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爱百科 52 0

  [题目]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作者] 李湖光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目的之一。故此,军事防御工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今中外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筑城体系,伴随着战争而产生。从简单的挖掘壕沟、堆砌土石,到复杂的修建围墙、构筑城堡,筑城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全国各地耸立的大小城池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标志,而这类传统的城池,主要由城门、城墙等建筑物组成,居高临下的守军既方便观察敌情,又可以通过投掷石块、发射弓弩等方式打击来犯之敌。为了进一步增强防御能力,许多城墙还加修了敌台(马面)与角楼。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1,传统的方形敌台(摘自戚继光《练兵实纪》)

  然而,传统的敌台(或角楼),其形状以方形为主,这样便有隐忧,因为在战时,每一个敌台都需要获得相邻敌台以及城墙的火力掩护,所以交叉射击非常重要,可是,只有敌台的侧面才能从侧翼获得火力掩护,而其正面,由于存在射击死角不能如愿以偿。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2,正方形敌台存在射击死角,三角形台与棱形敌台则没有

  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西方一样存在,直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的工程师才提出解决方案,计划把欧洲那些凸出城墙之外的方形、圆形楼塔(相当于敌台),改为角形,期望能避免出现射击死角,同时,敌人的火炮打在角形楼塔上,也容易跳弹。毕竟,那时候的战争己大量使用火器了。这类角形楼塔有三角形、棱形等形状,故后人统称之为棱堡。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3,欧洲的棱堡(摘自《论城市设防》出版于十五世纪,作者是意大利军事工程师Jacopo Fusto Castriotto)

  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传教,新型筑城体系的思想也随之传入,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明万历年间起,徐光启、孙元化韩霖、钱旃等士大夫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棱堡式城防工事,这类著作有《西法神机》、《火攻挈要》、《守圉全书》、《城守筹略》等等,由此可见,在明未,己有不少人认真考虑修筑棱堡式的城防工事。

  那么,这类新潮的棱堡式城防工事理论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应用,真真正正地修建起来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曾出任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启,早在万历四十七年十月给朝廷上奏的《时事极迫极窘疏》中,已经透露“宁夏沙湃地方,全藉此台,虏不敢窥”。[1]这是迄今为止,最早在文献里提到的棱堡式城防工事实物,并明确指出建筑地点是在常受蒙古游牧骑兵骚扰的宁夏沙湃地区,可惜世变沧桑,如今,此新式城防工事在改朝换代中己渺无痕迹。

  其实,当时的棱堡式工事实物,最可能出现在蓟镇、辽左,因为这些地方是防御后金的枢纽地带,而崛起于关外白山黑水(即长白山与黑龙江)地区的后金,己成为明朝最主要的敌国。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是在上述地方修建新式工事的关键性人物,他精通西学,善于筑城,曾在天启二年以举人的身份上疏朝廷,指出筑台御敌的重要性,并获得吏科给事中侯震阳的荐举,《明实录》记载兵部经过研究之后,认为在“山海、桃林、喜峰口、一片石等处,得一铳台,便可当万人之敌”,充许孙元化“相度地形”建筑铳台,[2]其后,元化又被辽东经略孙承宗重用,得以贯彻自己的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山海关一片石的九龙口水关,保存至今的建筑模式与其不同,其城墙上共有九个凸出的三角型敌台,这类敌台与孙元化在《西法神机》中记录的“锐角”敌台非常相似。顾名思义,“锐角“敌台是三角形的,孙元化认为在城墙上加修与传统方形敌台不同的三角形敌台,在守城时可以避免出现射击死角。书中的《铳台图说》章节里有四幅描绘“锐角”敌台的图,[3]而第四幅图的形状恰巧与九龙口三角形敌台如出一辙。假若凭此肯定九龙口水关是现存于世的棱堡,却又仍有争议。因为水关需要排泄河水,而水门旁边的敌台逞三角形,有利于加速河水通过。事实上,中国古代不少桥梁下面的桥墩,也造成三角形的样子,如果把九龙口水关当作桥梁,那么敌台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桥墩的作用。也就是说,水关敌台虽然修成了三角形,也可以起到棱堡的作用,却未必是纯粹的棱堡式城防工事。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4,九龙口水关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5,《西法神机》中的“锐角”敌台图

  蓟镇、辽左一带还有一个极有可能存在棱堡式城防工事的地方,就是宁远。此城位于关外的辽西走廊,是庇护山海关的重镇,扼守着通往关内的必经之道。天启六年正月间,后金首脑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五、六万人马来攻,而守城的明军不足两万。尽管众寡悬殊,守军仍在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的指挥下,使用包括红夷大炮(一种西洋炮)在内的各种火器拼命抵抗,为了掩护两个敌台之间的城墙,还专门在各个敌台上面布置小炮,以起到横向夹击的作用,然而,由于小炮的射程有限等因素,后金部分士兵得以利用射击死角乘隙而入,不断在城墙下面凿洞,企图毁城而入。据《明实录》记载,当时的城墙,竟被凿出了几个高达二丈余的大洞,幸亏守军随机应变,从城墙上抛下火球、火把等物,焚烧敌人,才转危为安。[4]经过两、三天激战,终于打退了后金军。

  就在宁远大战的这一年的年初,孙元化不止一次呼吁要以新式的“西洋铳台”之法取代传统的“方角之城,空心之台”。朝廷认可他的做法,在宁远之战刚刚结束时,命令他赶赴前线,与袁崇焕一起筹办“造铳建台之策”。当代军事史专家王兆春经过研究之后断定,此时的宁远城己经是棱堡式的军事建筑了,并把这一结论写在《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中,[5]遗憾的是,明末的宁远城未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因为现存的城池在清代中期重修过,卫城北墙一块石碑刻着“乾隆十八年八月,佐领伊林保、宜州伊汤修”,[6]也清楚说明了这一点。如今的城池,各个敌台仍为传统的方形,与三角型的棱堡式工事有差距。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6,宁远的方形城楼和方形角楼

  综上所述,宁夏沙湃、山海关九龙口水关、宁远等处都有可能存在雏形棱堡式工事,然而它们有的己经废弃,有的被后人改建,还有的究竟是不是属于棱堡,仍存争议。此外,《守圉全书》等史籍记录其它地方也有棱堡式的建筑(比如明末的山西代州地区,也建有一些大圆角形敌台,所谓“大圆角形”,即棱形)。[7]遗憾的是,随着明清易代,时过境迁,现在都找不到实物依据。

  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的棱堡筑城体系,要到十八世纪才逐渐发展完善,除了棱形要塞之外,还配置了壕沟、斜堤等,而当初在十七世纪传来中国的棱堡筑城技术,还不算先进,实际相当于棱堡的雏形,尽管如此,不应低估其进步意义。不过,这种来自西方的筑城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纸面上,那么在中西军事工程技术交流史上的意义,就受到了局限。

  中国境内到底是否保留着确切无疑的棱堡式工事呢?这就需要继续对清代的城防工事进行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远涉重洋来到东亚的西方列强给清帝国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出于御敌的需要,朝廷斥资在边疆、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各处的战略要点修筑工事,这样一来,棱堡式军事建筑顺理成章又引起了清人的注意,例如时人郑观世在《盛世危言》认为:炮台护墙“必须成交角,不可成直角,斜至五分之一,敌炮若来,自可斜拂而过”。可惜的是,在此期间修筑的各类军事建筑,包括赫赫有名的天津大沽、上海吴淞、广东虎门等炮台,有的被战火破坏,有的遭到后人的拆毁,现时残存的实物中,己难觅棱堡的痕迹——如果这类建筑真的存在过的话。

  偌大的中国,棱堡式工事实物难道从此无迹可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广东茂名林头镇政府内正好存在这样的建筑。它叫“世德楼”,由于模样与众不同,又被当地人命名为:“八角式碉堡建筑”,简称“八角楼”,其坐西向东,高达四层,主要由青砖砌成,据楼前竖起的碑文所载,此楼“进深均为17.26米”,属于大型单体建筑,高十余米,是当时该镇最高的建筑物。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7,八角楼的正面、左侧面、后面、右侧角(作者摄)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8,八角楼的每一面墙体与敌台均有交叉射孔,可进行夹击(作者摄)

  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楼的主体有四面墙,每一面墙体的左侧都凸出一个三角形敌台,由于墙体与敌台形成斜角,并且各自设置了枪眼,可以交叉射击,消除任何射击死角,起到互相掩护的作用。就此而言,此楼是当之无愧的棱堡式工事实物。应该说明的是,此楼并非明代建筑,而是始建于1898年,属于晚清光绪年间的产物,不过,此楼的三角形敌台,与山海关九龙口水关的敌台形式相似,都可以在孙元化的《西法神机》一书的“铳角”图画中找到原型,显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棱堡式工事,从明至清存在着一脉相承之处。

中西合璧的堡垒一一中国棱堡,究竟是否有实物存在?

  图9,八角楼剖面图(作者经过现场勘测而制作)

  晚清以及民国年间,广东各地时有匪患,民间百姓为了自保,纷纷筹建碉楼,以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粤地濒临沿海,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容易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故散处各地的许多建筑,在恪守中国传统特色的同时,又难免受到外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千姿百态的碉楼也不例外,其中位于珠三角开平地区的各式碉楼,竟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比如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尖拱、葡萄牙式骑楼,等),由于在2017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广为人知。而处于粤西茂名林头镇的八角楼,既有岭南民居传统的趟栊门等物,又有源于欧洲的角型敌台,归根到底,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据悉,林头镇八角楼建造者是梁氏廿四世祖德肇于晚清光绪年间始建的,后来其族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及解放后均有过修缮,[7]现己列入茂名市文物保护名单。

  林头镇地处偏僻,八角楼亦非兵家必争之地,从没有经历过宁远城那样轰轰烈烈的战事。此楼的民间建造者也寂寂无闻,与青史留名的晚明名臣徐光启、孙元化相比,有天壤之别。然而,作为粤西地区仅存的棱堡式建筑,它应当在中西军事工程技术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有代表性的“古董”。

  (备注:澳门圣保禄大炮台、台湾热兰遮城,均建于十七世纪,修有角型棱堡式工事,现存部分遗迹,但它们分别是葡萄牙、荷兰等外国殖民者所造,故本文不予探究)

  参考资料

  [1]练兵疏稿一:时事极迫极窘疏//徐光启.徐光启集:上册.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3:138.

  [2] 明熹宗实录:卷十九.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勘本:991—992.

  [3] 西法神机//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第五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4:1249.

  [4] 明熹宗实录:卷七十.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勘本: 3370.

  [5]王兆春.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371.

  [6] 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58.

  [7] 李光耀、曾群芳.林头八角楼碉楼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是粤西地区唯一.茂名.茂名晚报. 2020:10.30 ​​​​

标签: 宁远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