (六)小有斩获 19

  第三篇 亮剑萨尔浒 21

  (一)全国动员 21

  (二)虚张声势 22

  (三)广征猛将 23

  (四)储备军需 25

  (五)败兆显现 25

  (六)四路进击 26

  (七)决战原野 27

  (八)昏招迭出 28

  (九)备战赫图阿拉 28

  (十)杜松贪功 29

  (十一)喋血吉林崖 29

  (十二)孤军无智 在劫难逃 31

  (十三)晚明第一勇将的挣扎 32

  (十四)亮剑受挫 喋血修罗 33

  第四篇 决战开铁 猛人登场 34

  (一)待宰的开原 34

  (二)一心求死的马林 35

  (三)大城市铁岭的危机 36

  (四)第一任辽东猛人登场 36

  (五)熊廷弼的战略规划 37

  (六)铁岭卫告急! 38

  (七)无能的李如桢 39

  (八)唯一的亮点 贺世贤 40

  第五篇 辽沈陷落 血染东疆 41

  (一)先抵沈阳 再巡抚顺 41

  (二)整军演武 辽左大固 42

  (三)大明变故 万历归天 43

  (四)流年不利的熊廷弼 43

  (五)熊廷弼的离去 辽沈的危局 45

  (六)大明好官袁应泰 46

  (七)危机再次降临 46

  (八)夜幕下的沈阳城 48

  (九)猛人贺世贤 49

  (十)马革裹尸 血战殉国 50

  (十一)巾帼土司 白杆神众 51

  (十二)戚氏荣光 今时血殇! 52

  (十三)染血浑河 上 52

  (十四)染血浑河 下 54

  (十五)危在旦夕的辽阳 56

  (十六)昏招迭出 一败辽阳城外 57

  (十七)经略殉国 辽阳失守 58

  (十八)逐渐丢失的气节 59

  第六篇 经抚不和 广宁惨败 60

  (一)熊廷弼的复出 王化贞的表现 60

  (二)心向成吉思汗的林丹汗 61

  (三)王化贞的军事打算 61

  (四)有个人叫毛文龙 62

  (五)战果颇丰 退守东江 63

  (六)三方布置的利弊 64

  (七)经抚不和的开始 65

  (八)有名无实的辽东经略 66

  (九)异想天开的王化贞 68

  (十)熊廷弼vs王化贞等 69

  (十一)危机到来的前夜 70

  (十二)努尔哈赤 又来了! 71

  (十三)血战西平堡 72

  (十四)罗一贯的选择 73

  (十五)全军出击 血拼后金! 74

  (十六)丢人现眼的王化贞 75

  (十七)懵圈的努尔哈赤 76

  (十八)崩坏的辽东局势 77

  (十九)熊廷弼的结局 77

  第七篇 八年首胜 宁远大捷 79

  (一)新任经略王在晋 79

  (二)第二任辽东猛人登场 80

  (三)山海关外的辩驳 81

  (四)孙承宗的能力 82

  (五)小心的孙承宗 暂时的不倒翁 83

  (六)胆小无能的张凤翼 84

  (七)辽东重将 马世龙 85

  (八)坐不住的张凤翼 85

  (九)最好的突破点 马世龙 86

  (十)不辨真假 铩羽耀州 86

  (十一)马世龙的改变 89

  (十二)经不折腾的辽东 90

  第八篇 朝鲜陷落 宁锦大捷 98

  (二)袁崇焕的改变 满桂的发家史 99

  (三)“粗人”满桂的功绩 100

  (四)逃兵赵率教 101

  (五)赵率教的“狂言” 101

  (六)“招蜂引蝶”的孙承宗 102

  (七)王象乾vs孙承宗 103

  (八)坐着火箭上升的赵率教 104

  (九)赵率教与满桂的矛盾 104

  (十)横插一腿的袁崇焕 105

  (十一)皇太极登场 后金的困局 106

  (十二)后金vs扎鲁特部 107

  (十三)继续出击巴林部 108

  (十四)皇太极的军事首秀 108

  (十五)后金与漠南蒙古的渊源 109

  (十六)朵颜部与插汉部的恩怨 110

  (十七)林丹汗的没落 110

  (十八)皇太极的努力 116

  (十九)袁崇焕的越权 皇太极的机会 117

  (二十)朝鲜的折腾 119

  (二十一)朝鲜争夺战 119

  (二十二)不智的袁崇焕 121

  (二十三)宁锦大战、开启! 123

  (二十四)中头彩的赵率教 124

  (二十五)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袁崇焕的忽悠神功 125

  (二十六)血战宁远 血战拼命! 126

  (二十七)宁锦大捷 辞官回乡 127

  《西南篇》 第九篇 前仆后继 稳定南疆 128

  (一)乱起永宁 重庆陷落 128

  (二)能谋善断朱燮元 129

  (三)困守孤城 硬抗叛军 130

  (四)成都解围 收复重庆 130

  (五)对峙长宁 贵州乱起 131

  (六)两万破十万,贵阳解围! 132

  (七)常态拉锯战 猛人王三善 132

  (七)趁势出击 平定四川 133

  (八)王三善殉国 134

  (九)彻底平叛 南疆安定 135

  《东南篇》第十篇 犯疆者必诛之 136

  (一)东南海疆的变化 137

  (二)澎湖巡检司 137

  (三)红毛鬼的战船 137

  (四)大明水师的余威 138

  (五)南居益的打算 红毛鬼的罪责 138

  (七)谈判?扣你没商量! 139

  (七)正式出击 驱逐外虏! 140

  (八)海战爆发 大明水师vs红毛鬼 140

  (九)被打残的红毛鬼 142

  (十)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 142

  (十一)澎湖海战的疑点 143

  (十二)护我海疆 至死不变! 143

  《军制篇》第十一篇 晚明军制的变化 144

  (一)明初卫所制的确立 144

  (二)卫所制的弊端 145

  (三)客兵 145

  (四)客兵的弊端 146

  (五)编练乡兵 147

  (六)募兵肇始 京军之变 147

  (七)军饷的负担 148

  (八)骄兵悍将的养成 149

  (九)地方军事长官的变化 149

  第一篇患起边疆

  《辽东篇》

  (一)女真崛起

  (一)自作孽 谁来救?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这一点,实际上前辈时人的论述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了,大家莫衷一是,但总体来说,通俗一点,大明崩毁,其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自己作等等,可以说,不一而同。

  但不论是哪一个观点,却也都是证据确凿,各有论证。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说法,只要有他相应的合理的依据,便是存在着一定的道理。基于今人学术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知道,大明崩毁,实际上,政治、经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各个角度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而在这些因素里,实际上有一点,却也是大明崩毁灭亡的重要因素,那便是军事因素。的确,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政治的延续,但是战争,却也是一个封建帝国崩毁衰颓、宗庙倾丧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而大明末年,与后金(清)在辽东战场以至于全国战场的一系列战争,则由是这一因素的最好的体现。

  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悲伤与热血,那是一段马革裹尸的智慧与担当,那更是一段百战成殇的气概与尊严!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

  一场血战,千万生灵陨落。

  一场血战,无数悲欢离合。

  一场血战,为国而死,虽死无憾!

  明末,便是一场这样的刀与剑的碰撞、冰与火的辉煌、血与泪的荣光,这所有的一切,都聚集在那城池与土地的较量。良将神谋,谋定而动。一将无能万骨枯,一役毕功靖边疆,一生征战为谁狂,一世成殇又何妨?抛洒热血,护我国殇,也许,正是那个年代,所有悲歌的诠释,而我们的故事,从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了。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正月十六日,后金汗努尔哈赤经过多方准备,终于下定了决心:

  “吾意已决,今岁必征明国!”

  至此,无论大明愿意与否,内心作何感想,他们口中的建州女真部都已经不再将自己看做明朝的附属部落,而是称呼明朝为明国,将自己视为与之地位平等的存在,从与国到并驾齐驱,这样的一幕,也就昭示着,战争、从这一刻开始,将无可避免。

  其实,早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建州女真部的诸位贝勒,如代善、阿敏、皇太极等人就向建州女真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建议过、攻伐明朝。

  在他们看来,明廷所热衷议论的著名的“三大征”(壬辰援朝之战、宁夏之乱、播州杨应龙之变)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此时的明廷,内部党争不断,“此起彼伏”,各党派实力此消彼长,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斗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浙党、齐党、楚党轮番拍板砖、骂大街,文官气团成为了政治倾轧的工具,一个个不治国事,却扯起了老婆舌!更有郑贵妃与太子朱常洛的无休止的撕扯,国本之争、伪楚王之案、妖书之案简直搞得明廷乌烟瘴气!更有甚者,一个疯子醉酒汉,拿着一根小木棍便是闯入了太子东宫,最后还是被两个没有练过葵花宝典的小太监给制服的,才保住了大明帝国的龙嗣!这简直是混乱到了极点,堂堂大明帝国,竟然发生了这样的“扬名后世”的梃击案。

  朝政方面,从万历十四年左右开始,明神宗朱翊钧,这位年轻的帝国主宰,因为头晕眼花看不清、食欲不振肌无力、生理不协肾脏亏等一系列原因,竟然学起了他的祖父嘉靖皇帝朱厚熜,玩起了不上朝的把戏!

  虽然觉得自己很行,能够控制朝政,可是几十年憋在深宫内部,足不出户,流连于后妃床帏,这样的帝国统治者,如何能够保证一个帝国能够正常的运作下去?果然,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因为这位帝国统治着奉行不朝、不见、不批示这样的方针政策,导致万历末年,整个大明的中央政府基本上濒临瘫痪的状态,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人都跑了,没人干活!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当时的内阁大臣实际上还在干活的,就只有一个叶向高!老头当时很是无奈,因为他处在这个位置,虽然有心于国家事务,但是他自己却办不了!

  因为上报,皇帝不批,想去见皇帝,轻易的还看不到,皇帝总和他藏猫猫!往下传达,却还是办不了,因为手下的各个部门,人员奇缺,更是懒政怠政到了极点!这个国家,还怎么去运作?

  面对这样的焦头烂额的情况,叶老头一撂挑子,索性老子也不干了,谁愿意当这个官谁就去,反正他是不愿意了。老头这一走,就是几个月,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更是基本上处于瘫痪了。

  当时的中央六部,只有吏部尚书赵焕在职!而户部、礼部、工部,不仅没有尚书,连副手就只有一个,各自有一个侍郎在处理政务。而都察院更有意思,自从上一任都御史温纯被罢官之后,八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都御史!

  这还不算,偌大的帝国,每天都有人犯事儿,可是,处理刑事案件的刑部,却因为缺少专业的有素养的官员,导致大量的案件积压滞留,根本得不到处理,使得当时大明帝国的监狱达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饱满程度,那火热程度不比如今的广场派差,甚至说每天开饭的时候,那家伙,俨然一副大食堂会餐的感觉!

  而这样一来,社会矛盾自然也就严重的激化了,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犯事儿的人,还是被冤枉的人,别管是谁,就算是火星人,都得在刑部的监狱里带着,那么其家属自然也就心存不满。

  甚至说一起你了犯人家属集体在长安门之前痛苦上诉这样的事件,那么,这样的事情,得到解决了吗?

  当然没有,皇帝才懒得去理会这样的事情。因此,虽然当时的吏部尚书赵焕多次上书请求皇帝下诏补充各部门所缺少的官员,就算补不齐全,最起码也要保证政府能够正常的运作,政府职能能够有效地执行啊?

  否则,怎么去缓和社会矛盾?怎么去安抚天下百姓的内心?可是,万历这位帝国的主宰,就是不爱管,懒政到了这个地步,要是他的祖宗朱重八知道了,非得从孝陵里冲出来,给他两嘴巴子!

  那么,在这之后,怎么样了呢?吏部尚书赵焕,也辞职不干了,老子回家去也!可是,赵焕虽然想要辞职,但是辞职的奏疏虽然送上去了,但是皇帝不批,这就使得他根本没办法走人。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朝政没人敢,他想撂挑子,可是,领导这么个态度,实在是太过于奇葩!是杀是剐,放还是不放,您老人家倒是给个话啊?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得不到回应的召唤便在皇宫门前叩首,而后出城去等待万历的指令,老赵头眼巴巴的遥望着京城的方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秒得不到回应,那简直就是浑身难受啊。可是,任凭老赵头望眼欲穿,却是仍没有一点回音!实在是没有办法,赵焕只能在等了一段时间,在第二年,赵焕再一次上书乞骸骨,这一次,他也想好了。

  老子这次就是走个程序告诉你一声,等了你一年了,爱回不回,反正老子不干了!就这样,堂堂大明帝国的天官吏部尚书,正二品的大员,自己跑回家了!而在当时,自己直接回家的官员,还有很多,有的人甚至连奏疏都没有,直接就是拍拍屁股走人了!懒政到了这种地步,这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帝国呢?

  这一次,大明帝国的六部基本上是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废了!一直不愿意露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是注意到了,堂堂我大明帝国,没人干活可还行?来,把那个自己跑的赵焕给我叫回来!让他回来干活,自己放下朝廷的任命,如此大罪,来,乖乖的回来做官,朕就饶了你!

  没办法,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后金对大明下手之前,已经七十七岁的赵焕,只能再次出山,那么,距离他回家已经多久了呢?快五年了!五年的时间里,大明帝国的吏部以及其他部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当得知赵焕回来以后,万历皇帝朱翊钧放心了,太好了,有人干活了,可是,没过多久,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萨尔浒的消息传来之后,赵焕作为大明的吏部尚书,还是义无反顾的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带领群臣一直在皇宫前跪拜,请求皇帝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政方针。

  可是,跪了一天,皇帝不仅没有出来,反而令一个小宦官告诉他们,皇帝身体不适,你们这些人都回去等着吧。

  这一次,七十八岁的老赵头实在是无法忍受了!大军战败,辽东不保,你这个懒货还不出现!因此,赵焕愤怒的说道:

  “陛下,难道等到女真人兵临城下的时候,陛下您还能说因为自己有病而让他们退回去吗!”

  可赵焕这么说,万历还是无动于衷,而赵焕自己也是因为如此的激怒万历,万历把他拉黑了!而没过多久,这位七十八岁的老尚书悲愤交加,离开了人世,而万历竟然没有给他任何的抚恤!

  堂堂大明帝国,混到了如此地步,当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怎么能让人不惋惜?而除却政府职能严重退化之外,整个文官集团,基本上上至内阁首辅下至九品小吏,基本上都是陷入了无休止的打嘴炮、挖深坑的政治斗争里!

  就拿万历朝的首辅来说,从张居正开始、内阁首辅代代攻讦算计,申时行和稀泥,张思维模棱两可,沈一贯蛇鼠两端、包藏祸心,到现在的方从哲,可以说,每个人都会做官,但要说起来治国,那可真的就是差的太远了。

  这样的大明中央政府领导之下的各个行省、州县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上行下效,他们的内心的信条就是:

  辛辛苦苦十年经,

  中得进士一身轻,

  为官一世拼个屁?

  不如大把搂功名!

  因此,大明帝国统治下的大部分地区的百姓,便是陷入了无休止的被剥削的境界,加之天降灾难,粮食减产甚至绝产,老百姓不仅没饭吃,还要交税,大量的自耕农失去了土地,成为了流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在仅仅出现于古诗里,而是确确实实的出现在了当时的大明各地!

  老百姓,已经濒临活不下去了,而这一刻,便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有些事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这一刻,对于大明帝国来说,火候、差不多了!

标签: 宁锦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